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前买后有讲究

2017-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小乐小约

十几年前,我的每个周末几乎都在逛街中度过,从早上一直到晚上。经常一同出行的是一个非常独立的艺术家,所以那段时间里我的着装风格也是极小众的。走在街上一定找不出完全跟我一样的搭配,因为每一件单品已经得来不易(我们逛得多,买得少,一定会等到性价比最合适,式样可以有各种搭配可能才会下手。)再用这些单品互相搭配调和,如果这样都能在大街上撞衫,估计应该去买彩票了。

他说我的身型中臀部偏小,所以我们看的裤子多是萝卜裤,阔腿裤(这两年它们又开始流行了,想来着装的大方向真的不像每年的变化那么多端,了解自己始终是前提)。记得我买过一条红灰格子的萝卜裤,粗呢料,冬天搭短黑外套,或毛衣加背心,都很好看,又舒服,它陪伴了我好多年,直到被虫蛀了小洞。后来的好几年里我都在找类似的裤型,流行的风潮却把它刮得老远,满街充满了直筒裤,紧身裤,就是找不到宽松的萝卜裤。于是我只好换造型,穿起了又大又长而且一定盖过臀部的衣服,反正不能自爆其短。

还买过一双皮鞋,船型底,很舒服,一直穿了10年,而且一直是我最爱穿的一双,直到它最终全面崩裂,这是我所有鞋中结局最惨烈的一双。其它的多是被遗弃,总在还没有完成使用功能就已经被厌弃不理了。

回想起来,我们当时正是按照正确选择服装的各个步骤进行的:1.了解自己色彩,形体;2.了解服装风格;3.保证多种搭配。

我们两人的肤色都偏暗,性格也都内敛,那段时间的生活也不需要与外界有更多接触,所以我们选择的色彩多是深沉的暗色调,有红会是砖红,有绿则是橄榄绿……形体方面,针对我个矮臀小,则多是短外套,阔腿裤或萝卜裤。对于服装的风格我们则多是在逛的过程中认识的,因为对自己和对方审美的信任,在不同意见中又彼此有交流有补充,所以这个逛的过程真比得上专门的服装学校几年的学习。终于看见一个都喜欢的单品,我们首先会一同再想想有什么衣服可以互搭,而不是冲动地先掏钱。冲动在那段时间的笃定里好像完全失去力量。

在公交车上,我们还特别喜欢观察车上的各样人士。他总能挑出特别美的形象,绝不是世俗意义的漂亮,却总有能入画的美。不过经常很可惜的是,那些美的形象常常用她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语瞬间就把我们从梦幻拖进了现实:有的人傻傻的张着嘴,有的人言语间表情扭曲,有的人眼神呆滞,有的人脖子前倾,有的人背佝偻,有的人塌着腰,有的人大张着两腿……总之,都不是型本身的问题,而是这个人内在的东西对型的管理出了问题,或者就是用自以为最舒适的方式放纵肉体恣意坍塌------这是“态”的问题。

所以,总结下来:要对自己的外形先做足够的了解,认识自己适合和喜欢的颜色,知道自己体型的优劣;对服装各种类型花足够的时间去观看,明白不同版型服装对不同体型的修饰与美化;然后才是开始与钱包匹配的购买行动。最后还有一个演绎服装,将自己带入场景(类似在你的生活中上演你主演的电影)的过程,你是主角,也是摄像,在镜头背后看着你自己,由此督促你管理好自己的体态。如此下来,岂有不美之道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