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商学院-第二季(第35天)-产品杠杆能让你进500强

2021-01-08  本文已影响0人  爱读书的阿楠

1.麦肯锡不是世界500强,而埃森哲是,到底有哪些原因呢?

我个人认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麦肯锡用的是“团队杠杆”,而埃森哲用的是“产品杠杆”。

什么叫“产品杠杆”?

为什么在世界500强里,做产品的公司,要远远多于做服务的公司?因为只有尽量脱离对人类时间的依赖,公司才有可能具有不受限制的发展空间。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麦肯锡不是世界500强,而埃森哲是?麦肯锡本质上,是把自己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变成了“服务”,用团队交付;而埃森哲,是把自己对企业管理的理解,变成了软件,用“产品”交付。也许名气不如麦肯锡,但埃森哲在复制做大的空间上,具有更大的优势。

案例感悟一:

比如,互联网创业者姬十三做过一个产品叫“在行”,让有需要的人,可以和专业人士,在APP里对接,然后付费在线下见面。在行,做得不错。但是他出售的依然是“服务”,整个平台的专业人士,本质上都是它的“团队杠杆”。

后来,姬十三做了个新产品,叫做“分答”。让有需要的人付费,向专业人士在线提一个问题。回答后,提问者可以把这个答案,分享出去,“偷听”答案者要付1元钱,提问者,回答者各分一半。这个小小的设计,其实非常了得。因为,“偷听”的逻辑,本质上是把这个专家的回答“产品化”了,偷听产生的额外收入,并不占据回答者额外的时间。在行使用的是团队杠杆,而分答使用的是产品杠杆。

案例感悟二:

我过去在线下给企业家讲课。虽然收费不菲,但对我的时间占用是非常刚性并且不可复制的。给这家企业分享的时候,就不能给那家企业分享。《5分钟商学院》呢?它是把我的知识,从服务变为了“产品”。每增加一位学员,我花费的时间,并不会增加一倍。《5分钟商学院》本质上是使用了“产品杠杆”,所以在复制做大的空间上,具有更大优势。

有的人一生都在用时间提供服务,有的人一生都在从时间里提取产品。你喜欢麦肯锡式的人生,还是埃森哲式的人生呢?

案例感悟三:

互联网这个什么都能快速传播和复制的时代,在不加盟的情况下,也只有做服务能够有自己的特色来发展实体线下了。服务是多样化的,所以每个特色服务都可以有自己生存空间,因为都花了时间成本。 但是,为什么网红店不能一直持久?因为最终要赚钱就要多开点,做成规模化,轻松赚钱。在没能提取总结自己的能力核心的时候急于扩展,甚至很多人最快速的赚钱就是收加盟费。但是,很多火爆的店,一经加盟基本就变样了,证明复制优秀服务这个产品没做好。 像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海底捞等等,这些最著名的连锁企业,不是你有钱你想加盟就可以加盟的。他们要求,要么只有直营,要么就是在里面工作到管理层的时候,你有一个很好的选址,公司与你合伙经营。其核心是对自己的培训和服务产品化,然后保证管理者能够完全理解与掌握公司的理念与方法,而不是多一个有钱的老板雇一个管理人员这样的模式。虽然几乎不能加盟,但是只要能保证他们产品内核成为一直可高质量复制的杆杠,一样保证了自己在行业龙头的影响地位。 我们从一个卖产品➕维护的行业,慢慢转换为前期补贴,以服务为核心赚取后续利润的行业,但是最终这个时代是可复制的模式才能走得更远,就是要以服务产品化。服务不是靠嘴说,是靠总结提取出来差异化的服务再产品化,我们做成了大家放在嘴边的用卡指南养卡方法纸质化,送给客户的同时,可以趁机联络关系,给客户一个选择我们的明确的区别。我亲自来总结这几年的案例分析总结出来,作为行业宝典,给个渠道行之有效的应对方法,别人可以复制文字,但是更多的精萃我做到了这个行业混乱之下别的公司提供不到的分享模式。

案例感悟四:

我去过一个按摩店,老师傅手法很好,但是他总是把心血放在编写一本教材上,我很是不解。 后来老师傅的按摩课堂开课了,拿着教材就能给学员上课,以后都不用辛辛苦苦的去按摩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