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宝典青芒杯征文|前行中的回眸
参赛编号:2002
作者:星河先生
1孝顺的女孩
嘉欣是一个幼年丧母的女孩子,现在高中就读。她从小生活在一个穷苦的环境中,家住二十多平方米的小楼,大厅里的家具因在岁月中沉浸得太久而覆上了层薄薄的黄纱,只有嘉欣房间里的家具比较崭新。家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她的父亲,他靠着搬砖等出卖体力的活儿来赚钱,渴望着用体力换取女儿的幸福,①假如世上真有用灵魂来换取幸福的交易,他会成为交易最频繁的顾客。
嘉欣在这种父爱的陶冶下不知不觉形成了对父亲的亏欠感,无论做什么事都以减轻父亲的压力为目的,正如②坚信人生来就为赎罪的基督徒,始终为减轻莫须有的原罪而过活。基于这个观念,嘉欣在学习之余还会找各种各样的工作去为家庭提供格外的收入,无论工作的性质是好还是坏,在她眼中,只要能为她提供金钱,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在歌德的《浮士德》中浮士德以自身灵魂为代价换取人生的开始,开启幸福的人生。
②在基督教的教义里,人生来有罪,人在现世应受难受苦,安于清贫来赎罪。
2初识
但是那一天,嘉欣的人生出现了转折点……
那一天像往常一样,嘉欣和大伙儿在教室里埋头刷题,这时教室的门“咔”的一声被拉开了,空气中的死寂被打破,同学们的头纷纷抬起,仿佛平静的湖面上泛起的涟漪。只见班主任背后跟着一位动作轻浮的男生,身高中等,一头凌乱的头发仿佛暗示着其生活的糜烂,半眯的眼睛略过一个个审视着他的女生,仿佛野豹在搜寻着猎物,被他扫过的女生头纷纷低下头露出被眼神骚扰的厌恶。但嘉欣却不然,依然平静地盯着那个男生,①仿佛她在欣赏着蒙娜丽莎的微笑,即使自己被盯着也觉得自然。那位男生心里一颤,仿佛被这异乎常人的表现所震撼,连忙把目光落到墙角,好让跃动的心稍作休息。
“同学们,这是我们班新来的同学,他将与你们在这个班集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希望你们能多多照顾这位同学,下面有请这位同学来进行自我介绍。”班主任话音刚落,我们就把脑袋转向了那个吊儿郎当的男生。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俊凯,正如你们所见,我天生是个乐天派,喜欢逍遥自在,希望我这种乐天知命的精神能够感染到大家……”当俊凯说到这时,嘉欣的同桌小林凑到嘉欣的耳旁刻薄地低语:“要是所有人都被他感染到了,我相信所有人都会变成吸食鸦片烟的瘾君子,我们班会变成充满腐朽气息的烟馆。”
嘉欣水汪汪的眼睛还是停留在他脸上,说道:“哦~,你说得没错,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仿佛她自己只是河流里的一滴水,最终只能汇入大海,不得自选道路。
俊凯讲完了,到了班主任安排座位的时间,“嗯,第一列最后刚好有一个空的座位,你先到那里坐着吧,每个月我们会调一次座位,月底我会根据你这个月的表现来调位置。”于是,俊凯笑嘻嘻地走到了指定的座位,那个座位刚好在嘉欣后面。小林面如土色,仿佛自己身处氤氲恶臭的粪坑,一脸嫌弃。只有嘉欣的脸上露出不能轻易觉察到的笑容。
①据说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看《蒙娜丽莎的微笑》都会发现画像中的人无时无刻都在看着你。在这里形容嘉欣发现俊凯时淡定的表现,就好像俊凯看着自己的理所当然,不以为奇。
3不悦
晚自习后,小林把作业本扔给了嘉欣,“嘉欣,我今天的作业还剩很多,只能怪手机上的小说太好看了,害我不能专心学习,要麻烦你帮我完成咯。”嘉欣看着自己作业本上大片的空白,漫不经心地回应:“好吧!”小林眉开眼笑,“爱你!”,随后小林背着书包愉快地离开了教室。嘉欣皱着眉头默默地看着作业本,随后如同在①斯芬克斯的谜语下逃过一劫的俄狄浦斯,长叹了一口气。
“说吧,为什么要帮她写?”嘉欣愣了愣,把头转向后面,迎面而来的是俊凯质疑的目光。
“我只是帮助同学而已”嘉欣对这种可能会把话题转移到她工作内容的质疑感到不悦。
“哦~这个借口倒可以很好地掩饰你真实的想法。”俊凯笑眯眯地盯着嘉欣,仿佛他的眼光可以看透她的内衣,让人感到不适。
“那你倒说说看我掩饰外壳下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嘉欣略带愠怒地反问道。
“在街上捡到钱的人在众目睽睽之下只能用旁人能听到的音量表明自己会归还失主再把钱塞进自己的口袋来掩藏私吞的目的;被老师发现玩手机的孩子总会快速打开背单词的APP来掩饰自己玩游戏的行为。哦~,至于你的真实目的我倒是猜不出来,但观察久了总会有所发现的,我有的是时间。”
嘉欣听到后,感觉自己无论从哪一方面思考都觉得受到了冒犯,想方设法说服自己不对他感到厌恶又毫无根据,只能被迫承认他言语的粗暴。嘉欣把头转了回去,“我有点不舒服,我想回家了!再见!”她走了,目视前方,仿佛在她前面的俊凯空若无物。
①在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解开了斯芬克斯的谜语,死里逃生。这里是形容的是嘉欣因自己作业未完成还要帮别人完成的无奈,但因受人钱财就要替人办事,理所当然,只能通过叹气抒发憋在心里的苦闷。
4东窗事发
第二天早上,老师手里拿着两本作业本,脸上挂着一朵黑压压的乌云,眼光扫视怯生生的同学,目光所及之处仿佛会被灼烧。最终老师把目光停留在了小林和嘉欣身上,“嘉欣,小林,你们俩给我出来!”班上同学内在的①看客精神被激发,全部都对着她俩行注目礼,等到她们都出去了,才把注意力转移。
过了一会儿,她俩垂头丧气地回来了,嘉欣面露愧疚,“对不起小林,都是我抄的时候心不在焉,把答案原封不动地搬了上去才被老师发现的。”
小林不甘的神情中镶嵌着两颗充满怨恨的眼珠,此时的她仿佛是一个炸药桶,随便一句话都会把她点燃爆炸,但她强行把嘴咧开,装作微笑:“没事,就这一次而已,以后我大不了让另一个人帮我。”
嘉欣听了后用力挽住小林的手:“不不,没了这份薪水我老爸怎么办,求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小林僵硬的笑容渐渐收敛,低语“行了行了,没看到班上的同学都在看着吗?难道还嫌不够丢人吗?”嘉欣看着班里的同学对自己指指点点,个个交头接耳,紧握的手如解冻了的②绿舌头,软了下来。
①看客精神:来源于鲁迅的《呐喊》,指旁观者的麻木。
②绿舌头:一种冰棍,当解冻后会像舌头一般变软下垂。
5破冰
一直到放学,她们俩一句话都没说,仿佛公交车上同坐的陌生人。等到小林要走的时候,嘉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要打破这块挡在两人中间的玻璃,“你今天的作业做完了吗?”嘉欣弱弱地问道。小林不屑地回答:“不了不了,试问一个连复制粘贴的基本技巧都会犯错的员工有哪位老板还会给第二次机会呢?还是这位老板心善如耶稣,能容忍世上一切背负着原罪的世人,让其在现世中受苦受难来赎罪。不过真抱歉,我不是上帝,没有这样大得足以撑船的肚量。所以你这个月的薪水只算到这天为止,明天我给你,至于未完成的作业我会找另一个品行兼优的人来帮我。”
此时正在埋头写作业的俊凯尖刻地插口:“那我还真希望你找的每一个人都能像①葛朗台对金钱那样对你开的价钱斤斤计较,以便耗光你那仅有的狂妄资本,让你如同掉了牙齿和爪子的老虎,告别张牙舞爪的姿态。”
小林一脸厌恶地盯着他:“你说的话就如同你乱糟糟的头发一样恶心!”说罢她满脸通红地离开了教室。
俊凯看着嘉欣那黑沉沉的脸,安慰道:“伤心什么,不就是一个死要面子的②江东霸王吗?值得?”嘉欣低语:“但是我跟她那么要好,为什么要这样对我,她也知道我需要这份工作……”俊凯听道这大概猜到她家里的情况,再与小林的态度联系,综合起来仿佛给正在发生化合作用的材料添加催化剂,激起了他内心的侠义感。看着处于困境中的嘉欣,他不自觉地产生锄强扶弱的冲动,“那么我问你,无论你的朋友犯了什么错,你会用小林对你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朋友吗?”嘉欣抬起头:“当然不会,假如这样我都会厌恶自己。”
俊凯接道:“那不就一目了然了吗?她根本没有把你当朋友,真正的友谊不会像敏感的青苔,只需一丁点污染就会使其枯萎。你们之间的关系仅仅是不平等的雇工关系,但鉴于这种利益关系不能表现的太明显……”
嘉欣打断道:“为什么不能表现得太明显?”
俊凯捂了捂脸:“晕!人是一种虚荣的动物,任何人都不希望被他人当作是只顾利益的俗人,他们也希望得到友谊,不管得到的友谊是真是假,至少表面上能被旁人视作是重情重义的人。再者,她也希望通过这种重情重义的表现来提高她在旁人心中的印象来拉拢人心。更重要的是她可以通过友好的假象来增大获得你友谊的机会,如果你抱有同样的想法,她获得的是假的友谊,那么你们之间就只有利益关系,谁也不亏;可根据现实,她得到的是你的真心相待,好吧,意思就是她赚大了,获得了你这样一个发电机为她的需要提供能量,需知友谊一旦产生,你就是一个为了维护友谊而不顾一切的存在,生怕失去“友谊”,在维护友谊的过程中你会不断妥协降低身价,这样她的利益就会获得最大化。”
嘉欣呆住了,俊凯在她眼前挥了挥手,她赶紧拨开,“虽然好像好黑暗,但是又无法反驳,但好像说得太露骨了,甚至过于残忍。”
俊凯有手指敲了敲她的脑袋,“哎呀,不抽丝剥茧你怎么能知道人的表面包了几层皮啊,别再把她当朋友啦!”
嘉欣摸了摸头上被敲过的地方,竟舍不得放下手,她调皮地问道:“那么你跟我说这些用意何在,又潜藏着怎样的利益关系呢?”
俊凯凝视着她的眼睛:“有些时候不能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但有些事就只有表面,仅此而已,不需要刨根问底。”两人相视而笑,嘉欣不知道怎么了,觉得和他在一起的感觉很好,仿佛他能看穿一切,有了他在身边就如同随身带着照妖镜,让虚伪无所遁形,让自己不会受到蒙蔽。
①葛朗台:巴尔扎克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是一个极具财富但吝啬不堪,对金钱斤斤计较的守财奴。
②江东霸王:指项羽,一个沽名钓誉的将军。这里借此讽刺把面子摆在第一位的人。
6①遇见维吉尔
等嘉欣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好不容易得到的喜悦在时间的冲刷下渐渐流逝,离开在一旁的悲痛又再一次漫上心头,家庭的开支困难,“友谊”的缺失与俊凯认识的喜悦交织着,既苦涩又甜蜜。
次日,满怀心事的嘉欣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正思索着如何向小林请求原谅,不过她已不再从挽回友谊的角度出发,只是为了那份供家庭开支的工作。正当嘉欣把书包里的书本塞进抽屉里的时候,她明显感觉到本应空无一物的抽屉一角,被塞了一封信封。她转过身看着一脸无所谓的俊凯,拆开了信封,里面是一封信跟若干的人民币,信中内容:
嘉欣
您好!您已经被俊凯强制录用,月薪500元,职位是俊凯的学习小助手,请每天课间准时上班5分钟来解答弱智生俊凯的问题。这封信不是征求您的意见,只是通知而已,务必准时上班。
——俊凯
看到这嘉欣觉得压在肩膀上的担子变轻了,获得从未有过的舒适感,满足之余她生怕自己忘了感谢而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连忙转过头,但她看着俊凯一脸坏笑不知怎的感谢的念头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嬉笑与打骂。
就这样,嘉欣与俊凯的距离如同两块异性相吸的磁铁,日渐亲密,他们互相交换思想,进行观点的碰撞,擦出智慧的火花,他们讨论的范围小到路边行人一举一动,大到世界的本源。或许是思想境界的提高,使得嘉欣在学习上事半功倍,在班级里的成绩渐渐提高,屡次被提名为奖学金的获得者。
①在但丁的《神曲》中,维吉尔是帮助但丁穿过黑森林的领路人。这里形容失去“工作”的嘉欣找到了援助者。
7淡化一切的时间
但时间仿佛一位永不驻足的旅客,从来都不懂得歇息为何物。嘉欣和俊凯因挑选了不同的大学而分隔两地,他们俩在分隔的初期还尝试借助微信来维系彼此的联系,但慢慢地,他们又认识了新的朋友,各自把联系的时间一点一点地切割给新的朋友,直到留给彼此的时间遁入虚空。
八年后,嘉欣凭借着自己敏锐地洞察能力当上了人力资源面试官,家里的负担减轻了不少,嘉欣的父亲告别了没日没夜的劳动,有空还会到老朋友家去唠嗑。
一天,一个在办公室里的应聘者面带微笑地站起来,“很感谢您给我这个职位,但我心里有一个可能有点冒昧的问题,介意我问一下吗?”嘉欣始终保持着让周围人都感到温馨的笑容,“问吧?”
应聘者微微低了低头好让自己显得谦虚不高傲,“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我刚刚听了您对我的评价,完全符合我的实际情况,您甚至还道出了我一些潜在的品质,使我茅塞顿开。我很想知道这种能力是怎样练成的?”这句话仿佛是如一条钓竿,把深埋河底的记忆拉出水面,两人在校园凉亭驳辩,在林间小道上嬉戏打骂的场景如地壳内灼热的岩浆喷涌而出,展现在嘉欣的眼前。
嘉欣缓了缓,仍然保持着那和蔼的微笑,“只是跟一个吊儿郎当的同学学的。”应聘者听了后沉默了一会儿以酝酿语言,“一个吊儿郎当的朋友都有那么强的洞察力,可见你朋友的综合素质是真的高啊!”嘉欣听了以后心里不知怎的,有种遗憾的感觉,仿佛①浮士德坐在木椅上后悔虚度的光阴,渴望着给予他重新开始人生机会的魔鬼出现。
①歌德的作品《浮士德》中年老的浮士德在后悔自己一生都困在书斋中,使自己与大自然脱离,希望能返老还童,感受不同的人生。这里比喻嘉欣对于能重新联系俊凯的迫切心理。
8希望
等门关上后她把自己的“面具”卸了下来,用手揉了揉僵硬的面部肌肉。嘉欣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点开了微信,看着最后一次那条在五年前的聊天记录,她挣扎了许久才发出了“在吗?”两个字,之后两眼一直盯着屏幕,心中对于他可能的回复冒出了几十种猜测,脑海里想象着两人因此能再次相遇的场面,又冒出了以最后发出的这条微信作为感情破裂确认的可怕想法。过了一会儿,屏幕最后一栏仍然只映着“在吗?”,或许他外出时把手机落在家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