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直播答题
先从最近直播答题的几则时间来看下直播答题产品的发展轨迹:
首先直播答题是典型的copy to china产品,借鉴鼻祖HQ Trivia是在国外被验证成功的案例,传闻已融资1500万美元,估算值约上亿元。
2018年1月3日,王思聪在一条强推冲顶大会APP的微博,通过奖金额度提升以及个人微博影响力,引爆了直播答题游戏。
紧接着,映客直播、花椒直播、KK直播、西瓜视频.....各家APP闻起而动,一夜之间全都杀入了游戏直播答题战场,唯恐落后,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撒币大战,20分钟就能烧掉300万,百万用户蜂拥而至,直播答题一夜间变红海。
直播答题究竟是种什么玩法
简单解释下的话,在线答题就是手机上全民可以参与的《一站到底》
一天定好特定时间点,一名主持人以霸屏的方式出题,一般共有12道选择题,每次出题会弹出选题画面,每题有10秒的回答时间,用户只有一次回答机会,一场节目的持续时间一般在维持30分钟上下,总奖金数额从1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提前预告好)如果所有题目全部闯关成功,就能与其他全答对的观众平分奖金。不慎答错一题,也可以通过邀请好友一起游戏来获得复活机会,不同平台的复活机制都有所不同。
现有产品
现在除了鼻祖产品HQ Trivia,王思聪生日撒币的冲顶大会,还有芝士超人及其背后的映客,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的百万英雄,360的百万赢家,KK直播的谁是百万富翁,YY直播的头脑印钞机,网易的剩者为王。总结下来的话,除了复活机制不同,同质化严重,大家都是抄来抄去,互相抢夺用户的时间。当然随着奖金的缩水和用户的审美疲劳,直播产品的搜索指数整体趋势有所下滑,我大胆预测下,现在可能是个暂时的哑火,春节可能是新的一个直播答题爆发点。
直播答题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爆火呢?简要从产品模式分析下的话是以下几个原因。
模式特点
奖励直接粗暴,快反馈,高收益
打开手机做十几道题,就有机会从百万奖金中分得几元到几千元不等。从一些平台公布的总排行榜中,已有不少网友的奖金额超过了5000元。简单粗暴的奖励和充满互动娱乐的模式立刻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
前段时间为了支付宝的奖励金,人们不惜滥用自己社交信用,卖力地跟朋友推荐。忙活半天,赚了几十奖励金,开心地像中了100万。为什么?这钱是白得的,贪小便宜是有快感的。
参与就有可能获得巨额奖金,何乐而不为?再加上知识付费这个概念的火热,对于用户来说,是个划得来的游戏,赢了赚奖金,输了长知识。
零成本,高成就感
初次体验到直播答题的时候,还是觉得很有趣的,我的第一反应是:手机直播越来越像电视了!仿佛置身在《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的电影之中。而手机直播答题简直就是人人可参与的“互联网+”综艺。如果最后成功分到了钱,觉得意外获得了很多钱,过程非常刺激的。二来展示了自己的知识面很广博,也可以自我肯定和在他人面前炫耀一番。
分享+合作,轻社交,易形成裂变
本身答题这个模式就充满了互动娱乐性,召集朋友,一起协作,并肩作战,起到一种通过社交自主推广的作用。除了这个模式本身,复活币邀请好友,也成功带动用户自主推广,极大降低了获取一个新用户的成本。可以说是产品中最巧妙的设计点,大家为了复活机会,各种拉动亲朋好友填写邀请码。
多场次,短平快的节奏
有限场次和有限时间增强了游戏的紧张刺激程度,提升了用户APP停留时间。
极低的准入门槛
用户只要进入即可参与。题目难度低,都是选择题,每天场次较多,大多都是在休息的黄金时间,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答题。
成熟的节目模式
本身电视答题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节目模式。直播答题的模式在电视节目上已普及,用户接受度高,教育成本低。并且在国外该模式已经风靡,市场被验证,copy to China可行性很高。
三大价值
对用企业来说,是个很划算的低成本引流的流量生意。
对于广告商来说,通过赞助,可获得较高的流量,注意力和品牌曝光。
对于参与用户来说,是个划得来的游戏,赢了赚奖金,输了长知识。
商业模式
直播答题这个现象级的模式还引来各种周边赚钱机会,比如搜题辅助,外挂,复活币市场,职业答题赚钱,卖题库,职业答题赚钱等等,聪明的人永远能够抓到风口和机会赚上一笔。当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平台任由这些影响公平的因素滋生肯定是不利发展的,现在也相对应出了“动态多题”的解决方案。
而对于直播答题本身来说,最主要的商业价值是:低成本引流+广告费用。
假如答题奖金为10万元,共吸引到了35万的活跃粉丝同时在线,那么可以得出,平均获取一个粉丝的成本不到3块钱。
一个场次的总奖金在1W,5W,10W,30W,100W到300W不等。其中不少是广告商赞助的。
在三十分钟用户高度集中注意力的场景中,主持人除了唠嗑,还能广告场上可以理直气壮地打广告,或者本身题库就是广告场,一大波硬软广席卷埋在题目或答案中。
举个例子,请听下面这道题:
“请问,XX视频直播平台的LOGO是什么?”
如果,这是一个著名平台,你会认为这只是一道简单的题。但如果知道它的人并不多呢?一方面,他筛掉了一部分中奖用户,更重要的是,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品牌的名字。而相对于几十上百万的在线用户,这个广告成本是非常低的。
除了广告之外,其他的商业模式可能是平台内部生态一部分,比如自己售卖复活卡,都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流量变现方式。
推测未来可能发展方向
保持用户粘性,打造有价值的超级用户成为竞争的关键。只靠分钱对用户的吸引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而逐渐完善的答题机制,对于平台来说具有一定沉淀用户的作用。
不同平台的知识题库开始差异化,细分用户。
央视财经能够利用直播答题的风口,与《百万赢家》等直播平台推出《厉害了我的国》专场,也说明优秀的权威的传统媒体,也开始灵活地运用新媒体的方式,通过不同形式触达用户。移动端出现现象级综艺IP也不是不可能。
模式现存在的问题
敏感问题的规避:头脑王者因违规暂停服务,题目审查不严被要求整改。
持续的资金流拉力赛:当前直播答题的用户黏性核心还是钱,一旦奖金额度降低,活跃度也就随之减弱。仅靠资金刺激用户参,小平台很难走得长远。
作弊工具影响公平性:动态,多选题目前是一个解决方案
平台的水分易影响用户的信任:并不是很透明的机制也是导致很多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理论上来说,平台方是可以操控一切的,比如题目越来越刁钻、奇葩,根本不在常识之内,用户数量作假,造机器人答题等,用户容易对瓜分到奖金的真实用户产生质疑。
同质性严重,技术门槛低,模式易复制:直播答题短短几周已成为红海市场。相对于豪掷千金的大平台来说,小平台想要存活前提,是要保证产品稳定,内容质量过关,游戏形式上做一定功夫。毕竟疯狂的市场中很容易被巨头高频率高奖金的对手碾压。
题库资源的外泄:和作弊工具一样,是个很影响平台发展的问题
用户的审美疲劳:长期玩下来,收益和付出不对称,用户热情降低,半小时高注意力赚个5元钱真的值吗?这个是用户会考虑的问题。
技术问题带来的体验问题:很多平台服务器承载量,没有出现过同时在线仅二、三十万人,容易出现卡死、闪退等一系列故障。冲顶大会有一次在线用户破50万了,然后直接出502 bad gateway。一旦用户的体验感变差,便会很快产生负面情绪。然后直播本身的延时可能会影响到互动性和公平性,比方说一群人一起答题,但是前后延迟很长。
用户态度的转变
我认为参与了直播答题的用户,很多会产生以下几个态度的转变:
“有钱,不拿白不拿”——“赢了赚到奖金,输了长点知识”——“羊毛出在羊身上,玩玩就好”——“半小时只值5块钱,时间换钱的成本角度上有些不值”——“不玩了不玩了,不值得耗费注意力在上面”
直播答题的火爆,依赖于得天独厚的优势:参与感。而本质的商业模式上依旧是一眼看穿的套路。其实如果你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我还是建议你不要去玩这类游戏。
玩一把游戏要30分钟,这30分钟你的精神高度集中,最后可能你获得了10块钱。用30分钟换来了10块钱,有些人可能认为赚了。在我看来是亏了。因为单纯地拿时间换钱,没有持续性的。我们可能获得了12道快餐且不成体系的知识。但是还能获得什么呢?更何况这钱你还不一定拿得到。当然这也只是我的想法。
当然思考本身对与错没有意义,商业角度上只有利弊没有对错,为什么还是这么多互联网公司都像疯了一样跟进呢?还不是因为直播答题本身独有的低成本引流价值。最后用户是能留下还是随着钱消而散尽,性价比有多高,这种模式是否能长久,大多数平台似乎都还没来得及思考。不过话说回来,等到想清楚了,可能最好的时机也过去了。在变化如此快速的时代,稍有迟疑,后知后觉,可能就来不及赶上风口,执行力决定一切。
最后发下本文的整体思路导图,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大图请在PC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