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

摆脱强迫性重复(742)

2021-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A南星学生教育中心林老师

1,强迫性重复

心理学名上面有一个名字叫做强迫性重复,就是说一个人童年时候受过的创伤或者是心理困境,当他成年之后,他会强迫性的重复这种曾经碰到的创伤或者伤痛。

打个比方说,《原生家庭》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故事,说父母是酗酒,然后打自己的子女,结果这个子女长大后经常会找一个酗酒的老公,并且最终被这个老公再次的伤害。

有个咨询师曾经一个案例报给我,说一个来访者报告说自己总是会被自己的老公家暴,数任老公都是如此,后来人家就给他介绍了一个超级好人,永远彬彬有礼的、不会对女生动手的老公,但是结果,婚后半年,这个老这个老公再次对这个女生动手。

大多数人都惊呆了,这个模范老公居然会对自己老婆的家暴,后来在了解这个事情的时候,发现当时动手的场面是这样子的,就是这个女生一次为了一件小事情逼问这个老公,说你一定会打我的,对不对?

老公刚开始没有反应,但是这个女生一直冲重复着对老公说这句话,最后老公说,他最后好像是受了太多的催眠,在这句话的影响下,忍不住就打了这个老婆。

这是一种典型的强迫,强迫性的重复,而且是通过她的潜意识,有个观念就是老公都会打老婆。而自己的老公就是在这样的催眠之下失去了理智。她不停地催眠自己的男人,终于成功把他变成一个家暴的男人。

这个女人的心理已经认定了,原生家庭中男人打女人是一个天经地义的存在,所以她对不愿意配合自己的这种投射性认同的老公是有愤怒的,并且她会用各种方式激怒自己老公,最终成功的让老公对自己动手。

通过这样的事实,再次证明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套模式是正确的。在这个过程中她尽管痛苦,可是她证明了自己对原生家庭的死忠,忠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尽管,是以一种最愚昧的方式。

我个人也有这种强迫性错误的体现,就是每当我被别人批评的时候,总会觉得自己羞愧的无地自容,并且会猛烈的抨击自己,为什么?

因为在我的原生家庭里面,批评和指责是一种家常便饭,我不被允许犯任何细小的错误,一旦犯错,比如说即便是在外面受伤了,回来也会被臭骂一顿,为什么?

因为为生活疲于奔命的父母已经没有余力照顾我,为了怕麻烦怕花钱,所以不允许孩子犯错,不允许孩子出任何的差错,是父母的选择。

2,摆脱重复

我现在观察到的还有一种最典型的强迫性重复,就是父母拼命的要求自己的孩子,要做到十分的优秀。并且美其名曰说,我这都是为了孩子好,我不能让孩子太容易骄傲,即便孩子考了98分考了全校第1名。父母依然会要求他,找出错误在什么地方。所以这个孩子的内在会住下一个苛刻的父母,他永远不可能得到轻松而快乐。

因为每当他做的不是第1名,做得不够完美的时候,他内在的父母就会出来批评和指责他。而且,我觉得这是一种当下最为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什么?

不要输在起跑线下这样的焦虑症,或者说不要被这个时代抛弃的焦虑症下的一个非常典型的副产品,我很害怕这样的强迫性重复,会给许多的孩子身上留下不幸福的标志。

而且孩子在成年之后,想要识破这种强迫性的重复非常困难,因为这些印记会如同内部的基因一样,写在了你的大脑里面,你很难去判断自己是在有意识的重复童年的那种印象。

如何斩断这种原生家庭给予自己身上的这些负面的影响,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假如这个问题没有处理好的话,那么,每个人都会带着沉重的脚镣在行走,并且自己一点都不自知。

有一个小故事,一个老和尚背着一个不会游泳的女生过了河,然后他的徒弟问他,问师傅说,师傅你不是说男女授受不亲,为什么你要背着她过河?

最后师傅对他说,我已经放下了,为什么你还放不下呢?

对于这些重复原生家庭强迫性重复的孩子来说,要放下其实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比如说我,我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总结思考反思,并且不断的学习,才终于认识到原来我一直在重复着原生家庭对我的pua,最后才逐步的走出这个pua的。

可以说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我们要面对的是童年时候最弱小的自己和最权威的父母,他们曾经在我们的心里是强大光辉正确的形象,所以我们一股脑的把他们接纳了下来。

因为我们需要从他们身上得到爱和食物,以及,一些不健康的被对待的方式,并且,视之为理所当然。

举我自己的例子来说,我在推翻我对父母的这个不美好的形象的时候,就感到了幻灭并且感到了痛苦,很多时候我们为了避免这种痛苦我们会逃避,可是越是逃避,我们就越无法走出强迫性重复的。

所以,我把自己是否能够从原生家庭里面走出来,获得自己空独立空间的人,或者说获得自己的权力感的人,才是真正的智者。所以我们有一句话叫做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其实这句话说出了一个很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用心理学的观点,就是你不要重复自己人生家庭的方式,而是要觉知它,并且努力的改变它。

3,升华和转化

曾奇峰老师说,解决这种创伤的办法有几种防御机制,比如说升华,像我写文章。再比如说,有的人会用幽默的方式,曾经受过的苦难用幽默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甚至用悲壮的方式。

比如说诗人杜甫,他的一辈子颠沛流离,简直是血泪传承,可是他终于成为了最著名的诗圣,他写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豪迈悲壮的诗词,流传千古的名句。

在这样的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转换的力量。我想是第1步的,当一个人有了自己转化的力量之后,那么他摆脱强迫性重复也就离他不远了。

最后我想讲一个王阳明的故事,王阳明在被贬到贵州农场之后才痛定思痛,并且在农场里面悟道,他明白心外无物,也就是一切都是发自自己的内心。

只有把自己潜意识受到的那些伤害,或者说原生家庭的伤痛,或者是全部性重复都去除掉的时候,一个人才可能做回真正的自己,夺回属于自己的权利空间。

我是南星教育林老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742篇

2021年3月4月4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