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缠绵夜,最是忆嘉兴……
昨天深夜,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和一位昔日的兄弟聊了起来。
这位兄弟,是我在嘉兴认识的,但他不是当地人。
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意外的机会,我在医院里面陪护了这位兄弟十几天的时间。从那一别,转瞬已有四、五年的时光。不知道那位兄弟现在是胖了还是瘦了?
在嘉兴还有一位好哥哥,姓马,名字和某位当红女影星的名字发音完全相同,只不过写法不一样。
我们三兄弟经常一起把酒、品茗。快乐时光最是短暂,却也是最难忘……
因为工作关系,我在嘉兴断断续续客居一年多。马哥是嘉兴当地人,所以嘉兴的美食都是他介绍给我的。因为嘉兴的美食太多,一时无法全部介绍。给我印象最深的,倒是两种不起眼的东西。
一个是一种叫做“bang bin 鱼”的小鱼。
因为马哥是嘉兴人,他的发音就是这样的,我也到底不知道这几个字怎么写的。不仅不知道这种鱼的名字怎么写,我甚至一次都没看清楚这种小鱼长得是个什么样子!
要吃这种小鱼,必须到嘉兴的古运河旁边的夜摊上。在我的印象中,这种小鱼太不起眼了,卖相可能也不好,所以在高档的餐厅中,我一次也没见到过。

因为是古运河边的夜摊,灯光昏暗,再加上微醺之中眼神不济,所以,尽管吃了多次,我竟然终究没看到小鱼的真面目。可能也就是嘉兴小河中的某种小鱼吧。不过,这种小鱼经过油炸至酥脆,再加上特制的带有甜味的汁料浸过,那种丰富的味道,真是让人难以忘怀。
有人说,想家,就是想家乡的某种味道。其实,对昔日老友的思念,也是可以寄托在某种味道上的。

另一个是嘉兴的面。
我在介绍重庆小面的那篇拙文中提到无锡、苏州等地的苏式汤面。苏式汤面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嘉兴和苏州一河之隔,两地的面却是大大的不同。
苏式汤面,面条细腻,浇头多达几十种!这需要专门介绍,将来我会专门拿出时间来做这件重要的事情。
嘉兴酥羊面,面条较粗,很有嚼劲,大有北方手擀面的风骨,不过又与手擀面的韧劲有些区别。这种感觉很微妙,必须亲自一尝才能体会到。
如果只比较面条,在嘉兴面和北方手擀面之间,我会选择后者。但是,就像浙商头脑灵活善于经营一样,嘉兴的这碗面却在普普通通之间来了一个峰回路转,让人眼前一亮。
点睛之笔,就在这碗嘉兴面的浇头上,尤其是那个散发着诱人香味的酥羊肉。

羊肉,在我原来的印象中,是属于北方或者西北方人们的日常,不属于小桥流水的江南的。等我到了江南之后,我才发现错了。
这小桥流水之间的人们不仅吃羊肉成风,而且还把那块散发着膻味的羊肉弄出了几份书卷气。
比方说,苏州的最有名的羊肉招牌叫做“藏书羊肉”。不过,你可别真的以为书馆的“藏书”和羊肉有什么关系,藏书,其实木渎镇所辖的一个社区名字。

嘉兴的酥羊肉面呢?在烧制羊肉之前,先用一条细细软软的新鲜稻草将切好的羊肉方块捆扎起来,等羊肉做好了,再夹到这碗嘉兴面里的时候,稻草还是带在羊肉上面的。一时之间,酥羊肉的味道和稻草的清香混合在一起,让人不仅食欲大开。据说,召开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时间,有人看到马云请马化腾等人吃嘉兴酥羊面,我没有亲眼看到,不过我相信作为当地人的马云可能也是嘉兴酥羊面的爱好者吧。
你看,这小小的稻草一扎,就让大西北大锅炖肉的豪气顿时变得委婉起来。而且,还通过互联网的传播走向了全世界!
喝好了小酒,吃罢了酥羊面,站起身来,沿着夜色中的古运河信步而去,走不多远就来到嘉兴月河历史街区。月河历史街区的历史足足有一千七百多年了,景色秀丽,非常值得一游。在四、五年前,这里是不要门票的,随便进出。现在不知道怎样了。
在这个历史街区有几个景点的名字非常有意思,例如秀水兜、蒲鞋弄、小猪廊下等等。

嘉兴古名“槜李”,曾经是吴越争霸的最前线。因为“槜”字比较生僻,现在也有人写为“醉”。
槜李,其实是一种深紫色的李子,是当地的特产。我曾经慕名而去买来尝尝。
说着吴侬软语的阿姨向我推荐了她的槜李,我和朋友一下子买了很多,但是在吃的时候发现这些槜李已经略微有点酒味了。我和朋友一时感到上当受骗了。因为,根据我们的经验,新鲜水果不会有酒味的,有了酒味,就说明水果不新鲜了。
后来,经过当地人介绍,我们才恍然大悟——名列中国十大名李的“槜李”其实就略微带有酒香的!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与越王勾践在“槜李”展开决战。
双方出动了步兵和骑兵,在太湖之上,双方的水军也展开了战斗阵列。
一时间,小小的“槜李”之地,旌旗猎猎,战马嘶鸣,盔甲铿锵,刀剑耀眼。
战争的结局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激战中,吴王阖闾被越国大将砍掉了一个脚趾。而这位曾经让一代兵圣孙武和一代战神伍子胥心甘情愿辅佐左右的吴王阖闾竟然就被自己的这一个脚趾要了性命!
吴王阖闾死后葬于苏州虎丘。阖闾剑池至今犹在,物是人非,不仅让人心生许多感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