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片古瓷片引发的思考
2023-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伯乐马
今日又捡到明代八义窑古窑址上的古瓷片,碗底部有旋纹装饰为白地黑花,应该是在红绿才出现之前的装饰形式,大约是宋代时期,北方山西地区民窑期的典型特征。
旋文装饰规整中有变化,线条粗细,若有变化,应是在转盘上的玄纹装饰一笔而成, 碗底部有四个支钉,正在玄文线上,底部为高足比较粗糙,施釉几乎到底,底部亦有支钉残落迹象,支钉也比较粗制滥造,显示出胎体较为粗黑,右侧后部为黑色,浅部为褐色,显然是北方的特色。全组底部无釉。
临近碗地稍小一些,底部支钉带动碗底一小部分一起粘在碗的接近底的部分,显然是在满窑时不小心碰坏,然后开窑时便出现了这般景象,可见,当时烧造技术尚在摸索中,满窑之人应该是个新手。大约是个学徒工吧,釉的流动性较强,釉流到底部圈足处,形成不规则的黑色光带,从图片来看,底部较厚,向上变薄,是当时修坯技术的体现。
一般有三个或四个支钉构成,然后放在匣钵中叠烧,医治有大量的形制,粗糙的狭波遗留后世,后世子孙用它来砌墙或做厕所,甚至还是有光隐现,到现在依然是个有装饰意味的风景。
但完整的下坡也越来越少,捡到一块有着玄纹的,较为粗率的匣钵。还捡到一块有着窑汗的窑砖,上面有着气孔,应该是当时的耐火砖。从上面布满的有滴感受到窑炉的温度,和窑炉的贡献使用时间较为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