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杨开慧手稿里的一段话
今日经过茂名北路120弄5-9号,参观了了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故居,这个地方是他们二人在上海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1924年,杨开慧带着两个孩子与毛泽东住在这里,这时,毛泽东工作十分繁忙,杨开慧除了照料孩子外,会帮助毛泽东做些整理材料,有时还要到工人夜校去讲课,且慢慢地学讲上海话。
现在这里是毛泽东旧居陈列馆,这里的展品有毛泽东杨开慧一家人的生活和工作用品以及书信等,还有取自毛岸英牺牲地的一抔泥土。
1
他是幸运的,能得到我的爱,我真是非常爱他的哟!……,昨天我跟哥哥谈起他,显出很平静的样子,可是眼泪不知怎么就落下来了。我要是能忘记他就好了,可是他的美丽的影子,隐隐约约看见他站在那里,凄清地看着我。我有一封信给一弟,有这么一句话:“谁把我的信带给他,把他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
这段话来自杨开慧烈士的手稿,写于1930年,此时他与毛泽东已分开三年,10个月后,杨开慧被捕牺牲。遗憾的是,这手稿被发现时,毛泽东已经逝世,所以毛泽东并没有看到这份手稿。
2
杨开慧烈士经常参加革命斗争,又要照顾三个孩子,是勇敢果断的女性,她为了革命信仰为了自己的爱,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生命,本以为她不会在“情”字上有困扰,可这段话使得她的形象如同现在热恋中的小儿女一样,那份思念,那份牵肠挂肚,让人动容。我一直以为,他们是钢铁的,为了革命是不谈情的,没想到跟我们一样,有自己的七情六欲,有自己的琐碎烦恼……
这段话让我们看到了她的另一面,她的思念和牵挂,她无法诉说的爱,在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她的“弱“,但我觉得正是因为这种“弱”才显示了她的真实性,她跟我们一样,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情的年轻女子,常年不见自己的爱人,她能不思念么?
“谁把我的信带给他,把他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可以现象此时的杨开慧有多么渴望得到爱人的消息。
鲁迅先生曾写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表达了自己的爱和思念,难道就不豪杰了么?
遗憾的是,这份思念,毛泽东没有看到。
写到这里,自己的泪流出来了,为什么?难道是杨开慧的思念和爱恋最终不被毛泽东所知?思念和爱一定要得到回报么?
这段话使得我泪流满面,我觉得自己很压抑很憋屈。也许自己潜意识里就觉得,付出就应该有回报吧,而不是现在流行的那句话“我爱你与你无关”。
3
这所位于茂名北路的这所毛泽东故居,地方不大,参观时间不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从这里出来后,我甚至有点怀疑内心一直持有的观点:“物质决定精神”,因为此刻我觉得丰富充实的内心世界可以战胜外在。杨开慧烈士对毛泽东的爱,对革命的信念,决定了她后面一系列的行为,包括牺牲自己的生命。
当然,这也只是证明了强大的内在意识可以反作用物质世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