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唠叨”这病怎么治
父母爱唠叨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有三个:
其一是对孩子总是不放心,不自觉地一次次地重复。错误地认为,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他没有改变是我们说的不够。
其二是急于求成。总期望自己说到哪孩子就做到哪,马上见效。忽略了孩子是一个主体意识的人,别人的话要通过他的消化才起作用,再者,孩子的进步和改变需要一个过程,父母没有给时间,中间又来催促反而破坏了改变的进程。
其三不懂得倾听。孩子长大后对事物逐渐产生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而父母和观念和习惯和往往有很大的差异。父母不懂得耐下心来听取的意见,一味的灌输、强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结果导致说了没效果、没效果更要说的恶性循环。
我的童年都是在妈妈的唠叨声里度过的。
那时候,妈妈唠叨我学习成绩要怎么怎么样,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要像她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那时的我很苦恼,好好学习长什么样?我不会的问题,谁来帮我解?我不想听口号。
妈妈唠叨我看电视的时间长了,经常说一句“狗打架你也看”,我记得为了表达我的抗议,电视播到没有节目,是那种"雪花”点的时候,我一直盯着屏幕看,我妈说那有啥看的,我说我喜欢,我乐意。
妈妈唠叨我玩的时候忘记时间了。因为地里头的活很多需要干,她希望我来分担。
…………
那时我还跟妈妈开玩笑,唠叨是种病,得治。
我其实也是最不喜欢被人唠叨的人。一听到有人朝着我唠叨就觉得整个人好像长满了倒刺,随时准备扑上去一样。
但是我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也步入了唠叨行列。我感受到唠叨背后深深的爱,看到了唠叨背后深深的无力,也体会到了唠叨背后对彼此的伤害。
我不要唠叨,当我有唠叨迹象时,我第一步远离现场,努力让自已不唠叨,憋着我想说的话,感觉我的话在胸腔里,在嗓子里,很快要就要从嘴巴蹦出来了,然后我开始夸张的深呼吸……那种感觉好难受,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孩子听到我的唠叨又会是什么样子的感受呢?我决心用非暴力沟通解决问题。
我得病?唠叨病?能治吗?怎么治?尊重孩子和孩子合作。
1.平时少唠叨,重要事情说三遍。
父母的话,在质不在量,大量毫无意义的重复性唠叨,只能降低家庭教育的整体品质,淹没那些对孩子真正有用的高质量的话。
比如我想让孩子有计划的把周末任务安排好,我会在周五,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认真地交谈,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困难,和孩子商讨解决问题办法,然后让孩子制定合理计划。重点把(按时,按计划,保质量)要求讲三遍,就可以了,剩下的都交给儿子,其间不要对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
好的父母应该懂得,在合适的时候、说真正有意义的话,而在自己忍不住唠叨时,及时警醒、闭嘴。
2.目标明确,抓大事放小事
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应该认真思考,我们想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什样的人?
比如在学习上,我希望我的孩子能够主动学习,学会思考。好了,大方向上的问题,我一定不能马虎,严格把控。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并不会造成不良后果的,那么我就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承担。
3.感受情绪,静待花开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一种心理,自己说一句话希望孩子马上就言听计从,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达到。
家长对孩子的期待往往都是过高的,但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心智和能力并不成熟,我们不能像要求一个成年人一样去要求他们。
成长是需要时间的,这个时间也不会因为家长的唠叨就会变快。
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错是正常的事,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
做家长的必须要学会等待,要克制住自己的急躁情绪,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转变,要允许孩子有所反复。
4、给予信任,做坚实后盾
很多时侯,我们父母不愿意听孩子说话,而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生活。父母总是害怕自己一松手,孩子就会变坏。其实哪里有那么恐怖呢。人生真的只有一条道吗?反而是焦虑地情绪和喋喋不休的唠叨更恐怖。
我们要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能做的事。他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我们要做孩子的后盾,让孩子明白,无记你走哪条路,爸妈都支持你。因为我们相信你会做得很好。给孩子真正的安全感。就算孩子将来有一天跌入人生低谷,或者遭遇了失败,也不会从此一蹶不振。
比如:我儿子有时会提醒我,妈妈你直接说重点,我问什么你说什么?不要说那么多,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不要复杂化。
你负责把任务告诉我,我自己安排自己的时间。
……
我现在很好,我承我们都是不完美的。相信孩子,不要苛求孩子做的多么完美。
一件事情如果你用很大的“念力”去相信它,它就会如你所相信的去“实现”你相信的。一个妈妈如果相信:她的孩子有能力去面对他自己的生活困境与难题,那么这个相信就是一个“祝福”,而她的孩子也会因着这样的祝福而蒙福的。
你的念力有多大,实现的力量就有多大。养育子女,如同修行。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心平气和,淡泊流年。
“唠叨”这病怎么治
行走不歇,遇见更好的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