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操作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100篇—第七十八篇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彼得•德鲁克企业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需要制定各种制度、标准、规范和流程。从企业文化的角度看,却是另外一个逻辑关系:在实现企业愿景的过程中,必须遵循某些价值理念。企业目标和企业愿景虽然有所不同,但都表达了企业的追求,也就是说,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是向着同一个目的地前进。但是,有些事虽然对实现目标有好处,不符合价值理念的要求,是不能做的;有些方法,虽然有助于获取利润,与价值理念不一致,也是不能采取的。
现实的问题是,企业管理体系的条块分割,很容易造成生产经营管理与企业文化的“两张皮”。制度、标准、规范和流程自有相应的部门去制定和实施,而企业文化部门按照以往经验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重点不外乎提炼理念、内外宣传、打造典型、营造氛围、阵地建设等,貌似成果丰富,其实有点自说自话。这使得很多员工认为企业文化是虚的东西,是表面文章,和油气生产、现场管理没有直接关系。正如《理念的实践》一书中所说的“泥潭困境”,企业文化在许多企业里处于尴尬的境地,犹如陷入泥潭里,越使劲则陷得越深。
难道企业文化真的很虚无?真是抓也抓不住,无法操作?
无论理论界对企业文化如何定义,企业文化最终表现为人们在企业里的做事方式,换句话说,只要注重实践,在日常工作中去训练员工,养成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就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就能让企业文化走出“泥潭困境”。
通常公司的价值理念是比较高大的,员工会觉得只要记住这些句子就行了,在具体的岗位上如何体现,往往就没有了下文。比如“我为祖国献石油”,到底怎么做才是公司真正倡导的价值观?广义上说,只要在石油行业,任何一个岗位上的工作,都是这一价值理念的体现,但这显然不是我们想要表达的。面临这一问题,我们系统地梳理中国石油和长庆油田的文化理念,从中找到五个基本元素:标准、学习、创新、团队和人本,并相应地设立了五个专题(或者说是实践这五个基本元素的五个工具),同时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供大家去实践。同时让员工明白,运用这些方法改进工作,就是在实践公司的价值理念。
长庆油田通过这些方法,反复地训练员工,从而养成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这个过程,是为“理念实践”——把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引入基层岗位工作、融入日常管理。
以标准为例。标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很多工作都有对应的标准,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流程等等。企业文化部门通常都不是作业标准的制定者,所以我们就从员工日常的工作入手,首先要求大家按照标准工作。在此基础上,引导员工不断检验标准,努力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充分讨论并经实践检验后形成新的标准,从而使标准得到持续改进,与价值理念更加合拍。在反复的训练中,员工养成了“按照标准工作并不断改进标准”的工作习惯,以此塑造我们的工作文化。
采气一厂第一净化厂从已经推广应用的“六级巡检”这项基础工作入手,采用PDCA循环,动员全体员工广泛参与进来,讨论、修订六级巡检标准,再与现场工作相验证,形成了新的巡检表。员工在使用新标准的过程中,又陆续发现问题并进行了修订。后来,直接把“改进建议”列入巡检表,把“持续改进”固化为制度,让六级巡检制度常用常新。在9个月的时间里,全厂200多名员工共提出了800多项修改建议,真正激发了员工改进标准的工作热情,逐步养成了标准可以改进,而且可以持续改进的观念,“改进标准,规范流程”成为员工自动自发的追求。
理念实践使企业文化具体化、可操作。正如采气六厂企业文化科副科长说的,基层都动起来了,不再觉得企业文化建设虚无缥缈。八年来,理念实践之路在长庆油田也是崎岖难行的,尽管不太容易,我们多多少少让企业文化建设贴近了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贴近了员工工作和生活的实际,实际上也让企业的制度、标准、规范和流程更合乎价值理念的要求。但理念实践也是“一连串的短跑”,需要我们一路坚持下去,才有可能使企业文化开出芬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