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道门》读书感悟

2020-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Bryan1119

        美满的生活,腾飞的事业,辉煌的成就……想要得到这些,其路径和进入一家俱乐部是一样的。

        我们面前往往有三道门。

        第一道门——正门,这道门只要顺着街道走就可以找到,99%的人都选择在这道门的门口排着长长的队,等待进入。

        第二道门——贵宾入口,亿万富翁、社会名流,还有那些家庭背景特殊的人可以悄悄地走进去。

        然而,事实上很少有人知道,还有第三道门。要进入这道门,你必须摆脱既定路线,沿着小巷一路探索,一遍又一遍地敲门询问,甚至要砸破玻璃,从厨房溜进去……总之,走这道门就要另辟蹊径。

        无论是比尔•盖茨销售出第一款软件时,还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成为好莱坞成功的电影导演时,他们走的全都是——第三道门。

        这是写在本书第一章最前面的一段话,如果大家拿起这本书,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想大家应该跟我有同样的疑问,那就是第三道门到底是什么?

        其实很久以前我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这些新晋的80后成功创业者,基本上都是名牌大学毕业?

为此我还专门做了一个调查如下:

戴威 1991 ofo创始人兼CEO 北京大学

张一鸣 1983 字节跳动创始人 南开大学

程维 1983 滴滴出行创始人 北京化工大学

侯建彬 1982 作业帮创始人 北京大学硕士

胡玮炜 1982 摩拜单车创始人 浙江大学

黄峥 1980 拼多多创始人 浙江大学,美国留学

张邦鑫 1980 好未来董事兼CEO 四川大学,北京大学……

为什么名牌大学的学生相对来说更容易成功?是他们的资源更多?见识更广?思维更活跃?还是能力更强?为什么“单车共享”这个想法没有出现在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脑海当中?又或者说,为什么只有戴威把这个想法真正实现落地?而戴威又恰恰正好是一个北大的学生……

        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如果以上的这些都是一个人通往成功的因素,那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或者说一个普通人有没有可能通过其他的路径(而不是考上一个名牌大学)来获取这些东西?

答案肯定是:可以!

      当然成功从来就没有一个公式,即便是资源+见识+思想+能力+……,也依然不等于成功,这是一个大前提。因为成功有太多的偶然性,其中光运气就占了很大的一部分。但是成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大概是一个人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和他的决策能力。这些信息资源在哪里?肯定在少数人手中。怎么样获取这些信息资源?书中的说法是走“第三道门”。

        回到《第三道门》这本书当中,这本书就讲了一个名叫亚历克斯·班纳言的18岁大一新生,如何从大学宿舍出发,去追寻各行业的成功人士,探索他们在事业起步阶段,为实现梦想是如何另辟蹊径、突破自我的故事。

        最初也是起源于一个想法:比尔•盖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Lady Gaga等等这些成功人士人是如何取得今天这番成就的?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就大量的阅读这些人的传记,但是发现自己一无所获。就在这个时候,一个看似有些年少无知,甚至幼稚的念头冒了出来:“如果没有人写出我殷切渴望读到的书,那么我为什么不亲自写一本呢?”于是就有了《第三道门》这本书。

        当然,一个普通的大学生想要采访到比尔•盖茨,史蒂文•斯皮尔伯格,Lady Gaga这些人谈何容易?于是就有了书中一段段非同寻常的冒险故事——这个18岁的大学生从比尔·盖茨的会客厅、陆奇的办公室、沃伦·巴菲特的股东大会,到杂货店里追逐拉里·金,再到为Lady Gaga出谋划策……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开创他事业的经历是这样的: 某一天,斯皮尔伯格搭上了通往好莱坞环球影城主题公园的观光车,在这辆车绕着停车场转了一大圈后,他突然跳下车溜进卫生间,悄悄地躲进一栋大楼的后面。望着观光车开走后,斯皮尔伯格不但没有离开环球影城,反而悄悄地在这里待了下来。

四处闲逛的时候,他碰巧遇见了一个叫查克•西尔弗斯的人,他在环球电视台工作,一阵攀谈过后,西尔弗斯觉得斯皮尔伯格是一个抱负远大的导演,于是,他开具了一张为期三天的环球通行证给斯皮尔伯格。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斯皮尔伯格每天都大摇大摆的走进环球影城。到了第四天,他还是出现在了影城门口,这一次他穿着正装,手里拿着他父亲的公文包。斯皮尔伯格大模大样地走到了门口,边走边对着保安挥手打招呼,嘴里还高声叫着:“ 嘿,斯科蒂!”——这位保安也微笑着冲他挥了挥手。就这样,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虽然斯皮尔伯格没有通行证,但是每天他走到大门口,都会对着保安挥手致意,然后径直穿过大门,走进影城。

在影城里,他接触到各类好莱坞明星和电影公司主管,他时不时邀请他们共进午餐,还不时向他们请教问题。斯皮尔伯格还经常出入各个摄影棚,编辑室等电影制作场合,就这样,它得到了能够搜集到的所有信息。

正是有了这些机会,再后来他潜心制作出了一部高质量的短片《安培林》,并把它交给了希尔弗斯,希尔弗斯看后当即拿起电话,并拨给西德•谢恩博格,谢恩伯格是环球电影的制片部副总裁……

        这样的故事在书中比比皆是,各路名人都是以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方式”开启了自己的事业。

        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直被这些故事所吸引,并且一直想要在书的最后找到答案,作者口中的第三道门到底是什么?直到把书看完,也没有找到答案。当我把书合起来的时候才恍然大悟,原来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成功的路径,就是通往第三道门的路径。包括作者自己也是,一个18岁的大学生能够采访到比尔•盖茨,能够采访到陆奇,沃伦•巴菲特,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这些人,走的也是——第三道门。戴威,程维,张一鸣的故事也是这样。

        总结一下,第三道门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不按常理出牌”。其实联想到我个人的经历也是这样的。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自己,也是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大学期间听了车老师的讲座认识了车老师,后来离开学校选择跟着车老师一起创业,一路上也见识过很多牛人,经历过很多难忘的事情。虽然暂时还没有取得成功,但是未来值得期待。

        我也希望所有不甘平庸的人都能够有找到第三道门的运气和敢于做出改变的勇气。希望每一位朋友都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