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
逻辑之美
两年前,因为想系统地学习逻辑相关的东西,所以借阅了《逻辑学》。书中为了说明逻辑学的强大,列举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例子。书中说可以利用逻辑学来证明上帝不是万能的,证明过程。问:上帝能造出一块他自己也举不动的石头吗?
如果答案是能,那么说明上帝也有举不起来的石头;如果答案是不能,那么说明上帝不能造出一块特别的石头。由此说明,上帝并不是万能的。
我为这个问题拍案叫绝,为这种智慧之美而倾倒。
一年前,在点评其他战友文章的时候,我听闻了《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一书,去图书馆读完了整本书之后,我的世界观被颠覆了很多。
这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唯心主义世界观相关的书(有趣的是,里边讲了好多量子理论),也是我第一次用一本书的内容去了解唯心主义,然后我觉得,每个人真应该好好了解一下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为了方便理解,我先大致讲一下《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讲了什么。
书的大概意思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无所不能的神,但是呢,无所不能之后未免太无趣了,所以我们把自己封印住了,又用超能力给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来玩,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这关系有点像导演与电影角色。原本我们是那个无所不能的导演,然后我们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虚假的电影世界,把自己变为一个受限制的主角,让这个主角在世界里进行一场“人生游戏”
为了让游戏更加,为了让角色忘记自己“无所不能”这件事,那个万能的导演必须让这个世界看起来非常真实才行。就像好莱坞大片里要给电影加特效和设定一样,万能的导演也给我们这个世界加上了各种“特效”:撞了墙你会觉得疼(整个世界都是虚假的,墙自然是不存在的,但是),吃到美味你会觉得好吃(食物也并不存在)。
最重要的是,钱也是不存在的。同样为了让钱的存在显得真实,万能的我们给那个受限的同时也是活在世上的我们加了种种“特效”来强化钱的存在:没有钱你会买不到很多东西,没有钱你会付不起房租,没有钱你会被看不起……
这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境,一生为钱所困。《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一书给出了解决办法:你要慢慢解除自己的限制,恢复成那个无所不能的自己。为了说明这种无所不能,作者举了一个例子,当你相信你真的是无所不能的时候,你想要钱,钱就会到你身边,可能是以一个比较匪夷所思的形式,比如某天你的二大爷给了你十个亿。
唯物与唯心
解除限制的具体方法大家可以读原书,不在本文章的讨论范围。但是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是不是真的是神呢?怎么证明那本书的观点是错的?
最终就回到了卡尔·波普尔说的“证伪主义”,从无所不能的角度,这件事是没法证伪的。无所不能这个词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无所不能,这就像那句话:你以为有钱像你想象的那样快乐吗?错,有钱人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
就比如我们用逻辑学证明了“上帝不是万能的”,但大家仔细回想一下(或者翻到文章开头查看)证明过程,这个证明成立的前提条件是“矛盾律”,简单说就是同一个东西不能同时又真又假,比如你不能同时说这个天鹅是纯白色的,它还是纯黑色的。但是如果真的存在无所不能的神,那祂为何不能让天鹅既是纯黑又是纯白,祂说了一句话,为何不能既对又错。祂完全可以不遵循矛盾律的。
受限制
我们活着,受到了太多限制:被矛盾律限制,被钱限制,以及最最重要的的:被自己的思维习惯限制,而且思维习惯的限制往往是不知不觉的。
打个比方,就因为记忆力受限,所以我们会人为地把人分成山东人、东北人、河南人……并且给不同地域的人贴上统一的标签,只有慢慢更加了解一个人之后,才会逐渐撕去他的标签,如果我们真的无所不能,知道全国十几亿人的名字、喜好、性格特点、全部经历,那认识这个人的时候,还用得着去分地域吗?
工人、公务员、程序员等职业分类大致也是如此,甚至说,几乎所有分类都是为了方便记忆和推论的,就比如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