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广平作品集《经过与穿越》序:让遥远的文字成为近处的风景01
让遥远的文字成为近处的风景
刘德福(青年作家,知名语文教师)
世界上多的是喧嚣,少的是对话。
世界上多的是沉默,少的是对话。
张家港高级中学的“行知楼”:有两个房间,307,语文组(3),是我的办公室;308,教科处,是姜广平的办公室。我们只是一墙之隔,而他是作家,是领导,我是普通的语文教师。然而对话无处不在。当有一天,姜广平和我一起谈文论文,横侃世界纵论人生的时候,作家成了姜兄,我是他的兄弟。那是2003年11月。
宁波神舟学校校园中间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名之曰“中国文化广场”,因四周屹立了13位中国文化名人。广场的两端有两栋楼,一栋是办公楼,其中二楼有我的一间办公室,我还是语文老师,而姜兄正在对面行政楼上继续做着主任。每天夜里九点半之后,广场两端的窗口黑黢黢一片,只有我们二人窗口的灯还熠熠生辉。我知道,姜兄正在读文学写文学,我正在读文章写文章。读着读着写着写着,我们禁不住拨通了对方的电话,聊了起来,一会儿不过瘾,我便横穿寂寞的“中国文化广场”,来到了姜兄办公室,品茗畅谈,快意人生。这是2004年。
现在,姜兄到了杭州一家教育管理集团供职,我还在宁波做语文教师,只是我的学校又换了,是宁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我们的分别的确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伤痛,沟通依然固执而坚定,网络、短信、电话、有时互访。可每个人的心中都觉得生活有了更大的改变,可能是二年的相聚形成的精神默契吧!这种默契是因为每一天的面对面的交流而日益加深的,现在突然少了一个心心相印的谈友,觉得世界突然少了点什么。
突然有一天,姜兄说他与著名作家的对话要出版了,而且婆家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我顿时兴奋不已;姜兄在从杭州回张家港的车上给我打来电话让我为他的书写一篇序,我又顿时惶恐不已,立即回电说,不行,我不是名人。你找名人吧!可姜兄幽默地回答道:这么些作家个个是名人,我还要再找什么名人?我知道我是没有理由拒绝的。再说,姜兄出书,我也该凑点热闹。为他作序,其实,我还是挺有感觉的。
当然,我当时惶恐的另一层原因是因为出版社太出色了。这是一家很了不得的出版社。稍通一点人文的人,都知道她在出版界的份量。她离我们这些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实在太遥远了。姜兄的大作在这样的出版社出版,我想,无论是他还是我,都是非常欣喜的。姜兄是一个供职于中学的青年作家、评论家,他将这些对话作品看成是自己的儿子。当他让我为我的这些侄儿缝制一顶漂亮的帽子的时候,我还是惶恐了。我虽然是一个铁杆的文学迷,但是,入迷还不等于入道。我虽然多次看到姜兄在办公桌前,用电话和遥远的我心仪的著名作家交谈,姜兄那渊博的学识,谈笑风生的神态,至今历历在目。但是,我坦言,对于我的这些亲爱的侄儿,我看到了他们的出生,看到了他们像小树一样站在《花城》和《莽原》等杂志中,又成长成一本评论集中的参天大树。我的喜爱和疼爱多于意义上的理解,有时候,我只能远远地望他们,静静地看他们,仅此而已。
文学之于我是另一种家园。从小开始,文学给我带来的乐趣是最大的,文学的魅力胜过世界上的一切。美妙的文字是我心灵的符咒,不管世界多么冷酷纷扰,只要打开一本书,我就为自己穿上了一袭华美的衣裳,我成了故事中的王子公主,受苦受难的英雄。现实的逼仄在文学的温情中渐渐扩展开来,我的心中能种花种草,能长树建楼。世态炎凉,文学温暖;人生艰涩,文学顺达。因为爱上文学,所以爱上这个世界。
选择做语文教师,是因为心中有一个文学和文字的梦想。整天教文学和文章,我的生活和文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我的文学生活还仅限于阅读,工作之余的消遣。我心疼地看到,我心中文学的田地越来越小了,心灵里语言的温馨之风越来越少了,而我的课堂日渐干瘪!
这时候,我慕姜兄的大名来到了张家港,那个洁净而精巧的小城,和一个沉浸在文学文章文字中的性情中人在一起,我像一只蝴蝶在诗意中飞翔。用姜兄的话说,“你是一个蕴涵能量的炸弹,需要一个机会引爆。”确切地说,蝴蝶的美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在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之前,它必然经过怎样艰难痛苦的蜕变。姜兄是我第二次蜕变的帮助者。第一次蜕变来自于大学二年级。那是一个穷困令人忧伤而书籍让我激奋的时代,本书中的大部分作家都曾经在那个时代成为我心中的智者,他们笔下富有神性的文字都曾经成为我冬日的炭火,夏日的绿荫。现在,因为姜兄的一条电话线,我又听到了他们的声音,体味到电话线体味到了电话另一端那个我喜爱的人的生命情感。回读他们的作品,就像约会一个个老朋友。现在,我在翻阅期刊中,更加注意这些作家的作品,有时候,哪怕看到某位作家的一个小篇什,也要流连再三,好像这位作家朋友正在文章的后面对着我微笑或沉思。大学时因为文学的呵护,生于清苦农家的我找到了生命的尊严,有了“身无分文,心怀天下”的志气和豪气,我的精神之柱开始耸立。工作了几年之后,小县城的世俗和无奈,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一度使我失去了追求文学的雅兴。庆幸,和姜兄的相聚,让我走进了我的第二个文学春天。
世界上的确有很多人是不阅读的,而读纯文学作品的人就更少了,中学语文教师虽然在每天都在给学生讲述文学和文化的意味和意境,然而,他们阅读文学心仪文学的人也是很少的。如姜兄广平这样勤于笔耕勤于阅读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了。在教育漂泊过程中,我走过了很多学校,只有姜兄的阅读、写作的姿势和高度才吸引了我饥渴的目光。我的确是在张家港高级中学的那间办公室里,才真正走进了阅读和写作的。这和广平兄的指导和影响是分不开的。所以,不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姜兄都是我的老师。每次回味与姜兄论文艺谈写作的场景,都有一种身有双翼的感觉。在我走进这片迷人的文字海洋之后,我才发现,生命中真正的黑夜,不是我们正在遭受不幸,而是没有阅读,或者说,没有阅读那些神性的文字。那些神性的文字,在我的头脑心灵里矗立起了一座座丰碑。我的快乐就是抚摸这些丰碑,我的生命高度就是攀爬这些丰碑。创造这些神性文字的人,是我由衷喜爱由衷崇拜的人。因为他们占有了我的想象。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