先成人再成才
读还是要读纸质的,这样才能进行深度思考。
那天翻书重读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感触很深,其实孔子早就告诉过我们要先成人,再成才。品德和才能比起来,品德永远是第一位。
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其实摆在第一位的应该是爱国,因为有国才有家。宋老师要求我们在老师问候:大家好的时候,要回复:祖国好!也是这个原因。
孔子为什么把孝摆在第一位。孔子思想是以家为立足点,通过礼仪教化,最终实现国家的富强。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在家里我们必须要孝敬父母。樊登老师曾经说过:大数据统计,人的一生中,最危险的时期就是妈妈生你的那一刻,那真的是鬼门关走一圈。现在我们的卫生医疗条件都改善了,大家感觉生孩子也没有那么恐怖,其实在过去,女子难产的情况是很多的,有的是产妇大出血,生了孩子,丢掉母亲性命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的。父母是和你血脉相连的人,也是你最亲的人,你对这样的人都不爱,又怎么敢奢望你真心对别人好呢?家庭也是你活动的第一场所,所以孔子把入则孝摆在第一位。
出则悌,这里不仅仅是对你的兄长要敬重,更指你在社会上遇到的这些比你有德行,有修养的人,成就比你高的人,你都要学会敬重。
谨而信是说你说话要谨慎,讲信用,这样别人才会信任你,
泛爱众指的是要博爱众人,
而亲仁是说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也就是主动结交那些比你优秀,比你更有成就的人。
这前面都是关于道德修养方面的。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当我们这些东西都具备了,再去学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知识,也有专家说这里的“文”指的是文献,经典,圣人之言。
知识的学习是快速的,容易的,道德的修养是长期的,困难的,但道德的修养远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我们要抓住重点,用大力气进行人文、修养方面的学习。
作为家长和老师,要先关注孩子思想、品德、习惯方面的培养,再来讲学业成就。
现实是大家都更关注学业成就,因为这个东西好衡量,努力的话短期内是能看到成效的。而品德、习惯的培养是长期的,也是不容易看到结果的,周期长,评价机制不到位,人们不容易看到反馈,容易松懈,倦怠,
现在想想,注重孩子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帮助她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这些学校教育普遍缺乏的东西,家长更要努力去做。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家长永远是第一位,学校、老师是第二位。
同样的思想,子夏也说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解释:子夏说:尊重实际的道德,看清表面的态度,侍奉父母,能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不惜献出生命,结交朋友,说话诚实守信用,这样的人虽然自谦说没有经过学习,我必定说他学习过了。
用在我们当下,如果你说我已经背会《论语》二十章,可是你来会场,迟到,早退,到会场后大声喧哗,随意走动,接打电话,或者在老师分享的时候,窃窃私语,说小话。那我就套用子夏的话,说:虽曰背会《论语》二十章,吾必谓之未学矣。我们学习《论语》,不是向别人炫耀我天天读《论语》,我背会了多少章,而是从思想到言行,严格要求自己,在平时的小事中践行《论语》中讲到的道理,让《论语》真正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一个人。我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