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游戏与维护社会形象
行为经济学中的信任是指交易双方在博弈、谈判、消费及经济贸易等特定环境下, 在有限信息和经验基础之上, 对对方履行承诺的积极预期及能力的认可。一般观点认为, 信任能够降低经济贸易中的交易费用, 简化交易程序, 是经济良好运行的润滑剂;但另一方面, 由于轻信、盲信造成个体在经济活动中蒙受欺骗, 造成损失的事例也屡见不鲜。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信任游戏:假设A有100万,而B有一个年化收益x%的投资项目,为了挣更多的钱,B向A提出借款意愿,并承诺一年后以市场利率y%给予A利息和本金,A的愿意将100万中的z%借给B。如果一年后B不能将本息如约偿还给A,那么以后B要是再向A借钱,A不仅降低借款的意愿,还会要求更高的利息;如果B能按约定将本息偿还给A,那么以后B要是再向A借钱,A会提高借款的意愿。如果发生多次这样的互动,A、B各自的金钱以及二者金钱的总和,会随着B的还款行为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定义一个Person类代表人,初始化函数的参数中,account_sum代表某人拥有的金钱,loan_policy代表出借资金的比例,back_policy为归还资金的比例,loan_rate为借贷利率:

借贷还款相关的函数,askForALoan(self,money)表示向某人借一笔钱,账户会增加一笔钱;borrowMoney(self)表示出借,按照自己的出借比例减少一部分钱;payBackMoney(self,borrow_money)表示还钱,按照自己的还款比例减少一部分钱;receiveMoney(self,money)表示收款,账户会增加一笔钱:

投资函数,money表示投资的钱,rate表示年化投资收益利益利率:

调整借款比例的函数,loan_rate表示出借人的实际利率,如果为负值,表示借款人没有按照约定还款,出借人产生了损失,这样出借人会降低之后的出借的比例和提高利率;如果为正直,表示借款人按照约定还款,出借人会提高之后出借的比例:

调整还款比例的函数,loan_rate表示双方约定的利率,market_genenal_rate表示市场利率,如果双方约定的利率大于市场利率,会降低借款人的还款比例:

现在我们设定B的投资收益率为6%,B初始的还款比例为100%,A的初始的出借比例为10%,市场利率为4%,双方约定的利率为4%,如果B履约,A下次的出借比例提升10%;如果B违约,A下次的出借比例将为三分之一,并提高3倍利率。
定义一次互动函数,包括A出借、B借款、B投资、B还款、A收款五个主要操作:

A调整一次出借比例,B调整一次还款比例:

如果B能履约,50次互动之后,我们看到每个人的收益和总收益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如果B不能履约,50次互动之后,我们看到每个人的收益和总收益都没有得到了很好地提升:

事实上,在第三次开始后,A出借的利率提升,B已经完全没有还款意愿了,导致A也不愿意再出借,收益的增长就此停止:

接下来我们对信任游戏做一些变化:(1)不在局限A与B,扩展到500人的规模;(2)两两之间并不一定会发生借款的互动,假定发生互动的概率是0.01;来研究总体收益的情况。
假若借款人都能履约,则总体收益是明显增加的:

在我们的游戏中,我们将出借人的出借行为用信任来解释,相信借款人会履约归还本息,另一个可以解释的是出借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好朋友向你借钱,你总不好意思不借吧。假若出借人不用维护自己的形象,会发生什么呢?在一向捐款的实验中发现,在所有的捐款人中,有75%的人是出于维护自己的形象的需要才捐款的。这里我们假设500人中,有75%的概率是维护形象的需要,并去掉这部分人的借款互动,结果我们看到虽然总体收益依然增长,但是收益与之前相比下降了7个数量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