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三

2020-05-21  本文已影响0人  茹此说来

03-如婷

#20200501 《好好学习》阅读总结#01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从2000年开始差不多持续到现在,是知识获取速度构建认知优势的时代。类似国内的互联网发展基本就是越来越快地学习国外产品的过程,这种依靠知识获取速度构建的优势,成为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力量。

第三个阶段,是我认为现在可能已经慢慢到来的、知识深度带来认知优势的时代。

【2.启发和收获】

我们都对“知识改变命运”耳熟能详,然而改变命运的不再是知识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收集、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因此,对我们最重要的问题便是: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

【3.行动和改变】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做少数人,不要逃避真正的思考。

03-如婷

#20200502 《好好学习》阅读总结#02/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应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

【2.启发和收获】

为什么学习了很久但感觉还是很一般,就是学习层次未上去,那为什么上不去呢,是因为缺乏核心临界知识,掌握再多边缘性知识,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还是需要再学习。

想从老鼠赛道中跳出来,我们就要努力提升认知效率;而要提升认知效率,就要找到撬动效能的杠杆点——临界知识。20%的知识比80%的知识更有用,我们要做的是花80%的时间,用在这20%的关键问题上,而不是平均地把时间花在各种知识上。

【3.行动和改变】

想起来有一位设计师,他手绘其实不太好,而且做设计很慢,但是他做设计很深入,每个细节都能顾到,而且对自己的设计不轻易妥协,这是设计里的临界认知点,能做到的人不多。

03-如婷

#20200503 《好好学习》阅读总结#03/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如果盲目地要做斜杠青年,东学一点,西学一点,追求所谓的多元生活,那我们很可能在追求成功的路上绕了一个大弯。

斜杠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2.启发和收获】

斜杠是提升认知深度的结果,而不是追求多元的原因。

提升认知深度,不是仅仅学习专业领域知识就可以,相反,你要多元跨界。

想要做到极致,不是说只学某个专业的知识就够了,也不是简单地这也学学,那也学学,而是要学习与解决某一类问题相关的所有核心能力。这一点,一定是突破专业限制的。

【3.行动和改变】

各种表面上看起来“无用”的不相干知识,最后在底层都会联系起来。而一旦你理解了这一点,就找到了知识一通百通的突破口。

学习知识时刻意寻找互相之间的共通点。

03-如婷

#20200504 《好好学习》阅读总结#04/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跳出“低水平勤奋陷阱”。

【2.启发和收获】

放慢速度,让读书事半功倍

读书一定要花时间、耐心和思考力,将获得的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网络状的联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才有可能内化知识,形成新行为的暗示。

【3.行动和改变】

改变读书方法:

读书不再追求速度;相反,刻意放慢速度,花时间记录读书笔记——不是仅仅摘记名言,而是描述读书后受启发的内容,这些启发和我过去的哪些经验相关。

03-如婷

#20200505 《好好学习》阅读总结#05/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学习效率的大幅提升,需要自己底层认知的改变。

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是心态、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2.启发和收获】

要改变习惯性防卫,就要培养第一个底层心态——绿灯思维,积极地考虑新观点里有价值的地方。但是,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更底层的认识:区分“我”和“我的观点/行为”,不再把对自己观点的质疑与自己这个人绑定起来。

【3.行动和改变】

乔布斯曾说,他喜欢和聪明人一起工作,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尊严。

反思自己也常常对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极其抵抗,总觉得在否定自己,玻璃心的体现主要在于未分开自己和行为,认可自己,改进观念和行为,才能不断完善沉稳。

03-如婷

#20200506《好好学习》阅读总结#06/21

知行三问

【1.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快是结果,不是原因。想要能力提升得更快,不是说学习过程就要很快。相反,越是快速提升的能力,反而越需要下慢功夫。

这一点,可能是大多数追求快速成长的学习者都没有意识到的。所以,我讲的就是这个层面的心态:真正的快,是“以慢为快”。

【2.启发和收获】

正高效的学习,其实是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有了对重要的、核心知识的深刻理解,我们才能运用起来游刃有余。然而,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阻碍我们融会贯通的原因,恰恰是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了一个“阻塞”,没有“结硬寨,打呆仗”地把它攻克,导致我们一直有“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的“知识阻塞”,也就没办法实现融会贯通的效果。

【3.行动和改变】

看书,要花大力气打通那些知识阻塞,让知识融会贯通,而不是一味求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