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医道
作为一枚民国粉,这篇想聊一位有趣的人——陈存仁。进入正题前,先说说最近看的一部老电影《人到中年》,几乎是一边看一边感慨如今的社会像陆文婷那样的大夫应该已经绝迹了吧,能真正心系患者,以生命诠释医者仁心的的确凤毛麟角。陆文婷固然值得所有人尊敬,但我却更喜欢能把医道用文学的载体淋漓尽致地“讲”出来的人。这个人就是第一句提到的陈存仁。
我自觉知晓这位大师的尊名太晚。缘起是因一本书,即陈存仁写的13本作品之一的《银元时代生活史》,我本是怀着要在书中找到20世纪初银元时代的生活缩影才看的,结果出乎意料的是,那么琐碎庞杂的油盐酱醋茶在他的笔下获得了鲜活的生命。他不止在谈银元,简直就是一幅活灵活现的小清明上河图,它涵盖了从清末至二战前作者居住在上海时的鲜活回忆。于是,有眼不识泰山的我搜索了他的名字,才得知他是彼时中医界的泰斗之一,张学良、戴笠、陆小曼、杜月笙等人都曾是他的患者。
但我想说的并不是他的医术多么了得,这显然不必赘述。或许,也正是因他的医术达到了触类旁通的境界,所以他能轻松自如地甩出妙笔,写遍所有的鸡毛蒜皮和人世哲理。
《银元时代生活史》的专业水准既可比肩经济学史料,亦可作茶余饭后之品。除了这本,他还有一本姊妹之作叫做《银元时代抗战史》,依然承袭了作者旁征博引、诙谐风趣之风。当然,这还不够。这个有趣的灵魂除了我不必列举的医学巨著外还能贡献的更多,比如《红楼梦人物医事考》、《被阉割的文明:闲话中国古代缠足与宫刑》、《阅世品人录:章太炎家书及其他》、《被误读的远行:郑和下西洋与马哥孛罗来华考》、《业外杂谭录:袁枚食色及其他》等等,这些书名看似花边十足,但却能看出作者专精覃思,无所不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拿《红楼梦人物医事考》来说吧,这个现象其实蛮有趣。虽说1000个人心中有1000个红楼梦,但医学大师眼里的《红楼梦》一定不同。因此,陈存仁曾说,从做医生的角度来看,他认为曹雪芹对医学理论病情非常了解,否则他断然写不出许多男男女女从发病起到性命结束的经过,那感觉“宛如医家目睹一般”。陈在书中分析了林黛玉的泪尽夭亡,薛宝钗和冷香丸的关联,秦可卿的病与死等,皆有确凿的医学依据。反言之,这也从侧面佐证了曹雪芹的博学多才。
据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但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陈存仁就是这样有趣的一个灵魂。他的书不像诸多纯文学作品那般虚无缥缈,尽管写法闲适,但文笔优美,挥洒自如,更接地气,而且还时不时地散发出仙风道骨的“田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