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最顶级的能力:屏蔽力
曾经看过一句话:
“生活总是纷纷扰扰,到了一定年纪,要学会把心关上。”
一路走来,有人在盲目攀比中失去快乐,在闲言碎语里坐卧不宁;
有的人却能在声色名利中守得本心,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
不被喧嚣所扰,不受外界所惑,日子方能过得风生水起。
一个人最了不起的能力,就是学会屏蔽。
先问个问题:你能想象自己怎么度过没有手机的一天吗?
一个月呢?一年呢?
前几年,可口可乐就举办了一场“挑战一年不用智能手机”的活动。
来自纽约的伊拉娜·穆格丹突破层层选拔赢得了参与资格,如果能完成挑战,她将获得10万美元奖金。
活动期间,伊拉娜只能使用一部老式的翻盖手机,而之前,她几乎和智能手机形影不离。
挑战开始的那几天,伊拉娜惊喜地发现,她非但没有想象中的焦虑,反而很享受那种放松和自由的感觉。
她还注意到,在没有智能手机的这段时间,她的工作效率竟比之前提高了2倍。
最让她不敢想象的是,挑战半年多的时候,她已经读了30多本书,而且睡眠问题也轻松地解决了。
伊拉娜还发现,她竟然能腾出时间去修补一些人际关系,和一些人重新取得联系。
活动结束后,她忍不住感慨:“回忆之前刷手机的日子,我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把网络当成汲取知识的途径,却忽视了无用信息对我们的干扰。
查询资料时,一个吸睛的标题可能让你忘记要做的事情;
潜心创作时,一个微信小红点也可能让你灵感全无。
而垃圾信息不会为我们绕路,想保持专注,唯有主动屏蔽。
音乐创作人李健从不用智能手机,也没有微信。
他说,智能化带给他的更多的是干扰。
之前习惯不停地刷各种信息,看别人吃什么了,自拍什么了,发生什么事了……
后来发现这些信息对他来说没有多大用处,反而会影响创作的专注,所以就全部屏蔽掉了。
刘同在《一个人就一个人》书中写道:
你把时间花在哪里,人生的花就会开在哪儿。不要浪费时间在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信息上,屏蔽它们,花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
闲暇时,用读书、健身代替漫无目的地刷手机,生活便不会感到空虚;
做事时,为自己营造深度思考的空间,给思想加码,人生才有向上的可能。
当你主动过滤掉无用信息的时候,你的每分每秒都将变得更有意义。
2012年,Facebook对69万名用户进行了一项情绪实验。
他们把用户分为两组,一天时间里,为第一组用户持续推送积极快乐的内容,为另一组用户持续推送消极沮丧的内容。
然后,他们又记录了这些用户当天在Facebook上发表的文字或图片,并判断这些图文带有的情绪。
实验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受试者都会被“情绪传染”:
被推送了快乐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图文也带有积极的情绪;而接收到沮丧内容的用户,发布的图文则消极悲观。
想起这样一句话:“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女孩从海外名校硕士毕业回国,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面试心仪的公司时也表现得很好,最终却没被录用。
问起来才知道,她打车去面试,司机一路上十分烦躁,不停地抱怨堵车。
奈何越来越堵,渐渐地,本就忐忑的她也火从心起。
好不容易到了公司,保安例行检查,眼看就要来不及了,于是女孩在司机那里感染的坏情绪一股脑儿爆发了,十分暴躁地催促了保安几句。
所幸她顺利地赶上了面试,并且发挥不错。正当她信心满满地等待结果时,却发现自己没有被录取。
女孩很不甘心,便托人打听原因,这才知道她对保安发脾气时,被恰巧经过的主考官看到了。
尽管大家一致认为她是最优秀的人选,但考虑到她应试前的表现,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她。
知道原委后,女孩十分委屈,因为她素来是个温和知礼的人,却因为受他人坏情绪的影响失去了这次机会。
曾经看过一句话:
人世间最累的事,就是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但事实上,别人的喜怒哀乐与自己毫无关系。
不被别人的愤怒传染,不受别人的焦虑支配,不为别人的抱怨烦心,不因别人的沮丧失落,才是最通透的人生态度。
内心强大的人,都懂得屏蔽别人的坏情绪,掌握了心情的主动权,才能拥抱属于自己的生活。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真正的强者,从不会因外界的看法而踟蹰,也不会为他人的评价而屈就。
1999年,余秋雨应电视台邀请,担任《千禧之旅》纪录片的嘉宾主持。
没想到这次“跨界”,竟引来文学界惊涛骇浪般的恶意诽谤。
当时,足足有1800多篇抨击余秋雨的文字,说他“不入流”“沽名钓誉”。
还流传出这一句话:“21世纪的文人圈有两件事是正确的,一是好好挣钱,二是骂余秋雨。”
面对别人的责难,余秋雨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马行千里,不洗泥沙。”
自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哪有功夫理会沾在身上的小小污点呢?
之后《文化苦旅》出版后,余秋雨又遭遇了新一轮波涛汹涌的谩骂。
有人给他的文章挑错,有人批评他“滥情”,还有人说他不尊重文化。
当时,很多文学大家帮他发声,但余秋雨却毫不在意,依旧不理会任何言论,照常写文章、做自己的事。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声音都渐渐消散了。
余秋雨曾在《文化苦旅》中写道: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声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喧闹的微笑。
我们曾以为赢得别人的赞誉才是成功,后来却发现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为自己而活。
从始至终,能陪我们笑到最后的只有自己,而脚下的路,也只能我们自己去丈量。
不敏感于他人目光,不生活在别人嘴里,做自己人生的评判官,才是最难得的清醒。
正如荷兰畅销书作家罗伊·马丁纳所说:
我生命里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不再为别人对我的看法而担忧。只有我们不需要外界的赞美时,才会变得自由。
美国作家马德琳·恩格尔说过:
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选择的能力。
学会屏蔽不需要的东西,才能收获更有意义的人生。
摒弃了无用的信息,思考便多一分专注;
不理会别人的情绪,才能更加热爱生活;
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就可以少去许多烦恼。
今后,愿你做自己的铠甲,屏蔽无谓的干扰,在漫漫前路中守护自己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