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故事,轻松带娃(续)

2023-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左左爱读写

《故事力》一书提到:教导不等于说教。没有一个人喜欢被说教。

一个好的教导的故事不会敲着我们的脑袋指指点点,而是帮助听众去反思自己的价值观,探索自己的动力,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好的教导,从来都不是用道理去说教,而是用故事去启发。

放在教育孩子上,简直是太合适不过了。

那么,讲什么样的故事,以及怎样给孩子讲故事,会更有效呢?

1)讲自己失败的故事,重在自我暴露

老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

可不少父母则反其道而行之,老在孩子面前提“当年勇”,以示父母权威。而恰恰就是这说个没完的“当年勇”,让孩子闭上了眼睛,捂住了耳朵,关上了心门,适得其反。

那该怎么办?

反着来,就讲自己的“坏话”

比如,儿子写作业拖拖拉拉,我看着不免着急,却又不能催,更不能吼。

于是,我开始讲自己的“坏话”了:

“儿子,你知道吗?妈妈小时候超级不喜欢写作业,一放假就是疯玩儿,开学前一天就狂补作业。最高记录是一天补了50篇日记,50篇练字,手臂酸得根本抬不起来。”

儿子瞪大了眼,“妈妈,你可是学霸呀,学霸也会拖延吗?”

我点点头,“当然会。我们每个人的脑里子都住着一个小懒人,总想着偷懒。当然,还住着个勤快人,两个人呢,就常常掐架。不过啊,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是小懒人占上风,勤快人可打不赢它。要是在小小年纪,勤快人便能打败小懒人,那可不得了,绝对的牛人。”

儿子如释重负,自那以后,儿子仍不时会拖延,可他脑子里住进了一个“勤快人”,当“小懒人”得瑟太久,他已懂得压制它。

这些年,我在儿子面前讲尽了自己的“坏话”,收获的是儿子的自我觉察以及对我的推心置腹。

2)讲他人成功的故事,重在启发

“好话”也得讲,还得多讲,榜样力量皆来源于此,不过是讲别人的。

怎样讲?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导,重在启发,而不是给答案。讲故事,亦是如此。

比如,我和儿子聊他的偶像梅西的故事。我会问:

“你最喜欢梅西的什么?”

“拼命。他都35岁了,还能保持超高的水准,这是极少见的。”

 这是引导儿子发现榜样的品质。

“为什么梅西35岁还能保持高水平呢?”

“因为他很热爱呀,他真的是用生命在踢球。而且,即使他早就获得了无数荣誉,但他就是一心只想踢球,每天不停地训练。”

这是引导儿子挖掘品质源自于哪儿。

“那为什么当年的卡卡,也是球技一流,却早早退役呢?”

“卡卡伤病太多,只能退役。”

这是引导儿子明白拼命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

“罗纳尔多你也很喜欢,但为什么还是喜欢梅西更多一些呢?”

“罗纳尔多退役以后生活太不自律了,你看他现在的样子,胖得都跑不动了。”

这是引导儿子发现自律的力量。

就是这样一连串的问题,启发儿子从故事中汲取榜样的力量。借榜样之力,轻松解决教导问题。

3)讲孩子自己的故事,重在赋能

讲了自己的故事,别人的故事,别忘了,孩子自己的故事,也要多讲,那可是绝对的宝藏。

孩子积极健康成长,离不开充足的自主感、归属感、胜任感,三者缺一不可,这是人类最基本的三大需求。

其中,胜任感从哪儿来?很大程度上,就从孩子自己身上来。

我们要多讲孩子自己的故事,借故事给孩子赋能。

比如,儿子拿到一个作文题目,焦头烂额,半天下不了笔,不免有些气急败坏。

这时,我便开始讲他自己的故事了:

“儿子,你还记得上次写关于皮皮鲁的故事吗?你当时是不是觉得根本不可能写出来?

后来,你还是耐着性子去写。我记得你写完第一遍,感觉有些跑题,二话没说就把作文撕了,重新写了一个,写完又反复修改。

当时,你完全没有想过应付交差,顺便交一篇就好了,而是重新写了一次。你知道吗?妈妈当时好佩服你的执着和坚持呀,换作我,我肯定做不到。

结果,那次的作文,得到了老师很高的评价。真不愧是我儿子,没什么事儿能难住你。”

用过往的成功经验,去激发孩子的胜任感,孩子自然就不再那么畏难。

4)写在最后

亚里士多德说,“观众最大的愉悦就在于自行发现,而不是被动发现。”这便是故事的魅力。

把故事挂在嘴边,代替没完没了的唠叨和说教,自可轻松解决带娃难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