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逻辑记忆学校教育篇-教育-简书学习

关于考研的一些重要问题的回答

2016-08-04  本文已影响3823人  熊路漫
关于考研的一些重要问题的回答

自打我之前写了一部分关于考研方面的文章以来,被不少同学纷纷转发。同时,有大量的孩子在底下询问我各种关于考试的问题。我的各个自媒平台一点开都是大伙五花八门的问题,其实你们问我的问题我基本上都打开看了,大多数都认真回复了的。但是提问的人实在太多太多,我一个人都感觉自己已经火力全开了都回复不过来。再一次感觉身体被掏空。各位问的问题有好多都是大同小异的。所以呢,今天在这里,小熊叔我好好地把各位的问题总结了一下,挑选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一一给大家作答。

一、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有很大的区别吗?

一些同学比较纠结于“专业型”和“学术型”这两个词语,认为“专业型硕士”是不是不如“学术型硕士”来得更纯粹一些。其实不是啦,08年之后的全日制专硕和学术一样都是双证了。你会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它们的定位有些区别,学术侧重于理论研究,而专硕是侧重于实践。其实还好吧,你真正读研之后会发现并没有像他们说的分得这么清楚。我们老师既带社会学,又带社工,平时大家做项目讨论课题都在一块,区别真心不大。大概是从2014年开始,全国的全日制硕士生全部取消公费,都是自费上学了,所以从前有些学术型的硕士还能公费的优势也没了。因为专业型的招的多,所以相对来说竞争难度要比学术型的少一些。有些专业型硕士学制很短,才两年,对于想早早出校门找工作的同学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且专硕一样可以考博的。所以,国家正在慢慢加重比例的专业型硕士会是大家一个不错的机会。

二、怎么获得报录比数据和参考书目?

大部分学校的研究生网站上都会有各科目的说明,考研科目、参考书目这些大多都能查得到。如果官网上没有注明这些信息,你可以逛逛目标院校的考研贴吧、考研论坛、BBS,找到你这个专业的师兄师姐们,向他们打听打听关于参考书目、试题的情况。什么,你说你不知道如何开口勾搭上他们?哎嘛,认认老乡、套套近乎这种套路还要我专门来教你吗?记住小熊叔的七字真言:胆大,心细,脸皮厚。至于报录比数据的话,一些考研机构的网站上会有各个高校的专业情况的索引,有些做得还是不错的,你可以根据院校查专业,也可以根据适合的专业查学校,还是很全面的。以免有打广告的嫌疑,在这里我就不详细说是哪些考研机构啦,实在找不到上述信息的同学,你就私聊我吧,我告诉你。

三、哪些专业不考数学?

好多孩子私信问我:“小熊叔呀,我不喜欢数学,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开它吗?”其实,我感觉吧,数学这个东西,对好多同学来说,就像前任一样,被折磨得心力憔悴以后,就再也爱不起来了。据一项调查报告表明,每年考研数学成绩下来后基本上都是呈正态分布的,一些高数底子好的同学,轻轻松松就能拿高分;而大量的同学分数都集中在50~90这个区间段,想再高一点真的很难,这不像政治,一道大题如果沾着边写出来,还能得一点辛苦分。数学某道大题是你不会做就是真的不会做了,不管你答与不答,零分就画在那里,一脸懵逼。

在这里我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可以避开数学的学科: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新闻学、传播学、播音主持、采访编辑、艺术类、图书管理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社会学、服装设计、工业设计(艺术类)。

视学校而定不考数学的专业有装潢设计、医学类、生物科学、行政管理、心理学(在应用心理学中,需要考统计学)、英语(科技英语有的学校要考)、园林设计(主要看农业学校而定)。还有一种是类似我之前举的北大人口学那样的例子,专业课有几门是可以选择的那类专业,仔细挑挑吧。

四、如果跨专业考研的话,会不会比不过科班出身的考生,而且自己本科四年白读了?

其实现在跨专业考研已经是个大趋势了,大多数导师都喜欢有交叉学术背景的学生。因为这样的话,更容易结合不同的学科弄出新的研究方向。而你也可以把你本科所学的东西想办法揉在你的论文里面,很多创新的观点就是这么来的。设想一下,如果张无忌没有离开武当去学更高深的乾坤大挪移,他打得过六大门派吗?如果令狐冲一直研习华山气宗三脚猫的功夫而没有跑出去跟着风清扬学独孤九剑,可能他被逐出师门后就只能去华山山脚下卖矿泉水了。他们可都是跨校跨地区跨专业的“三跨”学生啊!

考研是诸位人生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不仅可以换学校,更可以换专业。既然第一把的牌不好,你愿意第二次洗出来的牌还跟上一把的牌差不多吗?所以呢,放心大胆地跨专业考吧。什么,你说你如果跨了专业害怕比不过那些本科就是本专业的学生?噗,你摸着自己良心问一下,这四年里你自个本科学的那些个知识你真的又牢牢掌握了多少呢?(这里请自行脑补一下我翻白眼的样子)。所以,道理你明白了吧,不要畏惧,踏踏实实复习好每一个知识点,你一样行的。

五、如果可以提前报名全国硕士生入学考试,那选什么专业好呢?

好多孩子看到我之前文章里说过的提前一两年去报名全国硕士生考试“观摩学习”,纷纷私信问我如果为了参加考试填了虚假身份信息,到时候不小心进了复试被拟录取之后查出来会不会惹麻烦云云.....我的天呐,您还有这担心呀!?这就跟原来我们班的二丫天天惆怅要是霍建华一不小心看上她了她嫁妆都没准备好是一样一样的......所以啊,不要太担心这个问题啦。还有一部分同学,我自己都是懒癌晚期了,我发现这部分孩子居然比我还懒。留言常常就是一句话:“小熊叔啊,我是学XX的,帮我选个院校和专业呗。”好吧,我也理解,毕竟好多人对于考研的信息都很不对称。但是,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你应该仔细看看我之前文章里面说过的选院校和专业的思路呀,毕竟我是学人文社科的,我不可能这么多学科每个具体的专业我都门清呀。老司机都帮你把车开过来了,油总得要你自己去加吧。你跟对了我的思路,认真去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的。

六、为了提高学历挑选所谓的冷门专业,会不会学不到东西,本末倒置?

高校里任何一门学科的开设,都不是随便想开就开的。必须都要经过专门机构的社会需求测算,对课程设置和教学的要求都必须跟上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大学里面的每个专业都是顺应教育规律的。我看到有些人留言说道:“只是为了一个学历去读个冷门的专业,混了三年以后什么都没学到,值得么。”

我一定要严肃地回答这个问题。

我先姑且不说所谓的“热门”、“冷门”的现象只是现在社会需求差异一时的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今天所谓的“热门”,迟早会降温。听说过“产能过剩”这个词么?大量的“热门”专业毕业生流入社会,数量早晚会超出市场的接纳能力。而今天我们的“冷门”专业,恰恰就像一种悄然兴起的朝阳专业,在之后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慢慢衍生出大量的需求。今天的“冷门”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热门”。还有,你真的以为选择“冷门”专业就是图个学历这么肤浅么?你真的以为这些专业进去之后天天混日子就能顺利毕业么?

我让同学们选择“冷门”专业报考,无非就是一个核心理念:降低你考研的入学难度。如果是选择好好做学术,冷门专业比热门专业更容易获得成就,因为你所研究的东西前人几乎很少有涉及,你可以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很容易出成果;而“热门”专业的各个方向几乎被前辈们都踏遍了,你很难有什么好的创新点,无非就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删删改改换个句式而已。所以大部分“热门”专业的学生从进校开始就是奔着就业去的,三年里文章也没几篇,成果也没几个。就是混个毕业而已,反正手里拿着“热门”专业毕业证,找工作多简单呀?这些人,才是真正的图那个学历吧。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到底是你功利,还是我功利?

但是,我又要泼冷水了,您所学的所谓“热门专业”在毕业后一定能找到完全对口的地方么?好像不是吧。在这个强调个人突出的信息时代,大学之间、专业之间的高低之争放在考研战场和人才市场你会发现原来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一切都是靠自己思维的创新,在读书期间的努力。所以,我得提醒一下那些报考热门院校热门专业的孩子和一些看客,你以为别人考研在偷懒走捷径,就瞧不起别人了?其实这才是真正的信息战。你以为这条捷径很好找吗?你们一堆想考研的都不知道要报哪个学校,更别提怎么查里面更具体的信息了。能有效的分析,得出这些结论,在获取信息上就赢你了。

听我建议的孩子们也应该轻轻松口气了,正是因为有那样一些坚持自己道路的学霸同学,不跟你们抢院校、抢专业,所以才能使大伙有更大的机会考上研究生。哦,如果你觉得身边的学霸常常对你冷嘲热讽,不要生气,他觉得你不好,是他心理不平衡而已。

好了,说到最后,除了要紧跟小熊叔的思路以外(详情看前面几篇文章),还得每天认认真真地看书,战略和战术全面跟进,一样不能落下。适当给自己一些紧迫感,要时刻明白,你周围的比你牛的人比你还努力。今天先说到这里,下次还会一些考研读研方面的经验,供大家参考。(我才是你们的真爱呀!)

加油,我希望各位孩子都能如愿以偿。

传送门:

1:考研是需要套路的

2:考研是需要套路的(二)

3:同学,你不会天真地以为考上研就没事了吧? - 简书



都看到这里了,那就点个赞吧,关注我的简书账号,我会陆陆续续推出一些考研前后或读研期间的注意事项,都是纯干货,希望能帮到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