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五周年快乐
2023年10月16日上午,正在叔叔家忙着干活,在休息的间隙里翻看手机时,突然间看到了简书的推送:五周年快乐!
简单的几个字,就是简单的快乐!快乐在嘴角涌起,也很快消失在阳光下。文字给我的快乐,总是简简单单,来得清新,想起愉快,就算是不见了也会有淡淡的追忆。
以前,在一些重大的时间节点里,我总会用文字记录下各种数据,因为每一组数据里,都藏着我的幸福与心酸,也藏着我的成果与炫耀的资本。而在五周年到达之际,这种感觉竟然都消失了。但是这一天的时间里,手在不停地干活,大脑却偶尔在五周年纪念文章上转悠着。写点什么,怎么写,这一天中已经有了间断性的思考。
上午倒玉米,整理大葱,回到家里休息时已经过了中午。如果放在从前,再忙也会有一篇文字留下来的。可是在午休的时光里,我淡定地吃着白萝卜粉条汤,告诉自己好好休息,下午还有活干呢!于是乎中午的睡眠,简直不要太好了。人睡不着觉,有时候是因为思考太多,身体不太累的缘故。如果身体累了,神经不跟着捣乱,哪有睡不着的道理啊!
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下午三点半,继续吃着粉条萝卜汤,外加五个同时煮的饺子,一顿晚餐也就算结束了。我的生活就是这样简单,哪个季节有哪样的食材,就多吃几顿的状态,身体适应,心理适应,就是优质的生活。
婶子发来信息,在我家附近不远的地方王家村,今天下午的花生地已经开放了,但是下午有活要干,就不能放弃这边的活去捡花生,想想笑了。花生不捡也够用了,但是这种招招手的呼唤是带有诱惑性的,我知道我往往经不住这样的诱惑,因为这注定是最后一场,去或者不去在一念之间。于是在干完活回来之前,和叔叔打了声招呼,把捡花生的小耙子拎在手中,目的已经很明确了。叔叔要明天早晨送我去花生地,没有谦让,去就去呗!这就是一种随缘的行动,一切刚刚好时,就去做了。也可以讲,在你看到这篇文章时,我一定在花生地干活呢!顺便总结一下经验,像这种开放过后的花生地,可能捡到的数量少一点,但是花生的整体质量非常好,不知道为什么,花生地表面存在的花生,往往是大个的,难道人们的眼睛里,看不到这些大个的存在吗?而在机器收割过后,第一批人工捡拾的地面里,数量可能多一些,但花生的个头竟然会小。两块地的花生米皮,竟然颜色有深浅之分呢,这就是我在扒花生的过程中发现的有趣的事情。原因在哪里,大抵是花生品种的问题吧!花生的快乐暂略过,咱说说写作吧!
在简书写作五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2000多万文字储存,几十部作品上架或纸刊发表,我想作为作者的我,还是成熟了一些。但是我也知道,我与其他作者相比较而言,还是少了一些欲望的追求。假如我有更高的欲望追求,或许我在网络的世界里,已经忘掉了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呢!
好在我是清醒的,这是一个长篇小说家必须具备的素质。素质是有了,你想要的生活也一定会拥有的。我现在的生活状态,就是我最喜欢的状态,也是我一直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状态。就这样吧,我就是这么对自己说的。
在写作第一年2019年,我用“势如破竹”来形容我自己,因为有那股劲儿,所以迈出了沉稳的第一步。
在写作第二年2020年,全国人民共同经历了共同的时期,我用“闭关写作,渐入佳境”来完成了作品的数量堆积。这是在用阅历写作的阶段,从前看不见的所有的素材资料,原来都在这里等着,写就是了。
在写作第三年2021年,那个共同的时期依旧在,我用“一场浩劫”来形容我的人生,总有看得见看不见的劫难,这一年中从各个方面向我扑来。我左挡右挡,我左伤右伤,这一年的现实生活及作品可以用“悲哀逆流成河”展现。写写停停,但终究是写的时候多,如果我有了强迫症,一定是在这一年落下的毛病。但是这一年,在经历时我就知道一定会走远的,转过头来看时,它真的已经走远了。人的内心渡过劫难之后,一定会有一个醒悟的过程,我醒了。进入文字世界之后,我的欲望本来就比其他人要低一些,在经历一些大事件之后,我的欲望就更低了。
在写作的第四年2022年,我用“一分为二”来形容我的生活。这一年我退休了,上半年我的生活动荡不安,下半年我的生活平静如水。上半年我失去了母亲,下半年我迎来了我的重生。我在怀念母亲的同时,我也在规划着我的未来,对人对事对世界的看法,我想,我还是变成了我想要的生命的样子。也是在这一年,我回到了我的家乡。当家乡变成故乡之后,我在东北小镇的生活就开启了。我以为我买给公公婆婆的房子我没有机会入住呢,结果老天爷仿佛知道我喜欢宁静的生活、热爱村庄的土地一样,让我在这里住下来之后再也不想走了。而公公婆婆看孙子难归故土的尴尬,成全了我的乡土梦。这就是命运的安排,我农村题材的作品,也因为我停留在这里而有了生命的色彩。而我写作的题材,也因为我在这里居住越发丰富多彩了。我到底可以写多少题材的作品,我没有做归纳总结,即使是大类分,至少也有城市、乡村、情感、铁路、校园、职场、武打、玄幻、纪实等等。我在各类题材作品中游走,用作品记录生活,这也是一种人生啊!这样的人生很多人羡慕,而我听到别人恭维声音时,嘴角扬起的淡淡微笑,就是我内心最真实的写照。作品在有声和文字平台花开了,只要有作品,何愁没机会呢!只是如何运用机会,每个人的选择一定不同。
写作第五年的2023年,我依旧在东北小镇生活,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我用“一切皆美”来形容我的生活,也是我生活的真实写照。在城市里生活久了,就连口味都城市化了。而在乡镇生活,原生态的绿色,在我的眼睛里由最初的惊喜到平平常常对待,我偶尔会想到假如我回到天津的家里,难免会在日常生活中想念这里天天拥有的味道。有时候那一抹乡愁,就是味蕾不变的味道啊!作品进入平顺期,可写可不写的时候,咱不写,咱出去玩。想写就写时,咱拿起一套素材就写,在别人对你充满期待时,咱的作品都结束了。有朋友说很少见到像我这样的女子,我也在想,我是什么样的女子?别用“才思敏捷”来形容我,我只是普通的女子,而且是老女子。我热爱生活,在各种环境里抗压能力超过许多人。活了这么久,如果你可以从底层到高层,再从高层回到底层混个遍,哪有不通透的道理呢!
生活还在继续中,文字也在继续中,劳动也在继续中。
2018年的10月16日,我在邻居的朋友圈发现了这个平台,在犹豫中进入。一直到2018年11月18日,才动笔写下第一篇文字,在11月19日发布在这里。我与许多人是一样的,对文字最初并没有确定性,边走边观察边否定自己。可是当我决定真正开始时,所有的否定立刻变成了肯定与鼓励,因为我明白“一鼓作气”的道理,这一鼓作气到底能持续多久,因人而异。我已持续五年的时间,可能会更久一点。别人觉得我有点用力过猛的时候,只有我知道我在退回舒适区之后,这样的日子有多舒服。我曾经有一个梦想,每年给自己写一本书。前期所有的猛个劲儿的努力,就是为了追上年轮。如今,我已经追上了年轮的数字,因此在今后的行走过程中,当然会慢一些,当然思考会更多一些,写作的角度更符合我内心多一点。
亲爱的文友们,世上本无路,只要你肯往前走,无路也就变成了有路。路的宽广程度,那要看你的踏雪无痕功夫,看的是脚下功夫,而不是嘴上功夫。写作是一种自悟的过程,没有师傅一样可以成就自己。假如你前面刚好有一个目标可以追赶,那么你是幸运的。想少走些弯路,实际上已经在走弯路了。我不是一名老师,但我一定是一名特别好的队友。在生死关头可以性命相交的人,他重的是情而不是利。
想写的话很多很多,可是手中的活还有很多很多,放下想写的话,去干想干的活。
十月就这样在我面前经过了,而我在这个十月里,迎来了五周年写作平台注册纪念日,上面的数字记录如果再加上私密文章的数量,一定够我炫耀三天三夜了,但我觉得一切归零,更适合写作第六年平静的我。
早安,小主。
早安,小伙伴们。
早安,东北辽阔的土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14483856/3682623df722d6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