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锦囊读书谈写作

如何让日常信息变成你的创意素材库

2017-10-27  本文已影响971人  Jk不二子

有人说,这是个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自媒体,说到底就是个人从事知识生产活动。

真正有生命力的知识生产,需要个性鲜明的创意。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丰富的素材,要想持续输出优质的知识产品,犹如痴人说梦。

然而,这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全世界每天有4000本书出版,超过4亿个字;一个专业领域,每天大概有200个公众号正在注册,有近1000篇文字正在产生……

面对超载增长的信息,如何有效整理这些信息为我们所用,就成为第一重要的事情了。纵观那些真正的知识生产高手,都是自由而高效地调用信息的人。

那么,我们怎么做才能从信息的搬运工,迭代升级为知识的创造者呢?

今天分享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中介绍的一元化笔记法,以及整理信息活用信息的具体操作方法,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如何让日常信息变成你的创意素材库

本书是作者2008年出版的《如何有效整合信息》的修订版,作者在新书中,结合自己10年的实践经验,添加了大量新的信息技术,手把手教你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让笔记促成创意的知识生产。

作者奥野宣之,是日本学习方法论的培训师,推广人,他独创了信息整理术和智慧创造法,很受商务人士的欢迎,被称为“笔记本作家”。传媒业出身的他,从大学时代开始,就坚持使用笔记本记录自己的生活。他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在NHK和TBS电视台的节目中播出后引发了强烈反响。

近几十年来,也有不少人提出过促进知识生产的各种方法,但是在"笔记法"和"使用笔记本进行知识生产”的领域内,奥野宣之的笔记法可以说是"最终版本"。他本人用这种方法进行所有的知识生产,著有包括《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如何写游记和散步日记》、《智慧创造锻炼法》、《“处方笺”读书法》、《三本书创造好点子》等书籍。

接下去,我将从两个方面和你分享《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这本书的精髓。

第一,如何坚持有效地整理信息?

普通的收集信息技术,因为过于复杂,很多人无法长时间的坚持。作者提出了简单实用的一元化笔记法。它有三个规则,分别是一元化、时序化和索引化。

具体来说,就是把所有信息简洁单一地记录在一本笔记本里,不需要过多的归类加工,只要简单地添加日期标签,这样你就可以无压力地持续使用。

所谓一元化规则,就是统一纳入内容。只要是你自己关心的事物,比如你在生活中的发现、你在工作中的疑惑、你的碎碎念、诸如此类的所思所想,都可以仔细地记录在你的笔记本上。因为记录这些信息不用考虑出处和重要性,没有一点心理负担,就更容易持续做下去。

这样一股脑地记录,你可能会担心信息会不会太杂乱无章?其实每次写笔记时,还是有条理的,就是要按照时间顺序按部就班地来记录。具体的操作很简单,就是在每篇文章的最上方添加日期,并在文字最后加一条分界线。日期标注统一为六位数列,例如,2017年10月18日,你可以把它改编成171018的六位数列,这样看起来更简洁。

作者用这种方式记录了10年,从未发生过不清楚记录时间的情况,如果一天内多次在笔记本上记录信息,即使不添加6位标签,也可以通过内容的前后关系来得知。

如果你还担心收集的内容越来越多,等要用的时候无法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其实只要留下信息的线索就可以了。这就是什么是索引规则。

作者在书中具体介绍了各种方便的索引方法,例如,在笔记本切口涂上不同的颜色、通过列目录提高参考性、利用标签明确指示位置、还可以运用电脑输入建立数据库……等等,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备这本工具书,进一步学习运用。

第二,如何充满创意地活用信息?

作者奥野宣之在10年里,一共记录了一百多本类似“大杂烩”的生活日志。那些看似没有用的信息放在一起,会碰撞出奇妙火花,产生积累汇总的神奇效应。作者不断从中挖掘灵感,进行了大量知识生产。

作者是怎样把这些原始信息活用到有创意的知识生产中呢?具体的步骤是怎样的?

第一步,重读信息。

怎样重读?就是把笔记本从前往后不带目的性地翻阅,如果遇到什么感兴趣的内容,你可以仔细品读。因为当时记录的情况和现在不同,你可能对某些信息有了新的认识,你可以用不一样的笔,补足加工过去记录的信息。

当然,在深入阅读过程中,你还可以多从“学以致用"的视角去读,通过相互交叉参照,比较分析各种信息,你发现解决手头工作难题的意外线索。

第二步,重组信息。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杨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说到,“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作者在书中也进步阐述了孕育创意的三种方法:“尝试对既有事物进行出人意料的组合”、“将既有事物用于意料之外的地方”、“在意外的情况下和活用既有事物。”

在你进行知识生产的过程中,可以贯穿使用刚才所说的三种方法,将笔记中的信息移到卡片上,重新整合,促进思考,激发更多灵感。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知识生产对象,要运用的重组方法也不同。

假如你要构思无法在脑中思考的长篇文章或者整本书,你可以运用自由排列卡片法。

在重读过程中,把每一个相关信息的要点制作成80个字左右的卡片。铺开卡片,根据不同主题纵横自由排列,重新摆放。然后,按照这样的组合,开始动手写作。

假如你要创作一万字以内的文章,或者整理某一个主题思考的内容,就可以运用誊写移植法。

具体的做法是。拿一张A4纸,在最上方写下主题,标题必须是批判性的提问。然后在重读中总结归纳和标题有关系的信息,逐条转记,直到把一张纸写满。

这样做,虽然有点花时间,但是在誊写时也可能有新的想法,发现信息之间意外的关联性,获得全新的视角。

如果你觉得上述方法还是有点麻烦,可以用复印拼贴法来代替书写。

你只需快速翻阅笔记,看到可能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信息复印下来,再看到再复印,如此反复操作。然后,把剪贴下来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再用胶水把它拼贴在比较大的底纸上。

我们收集整理信息,如果只输入而不输出,就会导致消化不良。只有不断活用收集整理的各种信息,才能保持长久旺盛的知识生产力。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还介绍了大量以利用信息为目的的书写方法和粘贴方法,手把手地教你做出自己想要的笔记本。一旦你学会了这些方法,玩转一册笔记本,便可以充满创意地进行知识生产啦。

当然,在知识生产活动中,始终存在着一种非理性的一面,那就是,即使你全部按照书中介绍的各种方法去做,也未必一定能获得结果。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为了获得伟大的创意,额外信息的获取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为了拥有更多创意, 我已经开始记录啦!你呢?


Hi,我是Jk不二子
简书心理专题推荐作者。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曾经驰骋职场执教十载,闯荡江湖创业十载,如今安于写作,做自己喜欢的事。

如果你想了解我更多文章,可以关注文集:

《表达力学院》《自我认知学院》

《幸福促进学院》《人文学院》

如果觉得文章对你有启发,就请顺手点一下“❤”,或者关注一下再走啦。么么哒!

【原创文章,转载联系本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