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诗文集简文拾贝

《诗经》178-2.小雅•南有嘉鱼之什•采芑[qí](2)

2021-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无色生香

《采芑\color{red}{[qí]}》,赞美周宣王时期方叔南征荆州。


急急忙忙采苦菜,从那刚开垦的新田,转到这乡村中。方叔带领大军到,三千战车来势猛。龙蛇战旗鲜又艳,方叔是我们好统帅。红皮缠毂纹横辕,八只鸾铃响叮当。方叔身着天子命服,大红蔽膝是亮堂堂,青苍佩玉朗朗响。

中乡:乡中。
\color{red}{[qí]}\color{red}{[zhào]}:画有龙和蛇图案的旗帜。
约軧\color{red}{[dǐ]}:用皮革约束车轴露出车轮的部分。
错衡:在战车扶手的横木上饰以花纹。
\color{red}{[qiāng]}:象声词,金玉撞击声。
:穿起。
命服:礼服。
\color{red}{[fú]}:通“韍”,皮制的蔽膝,类似围裙。
有玱:即“玱玱”。
葱珩\color{red}{[héng]}:翠绿色的佩玉。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color{gray}{(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 “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小雅》共有七十四篇,其中部分诗歌与《国风》类似,最突出的,是关于战争和劳役的作品。

《南有嘉鱼之什》:南有嘉鱼 、 南山有台、 蓼萧、 湛露、彤弓、 菁菁者莪、 六月、采芑、 车攻、 吉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