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

2018-11-15  本文已影响0人  弯弯love100

For you, a thousand times over.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追风筝的人》中提到的我喜欢的一句。能够用自己的文字写写真实读后感还是很开心,毕竟整本书给我的触动非常大,好几次不禁落下眼泪,文字的力量总是那么强大,还以为现在的自己足够理性,不再那么感性,殊不知,其实不然。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所有读过的小说中最为精彩和细腻的一部小说(虽然我读过的小说,一个手也能数过来),但无疑这个故事的情节人物深深打动着我,兴许会流露到骨子里去,以至于在看完几个礼拜后,我还是想来记录我的感受,好让以后的以后再看,彼时彼刻我的真实感受,一个真实如初的我。另外,故事中的人物让我想到身边的人,性格色彩那么鲜明。

我想写写。

        记得看完电影的时候,感动并不大,还很疑惑,奇怪为什么仆人哈桑帮助阿米尔抢回风筝,而后阿米尔却对他越来越疏远,最后竟被阿米尔用手段赶出了家。当时疑惑不解,很是找找人聊聊,想知道别人的理解。可惜周围没什么人看这个,也就无疾而终的。            

       说到开始买这本书,首先得先谢谢一个人,是他先买了《北方的空地》,下单的那会儿前,我发了个博客的链接给他看,没想到他就下单买书了,动作之迅速啊。我刚好想到豆瓣的电影评论里面点赞最高的就是“没有书写得精彩”,于是我也不犹豫跟风下单了我工作之后的第一本非技术类书籍。倒是很开心,下单第二天书就到了。和他聊的时候,他说你的疑惑肯定能在书中找到答案,当时我并不确定,而后,事实告诉我,他所言极是。

        故事发生在喀布尔,阿富汗的一个城市。富人阿米尔是普什图族人,而仆人哈桑是哈扎拉人,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哈扎拉人是一个卑微的名族,被普什图族各种鄙视。但是在这个富人的家庭中,父亲一辈对这家仆人已经有了深厚的感情,所以哈桑一直是阿米尔最好的玩伴。他们一起玩弹弓,一起放风筝,一起看电影,一起在是石榴树下玩耍,一起无忧无虑,一起长大,也许这就是最美好的日子。但是后面哈桑帮助阿米尔抢回风筝,还被男强暴。写到这里,我会稍微带些许气愤,牺牲了那么多,后面阿米尔还陷害他把哈桑赶走。同时也不解。

       我想先说说哈桑。作者说,阿桑从出生的时候第一句会说的话,不是爸爸妈妈(虽然妈妈跟着别的男人跑了),而是“阿米尔”,兴许这就注定,他一生都会对阿米尔忠诚。他生下来就有了兔唇,但他还是很爱笑,特别安静有爱的一个男生。描述他的时候,我的脸上带着笑带着心疼,还有些许心酸。如此善良、忠诚、勇敢、智慧的人因为生来地位卑微,就得要承受很多很多,要默默忍受别人对自己的谩骂,默默处理自己的情绪,不能在好朋友主人面前有显露脾气情绪。老天是不公平的,兴许世上更本就没有公平这件事,唯有可安慰的是,哈桑一直很努力,他努力善良。在阿米尔13岁生日的时候,·被诬陷偷了手表和钱,一伙人到父亲面前,父亲问他是他偷的吗。他,竟然承认是他偷的,是他偷的,是他偷的!因为他知道是阿米尔想赶他走,为了让阿米尔和父亲间没有隔阂,他竟然说是自己偷,我清楚地记得在看见那段文字,我的心翻江倒海,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噎住,眼眶里似乎也有东西在打着转儿。紧接着,让我抑制不住的是,父亲说的那句话“我原谅你”,我不知道,这是时候父亲心里是怎么想。但这是对哈桑的一种肯定,带着愧疚。  在这之前有一个情节,阿米尔叫哈桑一起去是石榴树下,他用石榴砸哈桑发泄,真的想让哈桑还手,但是哈桑并没有,而是拿起石榴往自己身上砸,砸完后说:“少爷,这样你心情会好受些么?”他是带着恳切的语气,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很是愤怒,因为也许哈桑有点儿脾气的话,他俩之前的隔阂矛盾也许就会灰飞烟灭,但故事并没有,哈桑把自己砸得满头鲜血。为何会有如此善良的人,宁愿伤害自己也不愿意去伤害身边的人。如果我身边有这样善良可爱的人,一定不会伤害你。因为你如此善良,爱我,我是不可能忍心来伤害你的,我的原则上告诉我,不能伤害爱你的人。长大后,哈桑有了妻儿,给孩子讲各种关于他和阿米尔之前的故事,那是一个个唯美的故事,故事里面有爱笑的哈桑,会讲故事的阿米尔。一个好父亲映入眼帘。

哈桑是个可悲更可爱的人,他的所有优秀的品质无不打动着我,在前一半的所有活动中,几乎都牵动着我的心弦。学习他的那些好,另外再智慧些,再有勇气些........

阿米尔的个人色彩很浓厚,他有些虚伪有些懦弱,在指使哈桑用弹弓射邻居家的狗,从来不会承认是自己的所作所为,因为总有哈桑来替他顶着。他会读书写故事,也会用自己的一些学识来取笑哈桑。在看见哈桑被强暴的时,害怕懦弱的性格暴漏无疑。但是你敢说,对于12.13岁的孩子来说,面对一个比自己魁梧强壮的男子欺负同伴,而你恰巧躲在暗处,敢出来迎战?我不能马上回答说出我的答案。即使是对于我这般二十又几的人来说,虽然我觉得毫不搭救是错的。  这件事之后,阿米尔每天带着深深的愧疚和自责,每晚失眠,不敢面对哈桑。因为羞愧,沮丧,难过,融入故事的时候,我似乎也能感受他当时的无奈,只是事情已经发生过,不可能若无其事。因为世间所有的都是这样,有过的创伤不可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那天他叫上哈桑去到石榴树下,用石榴砸他,只是希望哈桑能够还击,似乎这样就可以救赎一下自己,然而善良的哈桑终究是没有,更是用了石榴拼命砸自己。 如此阿米尔更是一直生活在自己的罪恶中,也许会患上抑郁症。赶走哈桑对他来说是一个小小的解脱。

绝症的拉辛汗从美国叫回阿米尔,在这条救赎路上,一个和童年时期完全不一样的阿米尔展现在眼前,为了救出索拉博(哈桑的儿子),冒着死亡威胁,羊入虎口,而事实上,他确实是差点就回不去,见不到他的爱人。在二十年后重新踏入故土的时候,不再是为了金钱,名誉,而仅仅是为了同父异母的弟弟的儿子。把索拉博接到美国的时候,岳父称呼孩子为哈扎拉人,那一刻,他暴跳如雷,大吼“他有名字,叫索拉博!”,我想不止在这一刻,在所有的救赎路上的每一刻,一个正直、果敢、善良的阿米尔正在慢慢形成。虽然在喀布尔去搭救孩子的路上,他对司机说要快一点,因为他怕再拖的话,自己会再次懦弱反悔。在逼迫自己人格成长的路上,他做了很多,因为他继承了父亲所有的弱性基因,所有的克服都需要自己去勇敢地践行。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