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簡書

【沙棗花集】『十月』卷:新疆往事(散文)

2020-10-03  本文已影响0人  子非水墨

新  疆  往  事

 小的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亲为了补贴家用经常就会去挖甘草。甘草是一种中草药,邻近县城的药材公司会收购。甘草主要生长在排碱渠边和林带向阳的地方。那个年代对甘草这样的植物也没有什么保护措施,只要不破坏渠道,不影响树木的生长,连队也没有特别的要求。如今,早已明令禁止滥挖甘草。那时,父亲也会带着我和弟弟去挖甘草。也正因为这段和父亲一起挖甘草的经历我才有机会走进了一个维吾尔族的家庭,也才有了今天要讲的这个故事。

  具体哪一年,现在已经忘记了,只记得应该是六七岁的样子吧。有一次跟着父亲去挖甘草,半晌午时父亲对我说:走,去北大渠。北大渠就是焉耆县北大渠乡。虽然毗邻四连但那时兵地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一条南干渠将两地分开。由于道路不通交通不便使得人们之间没有什么来往。以致于兵团职工对于维族群众了解甚少,闲言碎语里的“另类、野性”的标签也印刻在我的脑海中。因此北大渠的“老乡”(兵团称呼地方上的农民为“老乡”,也概指维族群众。)对那时的我来说更有某种惧怕的感觉。以致于在不听话的时候,母亲就会说:再不听话就让老乡来把你抓走,拿去和羊一起卖了。如今想想,这样“谎言”在孩提时代却也陪伴了我一年又一年,当然也让我在某些时候收敛了很多。直至九十年代,为了加强兵地之间的民族团结,团场才在南干渠上修建了一座小桥,从此两地之间才开始有了频繁的人员接触和物质交流。

  因此父亲说去北大渠,我还纳闷呢。我和父亲把挖好的甘草整理好并捆绑在自行车后架上,朝着北大渠乡走去。到南干渠,我和父亲小心翼翼的走过南干渠冰冻的渠面,就来到了村里的小道上,路上三三两两的维族群众让我感到新奇,当然心里还是有点胆怯,一路紧跟着父亲左右。我不知道父亲带我来这干嘛?不多久,就来到一座土坯房前。父亲站在院门口喊道:有人吗?随后就看见角落里一只黑狗窜出来一声声的狂吠。此时就听见有人边应着边制止那只上蹿下跳的狗。我这才看见有个维族叔叔正朝我们走来并和父亲打着招呼笑着迎着我们走进了院子。

  看到这一幕,心里更加诧异,这是怎么回事?至于父亲是怎样结识这位老乡的疑问直至我问母亲才知道个中原委。话说那年父亲有一次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碰见了一个卧倒在路边的人,马车停在路边。走进,看见一个维族群众双手捂着肚子不停的呻吟,苍白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父亲赶紧扶起他并询问怎么了。他汉语说得不怎么好,几经比划后父亲感觉这个人病了。在这荒郊野外没人管那可不行,更何况天就要黑了,父亲立即把他扶上马车并送到他所在乡的卫生院。一检查:“急性阑尾炎”。好在并不严重,经过半月的治疗痊愈出院。为这,买买提叔叔打听到我家的住址还专程到我家致谢。自此,两家人就认识了。

  走进院子,他拉着父亲的手说:“老王,你好。怎么今天有空来?”没等父亲回答,紧接着又对着我说:“巴郎子?这是你家的巴郎子?”父亲笑着对他说:“我家的大儿子。今天来和我挖甘草,顺便到你这坐坐。”他拉着我拍着我的肩膀,又说道:“嗯,不错。这个巴郎子嘛以后要好好上学呢。”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提到上学上。一语成谶,我以后的学习并不怎么样。父亲那年救助过的那个维族老乡就是他,他叫买买提,这家的男主人,女主人名叫古丽。

  第一次走进买买提叔叔的家,紧张也新奇。一个大院子,院子四周是麦草泥垒起来的土墙。两间平房,距门前约三四米种着葡萄,葡萄架一直搭到屋顶。想来每年夏天葡萄结满时那一串串的果实绝对会让人垂涎三尺。葡萄架下紧靠着土墙是一孔馕坑,维族群众每天的主食——馕就是在这样的装置里做出来的,俗称“打馕”。院子的一角拴着一匹马并停放着一架马车。马车可有大用处,下田地、赶巴扎、装物资都得靠它。挨着马车则是一大堆马和羊的草料。大院的西南角有一羊圈,里面有三四只羊。羊圈边上拴着刚才那条狂叫的大黑狗,此时已经在主人的“安抚”下静静地趴在那。挺大的院子被布置的满满当当的。

  随后,买买提叔叔将他的三个巴郎子喊了出来让我们互相认识。大人们聊着,我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互相熟识了。虽然他们汉语不是太好,但是小孩子间的那种默契很快就形成了。从那时起,在叔叔家也认识了许多维族小朋友。之后寒暑假或者周末有时就会去叔叔家。那个时候也没什么电子游戏或者变形金刚,河里地里,果园里,农田里都是游戏的场地。快乐常有,但有时也会乐极生悲。

  悲从何来,这还得从那年暑假说起。一天,我和阿不力孜(买买提叔叔的大儿子)等几个小伙伴去他家的小果园里摘苹果,不知是谁在树上逮了一窝小麻雀。我说,有肉吃了。在我的鼓动下,先前说不能吃的小伙伴也一起行动起来,干净利落的拔毛、去五脏、在小渠里洗干净后,就在一处草垛抱了些草。点火、烤肉,烤好后,结果他们还是不敢吃。我就装着“有多香”的样子自个在吃,想要他们“开荤”。可谁也没注意,没完全踩灭的火又复燃了,慢慢的蔓延至草垛,等我们还在“津津有味”的享受这份“烤肉”时,就听见:着火了......

  就在村里的人们想尽办法救火的时候,我早已躲在了买买提叔叔家的伙房里了。最终,火扑灭了。买买提叔叔边打听起火的原因边四处找我。最终在伙房的角落里找到了我。问我到底怎么回事?我吓得哆哆嗦嗦的说出了原委。见我不肯出去,就不停的说:不要害怕,没啥大事。不一会,邻居及村里的干部都来了。这时,买买提叔叔堆着笑脸,一个劲的赔不是并说了原由,右手放在胸前一直没有放下来。待大家情绪缓和下来,慢慢的给大家说:“这事都怪我,没有管教好孩子们,我对不住大家。”毕竟烧了一些冬季的草料,他很是内疚。看见他这个样子,邻居大叔就上来安慰道:“兄弟,孩子的爸爸既是你的兄弟朋友,那也是我们的汉族兄弟,既然这样了,我们一起来处理。”一位阿姨也说:“也不要再责怪孩子们了,既然烧了,想想办法补上就行了,人手不够大家可以帮衬着。”

  大人们走后,叔叔把我叫到跟前,看我还是一副受惊的模样,又安慰我说:“孩子,没事的,不要害怕。我忙上几天就可以把烧掉的草料打回来,不会影响到牛羊过冬的,当然也不会给你的爸爸说;但是这次是你做错了,以后一定要改学好!”我点点头,心存感激的看着他,“哇”的一声就开始哭了……现在想想那时候真的害怕了,万一爸爸知道了会怎样?尽管这是一件在我童年犯的无数次错误中的一件,但是印象却是最深刻的。其实后来才知道,大冬天的到哪去打草料,而损失的草料毕竟是要补充的,最终叔叔就从亲戚那借了几车草料。这是后来父亲告诉我的。

  叔叔并没有在父亲面前提及此事,但没有不透风的墙,最终父亲还是知道了。我呢,自然就被一顿数落和教训。自打这件事后,父亲就很少带我去北大渠了;上了初中以后就再也没去过了。多少年后,记得曾问过父亲,买买提叔叔现在怎么样了?父亲说:他们搬走了,搬到轮台去了。这都几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也不知道现在买买提叔叔一家怎么样?如今,门诊经常有维族群众来看病,闲下来和他们聊天的时候,不经意间就会想起买买提叔叔和古丽阿姨亲切的笑脸,当然也会想到那场火灾.....

  岁月不饶人,光阴总是分分秒秒的离去,童年时光一晃而过。现在的我们,渐渐的老去。也许很多人会和我一样会在以后的某个日子里发出无数的感慨。但不管是感慨还是遗憾亦或是一种念旧,都是一种时光沉淀下的温情。如若,当回望的时候,除了刻画在自己脸上的一道道皱纹,还有深深地烙印在内心深处的人生往事。想想那个时候,我在买买提叔叔家就如同在汉族小朋友家一样,其乐融融。而童年往事却也折射出一幅人与人、不同民族间相处的和谐画面。虽然这么多年再也没见过买买提叔叔一家但那时的快乐和记忆却是无法忘记的……

字数:(3093)

2019.9.23 21:22修改於新疆.庫爾勒.水墨

江山文学网(心灵之约)刘柳琴点评:散文用真诚的文字,回顾了自己在新疆居住的日子,和新疆维吾尔叔叔结下的美好友谊。父亲救起一个犯病的维吾尔族群众,父亲把他送到了医院,治好了他的急病,这位买买提叔叔非常感激登门致谢,从此,两家人有了来往,我跟着父亲来到买买提叔叔家,不仅吃到了他家的种的葡萄,而且他还鼓励我好好学习。我在一次在他家玩耍时,不慎引燃了他家中的草垛,买买提叔叔不仅没有责怪我,反而替我遮掩,安慰我,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虽然后来和买买提叔叔失去了联系,依然会想到那个熟悉的大院子,依然会想到那凉快的葡萄架下的玩耍,依然会想起他亲切的笑脸……今天,新疆分裂势力搞恐怖事件,是和新疆人民背道而驰的,是不得人心的。散文通过自己的经历,叙述了新疆人民和汉族人民之间的美好友谊,这些事实是对新疆分裂分子的有力抨击,在今天读来有着特殊的意义。散文语言真挚,回忆美好岁月,感怀真诚友谊,抒发对新疆人民的情愫,情节真实可信,深情感人!欣赏,问候作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411210013】

珍珠评:提起新疆,恐怕每个人的脑海都会出现“XX,##……”这样的字样,而这篇文章彻底让读者感受到来自维族大叔对汉族人民的深情厚谊。我想文中维族大叔就是维族人民的缩影,让其他民族彻底颠覆对维族的误区,这也是这篇文章成功之一。此文内容详实,文笔生动,作者倾心讲述了童年时期与维族买买提叔叔一家发生的故事,抒发了对买买提叔叔的怀念之情,浓浓情谊折射出一幅人与人,不同民族间相处的和谐画面,很有小说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文章贴近生活,亲切自然,语言平实,叙述有条不紊,结构紧密,文末点明主题,升华情感。力荐赏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