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三天已足够

2018-11-19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喵_4594

        学了心理学N年,以萨提亚为主,兼学各种流派,近年来也尝试着将心理学与哲学,甚至佛学结合起来去理解人与世界的真相。学习道路漫长,期间徘徊犹豫迷茫不断,时而迷失在精分晦涩难懂的经典里,时而恍惚于催眠的“我不知道”里,时而绝望于后现代的走投无路里……

        重新回到萨提亚的课堂,和王剑飞老师学习一个几乎涉及家家户户,人人关注,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话题——青少年父母成长工作坊。王老师强大的萨提亚理论功底,对现场学员的准确评估,信手拈来的个案呈现,充满人性关怀的体验触碰,为我解答了困惑已久的问题——心理学终究是要为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去服务,看到、接纳、陪伴、关怀、推动……让每一个深处问题和痛苦中的人重新和自己连接,成为更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自己,进而更好的发挥在社会和家庭中的角色和功能。

      本次工作坊五十多人,都是家有青春期“熊孩子”的父母。这些学员大多没有接触过心理学,很多家长,特别是一些父亲都是被逼着来到课堂上的。上过心理学课程的,还有很多“负责”的妈妈们,也多是来找王老师要收拾熊孩子的法宝和秘籍的。面对这样的群体,我在心里好奇老师会怎么安排课程内容和架构,这一次课程也是我第一次站在助教甚至是导师的视角来学习的。

        课程第一天上午,老师用短短的几句话,就完成了和场上心怀不同目标想法的家长的连接。我看到了你们,爸爸妈妈们,我知道你们的期待与不安,因为我也是父亲,我们共同学习,是因为我们都深爱着我们的孩子……自然又打动人心的连接,让场上迅速融化又凝聚起来。

          接着,老师用差不多一天的时间讲了“255”(盗用南京学霸的总结)的理论和资讯内容。我在课上是有些不理解老师为什么要讲这么多理论,这与老师一贯的风格不太相符呀!搞得学员懵懵的、乱乱的,之后的几天课程,当体验性和个案呈现跟上来的时候,我明白了,第一天的懵懵的、乱乱的起到了多么大的开启体验和替换观念的作用。课后的这几天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对于心理学的小白菜鸟,又有自己一套根深蒂固认知和价值观的这些学员们,不从理论上说服他们,而让他们直接进入体验性,效果肯定不尽如人意。而老师的理论和资讯直接让头脑超级好用的父母们陷入了沉思……

        之后的课程架构始终沿着安全与信任,被爱与安全,三代之间的基于期待的未了情展开。王老师用理论和随时随地随人的体验性让学员从头脑到身体明白了,为什么被爱与安全是人类一生都在追寻的目标,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与孩子感受到的爱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不同,“你的爱是为了满足你自己还是为了满足孩子?”这一追问彻底地打破了一直以来父母以爱的名义的委屈、控制、焦虑、期待……

        课程到了这时候,家长们都知道之前是想错了,做错了,可是为什么会这样,接下来怎么办?王老师用前所未有的28个人的团体个案和N个二人组、三人组给出了答案。障碍父母不能看到、理解,给予孩子真正的爱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从来没有被父母满足过,那份深深的基于期待的未了情,那份对被爱和安全的执拗,让我们没有能力去看到我们的孩子的需要。我们还是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哪有能力去满足我们的孩子。

        在这份被看到和深深地体验里,爸爸妈妈们被深深地触碰并疗愈,悲伤的泪水,释然的泪水奔涌而出,障碍没有了,爱就流动起来了……三天里,王老师不断地在理论和体验间无缝切换,学员们从带着各种疑惑、伤痛、纠结、防御到全然的敞开、放松、柔软、喜悦。

        最后整合的时刻,老师通过三人组原生家庭角色的扮演,让所有的学员完成了一个关于我是谁的整合和认同。这既是青春期孩子一个必经的、重要的人生里程,也是所有怀着未了情的父母们的一个最终的功课。关于我是谁,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我有哪些特质特征和独特性,是成为我自己的必须的前提。在老师轻柔的、音乐性的、充满了爱与关怀,温暖与安全的冥想里,所有的人在自己现在的位置上完成了对自己的认同,也明白了孩子想要什么,明白了怎样去帮助、支持和理解孩子。整个课程就在这样温暖安全的气氛中结束了。

        回看三天的工作坊,理论聚焦观念的转换,体验聚焦疗愈和潜意识的改变,最后的整合让头脑和身体达成了和谐一致,让改变的路径和地图清晰可见。看似不经意和随机的很多板块,连起来就是一首和谐的乐曲,而这首乐曲的指挥内心里的那张总谱让人艳羡到绝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