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胃
饿的时候,会想看美食节目;想家的时候,想的是妈妈做的菜。
在我18岁以前,老妈就是我心目中天字第一号神厨,虽然发挥不是很稳定,但她做过的让我念念不忘的菜倒可以开出一个长长的食单:腊月二十八时的烧猪肉,阴雨天晚上的疙瘩汤,年前几天的炸带鱼,冬天的烩酸菜、星期天中午的焖面,以及我高三时的早餐……可以看出,我妈和米其林三星大厨的区别可能就是要求比较苛刻吧,要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创造出这可遇不可求的美味。
高三时为了让我补足元气,老妈可谓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搭配三餐,一举超越了学校门口的鱼香肉丝饼、小巷子转角的鸡肉卷,豆腐坊的油条,稳登我和小伙伴儿心目中最佳早餐排行榜第一名的宝座。冬天的早上黑漆漆的,卷在暖和的被窝里的时候,就听见隔壁厨房滋滋的烙饼声,心里一乐:嘿!今天吃卷饼!迷瞪着眼睛洗漱的时候还在想,今天是鸡蛋馅儿的呢还是牛肉辣酱馅儿呢?把自己拾掇好,早餐也差不多齐活儿,赶紧背起书包接过早餐袋,热腾腾的揣在棉袄里去上课。到了学校也顾不得其他,半个屁股还没坐凳子上就开袋子,好家伙,还冒着热气儿,接着香葱的味道就顺着热气儿飘了满教室,先把切好的饼拿一半儿给循味儿而来的好闺蜜,松软的卷饼虚虚握在手里,烫的手心都有点儿麻,馅料塞的满满的,嫩绿的的生菜还挂着点儿水珠,白生生齐刷刷的土豆丝露个头,油亮亮黄澄澄的鸡蛋都被挤出了边颤颤悠悠的,赶紧低头吃几口馅儿,一不小心又把藏在里面的辣酱挤得到处都是,手忙脚乱收拾残局的时候也在暗暗得意,毕竟是亲妈啊!不一会儿,卷饼就被吞下肚,而手上也满是饼香酱香,可当着同学的面又怎么好意思舔手指,只好不擦手,上课读课文的时候还能偷偷凑过去闻闻,满足的不得了。有时候妈妈还会藏好吃的在包里做加餐,翻书包的时候无意间就会摸到圆溜溜热乎乎的鸡蛋或是摸出一盒切好的水果,即便经常如此但每次摸到还是会很惊喜。
高三那年很苦,但现在回想起来很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有老妈的陪伴吧。
过年时,好吃的可更多了。在我家,炸带鱼可是一道过年必备大菜。不知从哪年开始,三十儿晚上那一道炸带鱼便成了餐桌上的经典冷盘。但最好的味道是在刚出锅时。看爸爸收拾带鱼也是我的一件趣事儿,因为生在内陆,海鱼还是比较少见,长长的流线型银白色带鱼,先品鉴一番,这条太瘦,待会儿要多多裹蛋液和面再炸,这条太肥,需得切开了花刀腌一会儿才能入味。待到金黄的鱼块在油锅里翻滚几下,捞出,不等油控干就偷几块吃,外脆内软,还会溢出香香的汁水,等着上桌放冷再吃可没有这等趣味。油锅里炸完鱼剩下的渣子更是香,全是碎碎的鱼块和鸡蛋面糊,每次都我包圆儿,吃完后打嗝都是一股子鱼腥气。
上大学后,很少吃到家常菜了,以前总是惦记着出去下馆子,现在反倒怀念起那一份家的味道,才明白为什么妈妈总是说:家里的饭才是最香的。和同学出去饭的时候,还是爱吃面食居多,朋友笑着打趣:广州这么多美食还不能满足你,真真一个北方胃。想想还真是,我可以接受吃汉堡吃鱼生吃肠粉吃辣子,但每次吃完肚子总不那么熨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的味道怕是早已融入骨血打成记号,难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