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白书评集散文档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不成问题的问题》:人情面纱下,一场活路与出路的较量

2017-12-21  本文已影响749人  江晓白
《不成问题的问题》:人情面纱下,一场活路与出路的较量

文|江晓白

--01--

假设在你毕业找工作之际,有两家公司供你选择:

甲公司办公环境非常“宽松”,迟到早退、吃拿卡要等等都不会受到制度的监管和约束,上司呢,也非常“宽容”,TA不仅对上述问题视而不见,还时不时不分上下班时间,和下属们一起,打打牌、喝喝酒、逛逛街、美美容等;

乙公司就完全相反,8点上班,7:50就得全部到齐,说是夏天不能穿拖鞋上班,如有人穿了无后跟凉鞋,立马被罚款,上司呢,整天搞研究,还指挥每个人干活,技艺不精要被裁,偷奸耍滑要被骂,不留情面也不讲情理。

毫无疑问,甲公司气氛愉悦和谐,上司亲民,乙公司气氛严肃无趣,上司苛刻。你更喜欢哪一家公司?又会追随哪一位上司呢?

如果不知道怎么选,那我们就来读一读,著名近现代作家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说《不成问题的问题》,当你读完或许有所决断。

--02--

《不成问题的问题》,创作于1942年,讲述的是抗战时期在大后方重庆的树华农场,发生的前后不同管理者所呈现的不同管理效果的故事。

故事情节围绕4位主要人物展开:

丁务源:树华农场主任、农场的实际负责人,后来被免职任农场副主任,小说结尾恢复原职;他外交手段、交际笼络力强大;

尤大兴:树华农场新任主任(丁务源免职期间),他学园艺出身,聪明、强健、肯吃苦、技艺佳,可惜改革的三把火还未烧旺,便被逼出农场;

尤太太:尤大兴的妻子,有自以为是的聪明,毫无察觉又极其愚蠢地一次又一次助力丁务源,是逼走尤大兴的关键人物;

秦妙斋:不学无术又自命不凡的财主儿子、腹内空空又号称全能的“艺术家”,曾在树华农场“租住”,是逼走尤大兴的另一关键人物。

必须承认,推动故事发展的戏剧冲突在小说中不算特别激烈,这可能会失去一部分以“情节”评判作品的读者,但它自有一股不动声色的幽默,所以个人认为值得一读。

小说讽刺的是什么呢?是中国式人情。

因为精于人情,即便是拥有好资源和好市场的农场亏损连连、团队成员懈怠无比(好吃懒做者有之,上班期间偷鸡蛋玩麻将者有之),丁务源依旧深得股东们信任,稳居其位;

因为疏于人情,就算懂生产、懂管理,有学问、有规则、有思想,且不顾压力进行改革、剔除影响效益的人和事,尤大兴仍然斗不过丁务源,毫无悬念地被排挤走。

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里,数“人情文化”最难被修习。如我们所见,在此方面精通者,必好风借力,上下左右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无为者,将举步维艰,东南西北摇旗呐喊应答无几。

《不成问题的问题》:人情面纱下,一场活路与出路的较量

--03--

小说将“人情世故”的面纱扣在“精于人情”的丁务源和“疏于人情”的尤大兴之间,影射了庸者上能者下的丑陋现实、病态世情,何曾不是映照了当今社会的本末倒置?

在高校,多少教授摒弃“传道受业解惑”的神圣责任,开始荒废学术、远离课堂和实验室,奔钱、奔官、奔项目;

在自媒体圈,多少人淡漠“以原创优质内容传递信息、价值”的理念,开始浮躁潦草、哗众取宠,抄抄遍地是,黄、毒层出不穷;

在娱乐圈,多少人不讲专业素质、没有信念感,文戏靠抠图、武戏用替身、背台词念数字、喜怒哀乐全是一个表情。

……

我们说了很久的“在其位谋其政”,意思是,你吃了哪一碗饭,就得把那个事情做好。具体到现实就是,当老师的,好好教学生,好好做课题;做自媒体的,好好做原创,好好打磨内容;做艺术工作的,好好演戏、好好唱歌。

“在其位谋其政”的道理其实很浅显,各行各业都懂的,但为什么践行者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在谋得“出路”之前,很多人想先谋得“活路”。

当老师的,仅靠体制内收入难以维持体面的生活,所以往外看;做自媒体的,难免有灵感枯竭的时候,所以出现伪原创;做艺术工作的,不免囿于流量,所以急功近利。

联系到小说来看,尤大兴代表“出路”,丁务源代表“活路”,为什么前者走、后者留?因为农场需要“稳定”地运转、敷衍地“活”下去,即使毫无生气和希望;农场不需要的,是“改革”的阵痛,以及阵痛带来的崩塌式“出路”,至于盈亏,以及盈亏的原由,谁知道呢,也许没有人需要答案,也许答案永远不会出现。

--04--

说回文章开头的问题。你会选哪一种公司、哪一位上司呢?

其实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的。

根据马斯洛理论,人类的五类需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中,生理需求占第一位,它是最基本的,囊括了我们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当这个需求被满足,人类才会去追寻和创造后面的四个需求。说直白点,吃饱穿暖,才会有闲情赏花看月。

所以,“出路”固然让人热血沸腾、斗志昂扬,但也很可能,走好了“活路”、用好了“活路”,采石攻玉、水滴石穿之后,依然能鹏程万里呢?不走到最后,谁也不敢打包票。

倘若你认为世界不能如此混沌,必须非黑即白,那经过暴烈的阵痛之后,旧的被破除,新的就一定会风清月明、乾坤朗朗吗?它一定不会重新走到老路上去吗?

这个问题,千百年来都没有答案。

本文已首发某公号,一切转载及商业使用请简信沟通,侵权必究~谢谢


感谢阅读,往期书评回顾请点击:

江晓白书评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