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过才懂,生是奢望
趁着周末的到来
和同事一起去看了
电影《我不是药神》
观影中几度落泪
不感动,是感受
01. 可怕的是拼尽全力,还是没能看到生的希望
昨晚看完电影回家,整个人还思考、回味电影情节时得知远房29岁患喉癌表姐过世的消息,瞬间感觉自己掉进了冰窟窿。
记得上个月去她家,已经一个月没有进食她躺在沙发上一动不动,煞白的脸显得她尤为憔悴,也没有了清晰的意识可以认出人来。探望她的事情仿佛就在昨天,不敢相信她会走得那么快。
表姐小时候就有喉咙痛的病,看过医生做过息肉手术,但一直没查出“癌”,直到去年某一天喉咙发出的疼痛感让她无法承受重新去做了全面检查,拿到诊断报告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喉癌晚期”震惊了。
重病是悬在大多数中国家庭头上的一把剑,剑砸下来便是一场钱和命的较量,钱在医院变成了纸。一个家庭成员患癌就可以让一个中产家庭步入小康,甚至负债累累。这一年多来表姐的存款、家里的房子、父母的退休金、亲戚的借济就变成了砸向医院的纸,没有给这个家庭一丝希望,等来的两个结果是做割舌手术和回家恭候死神的到来。
就算做了割舌手术还得在脖子上打孔插导管输入营养液才能暂时活命,但是癌细胞已扩散,这个方法没有任何延长生命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她身体上的痛苦。所以,一家人选择回到乡下让她在安静、惬意的环境中度过最后的美好时光。
没有人真正的想死,生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治不好,可怕的是拼尽全力还是没能看到生的希望。
02. 人病到一定程度,可以不要钱。
“他才二十岁,不过想活着,有什么错。”电影中黄毛死后程勇的话如电闪雷鸣插入我的心脏,让我泪如雨下。大学毕业时我患了一场大病,必须马上住院治疗,在同学们的搀扶下参加完毕业典礼,用仅能拿住一瓶400毫升矿泉水的力气匆匆从济南飞回家。
途径重庆需要转车回遵义,为了节省路途耽搁的时间,平时从不坐黑车的我有个求生的欲望告诉我“需要给自己留足够的救命时间,可以有一次冒险”。
于是,在重庆江北机场我没有选择机场大巴或是出租车回市区,而是选择了直达遵义载人就走的五座私家车,人满就走,能节约不少时间,少在路上折腾,当然票价也是车站运营车价的三倍,并且上车就得付钱。
那时候的我还不满21岁,毕业证还没有捂热,在自己喜欢的工作岗位上刚过实习期,对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憧憬和美丽的向往,我想活下去,实在太想活下去了。
尽管我认为自己理智地选择了私家车,能为自己争取更多救命时间,但是我和同行的搭车人还是被扔在了半路上。
是的,我们被讹了。
在快要上高速的时候,司机突然掉头,向高速相反的方向开进了一个小区,在路边一家餐馆前把车停下,说我们给的路费还不够他们平时的价,强迫我们每人再加120块才能继续走,不然只能送佛到此了,于是同行人便与司机起了争执。
人穷到一定程度,可以不要命;人病到一定程度,可以不要钱。
电影中主人公程勇穷到交不起房租,父亲瘫痪在床无钱医治时他决定不要命,铤而走险去印度带药。
当时在我上车付了车费过后,身上剩余的现金也就150块。腹部下坠疼痛到全身冒着冷汗,急喘的呼吸让我说不清一句完整的话,比起身体上的疼痛感,附加的120块乘车费还在我能够承受的范围以内。
我没有和司机争吵,成了一只任他宰割的羔羊,做了第一个不愿意把120块留在自己口袋的人。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那种方式欠妥,不能软弱到任由他欺负。但是那一刻本能的求生欲与告诉你:妥协是唯一节省时间的方法。
03. 小英雄,你在天堂还好吗?
电影是围绕治疗慢粒白血病药格列宁展开的故事,片中各个人物的纠结、改变、信念和无奈,让我在影厅最远的位置几度击中内心。
童年时我们没有繁重的课业,没有必须要上的特长班,没有电脑和手机。每天完成家庭作业后的娱乐方式是叫上小区同龄的小伙伴,在小坝坝里玩“踩圈”、“藏猫电报”、“周刮皮”,还有模仿电视场景的游戏,那是每天最让人期待的时间。
小伙伴中有个男孩特别喜欢童星释小龙,因为看了很多释小龙演的电影,幻想着自己可以像电影中的释小龙一样,当一个小英雄。所以,每次在模仿电视游戏里他总爱演释小龙在电影里扮的小和尚。
可是这个男孩连续好几天都不来我们的找我们,直到学校组织捐款,几个小伙伴才知道他患了白血病。那时候我不懂白血病,妈妈说“不治好病的话,他就不能再和你们一起玩了”。
有一天他突然戴着帽子出现在小坝坝,看到我们他摘下帽子,摸着自己光溜溜的脑袋“你们看,我真的变成小和尚了,我是个小英雄了”。说着一群孩子嘻哈打闹着去拍他光溜溜的脑袋。他哪里是当小英雄,不过是做治疗不得不剃光的头发。
那次以后,我们再也没有见到过他,后来有一天我挑食不吃饭,妈妈冲我吼“你不好好吃饭,就要得白血病,就要像他一样,被带走,没有了”。那时起我知道是白血病带走了我们的小伙伴,不仅这样,如果我不好好吃饭,它也会带走我的。
那位在患病后还在幻想自己是小英雄的小伙伴,这些年,你在天堂还好吗?
04. 当我在看电影时,我在想什么?
看着镜头里整个屏幕被病人们求药的聊天记录布满时我没有忍住。你有多不屑这个世界,别人就有多渴望这个世界。生活中很多人因为自己面临坎坷抱怨生活的不公,却不知你所厌恶的这个操蛋世界,正是他们奢望活下去的世界。真正不公的是健康的你挥霍着时间,他们却连乞求多一天的时间的救世主都找不到。这是对他们的不公。
“我生病吃药这些年,房子吃没了,家人被吃垮了,谁家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一位老人在买了程勇贩卖的仿制药被警察抓到后对警察说的话,警察崩溃地放了所有人,没有断了病人的活路。作为警察,他是规则内的行为人,在规则内也让人看到了人情。
身患白血病出门三个口罩重叠戴的吕第一次见程勇时,摘下口罩笑着说“吃个橘子吧。”
在药与钱双丰收的时候,吕请程勇去家里面做客,看着一岁的孩子,吕说“有了他,我不想死了”。
生命垂危,躺在病床上的吕见到程勇,用力撑起一个微笑望向病床头说“吃个橘子吧。”
就算遭受最坏的生活,也不能忘记最基本的礼节;就算命运以痛吻我,我依旧愿意报之以歌;命运重击我,我心里仍然有光,依旧是活下去的愿望。
电影还有很多戳人心脏的地方,比如刚剪完头发准备回老家的黄毛在知晓警察到访时,为了保护程勇独自开着装满仿制药的车冲出警察重围,撞向大货车离开世界;牧师老刘在张长林买假药时,打破自己心里的底线站上演讲台拿起话筒勇敢揭穿他;程勇从离世的吕家出来,被带着口罩的白血病人求生的眼神包围时镜头中病人求生的眼神;程勇入狱时,出现的送行病人。我能理解他们那种对生的渴望。
看过点映场的网友感叹:这部电影居然能过审,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中国电影市场对于尺度的把握太严苛,尤其是现实题材的影片,批判现实就是雷区。
我想这部电影能过审的和主人公程勇最后在法庭为自己做的陈述有很大的关系,短短几句话表达了自己的3个观点:
1. 我承认我违法了,该判就判;
2. 我认为我做的事是有意义的,我不后悔;
3. 我相信社会、国家未来会越来越好。
程勇承认自己违法,法律是一道红线,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既然触犯了就是犯了,不为自己辩解,但是自己并不后悔。并且相信社会、相信国家会变得更好。被判了5年,减刑后3年出狱,国家各项医保政策落实,正向他期待的那样,未来越来越好。
这就像一个人想要去隐藏自己的缺点使其不被他人看到,但还是有事实证实那些缺点存在和其造成的影响,最终正视缺点,并想办法改掉缺点,从而变成更好的人,成为期待的那种人一样。
那么,你呢?
看过《我不是药神》后
想说点什么呢?
原文发布在公众号“杨银写的字”病过才懂,生是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