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型成长》——没有内驱力的自律,自律等于自虐
我们工作也好,学习也好,有时比较容易放弃,不像别人能做到持续深耕,是因为内在较别人缺少一件东西——内驱力。
在有内驱力的驱动下再去做到自律,做事才能感到成长的快乐,而不是逼迫自己坚持下去的痛苦。《自驱型成长》一书就是教我们如何培养内驱力的。
其实这本书是教家长如何用自驱力教导孩子的,可是一个人要传道授业解惑,那首先解自己的惑不是嘛?因此,这本书对家长、对孩子其实是同等重要。
如果学生不好学学习,会被责备不努力。如果自己不能集中注意力做事,也会常常陷入自责。我们明知这些无济于事,可又无计可施不是嘛?
诸如此类的烦恼,只是陷在了一个思维误区里,努力的方向发生了偏差。作者为此总结了一个思维模型——努力——挑战模型。
目标—努力模型
在这个思维框架下,家长会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给孩子挑一所好的幼儿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学区房、报好的辅导班、找好的辅导老师上。
我们回想一下,是不是这个样子呢?“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误以为外在条件才是孩子的起跑线,家长在这方面努力,而孩子在分数上努力。
这有什么不对嘛?对也不对,对是因为有良好的物质条件没什么不好,学生应该取得好的分数。
不对,是忘记了一个人能否坚持完成一个任务,是由内心决定的,如果心里想,会想尽一切办法达成。如果内心不想,有再好的条件,定再高的目标也很难实现。
人生变成了赛跑,一场你追我赶的游戏。考上重点高中,入985、211,常春藤,是一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场竞赛,家长尽量清除赛道上的障碍,来帮助孩子完成这场竞赛。不断的去努力,挑战超越某一个目标。
当孩子的成绩不理想时,有的家长会把责任都推到孩子身上,“能做的我们都做了,是孩子自己不努力”。
每每听到这样的话,内心都是一阵刺痛。谁又愿意只做一个loser?谁又不愿意让父母高兴?谁又不愿意自己活在光环之下呢?
在这个思维框架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他需要独自面对来自内部的所有压力,所有挑战,调动自己所有的精力努力对抗。
有些人会获得成功,考上理想的学校或者技能,这是肯定的。
但也会有一些孩子,好不容易考上一所大学,多年努力目标实现了。可突然放松了,失去了目标感。可能会沉迷于追剧,打游戏,甚至荒废了学业。
目标——挑战模型的思维,忽略了内心的作用,它解决不了,我若是不愿意,怎么办的问题。
想当然的以为目标就在那里,努力就是了。可往往成了自虐式的坚持,即使成功了,那幸福感又在那里呢?毕竟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获得幸福不是嘛?
压力—控制感模型
既然此前忽略了内心,那我们就把更多的注意力房子自己身上,放在内心的想法上。
在我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时候,内在可能会产生三种压力,一个是对学习一个新事物又紧张又兴奋,迎接挑战带来的正向压力。
一个是在对未知的探索,不知面临何种困难的可承受压力。
最后一个是面对未知所带来恐惧、焦虑的情绪,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而这部分压力就是毒性压力。
你看一个压力就可以分三种,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分辨出属于那种压力。让孩子更多地体验控制正向压力,在遇到可承受压力时给予足够的支持,同时要尽可能地避免毒性压力。
压力—控制感模型强调的是,家长们把注意力从外在的物质条件和所制定的目标上,转移到孩子本身,更多的关注他们在学习时产生内在压力,帮助孩子控制正向和可承受压力,替孩子承担毒性压力。
帮助孩子控制压力,其实也就是在教给孩子掌控感。给孩子提供对于学习、个人成长更多的自主权。
但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是关键,作者说,作为家长在说出“这事听你的”这句话时,在这句话的背后至少有三件事需要家长做到。
第一件事,家长需要帮他们排除掉他们还没有做好准备的事情,或者是后果无法承担的事情,因为硬要他们做这些事情,只会让他们压力倍增。
第二件事,在孩子们有能力自己做出决定的事情上,家长别指手画脚,这样才有机会让孩子去练习,逐渐积累经验。
第三件事,让孩子对他的选择承担后果,形成选择和结果的闭环。家长一定要忍住,不要帮孩子处理本来应该由他自己承担的那些后果。只有这样孩子才可以得到真实的反馈,下次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有了切身体会。
当积累丰富的选择经验之后,在面临这种重大决定时,他才会做出和你一样,甚至比你还要好的决定。
家长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更像是顾问,更多的是指导;而不是老板,给下属下命令,不断的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