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中国式婚姻:正在拒绝柴米油盐
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正在以超出控制的力度冲击着人们的生活。这种冲击,对新时代的婚姻关系影响最大。
当夫妻双方都把人生的重心放在事业上时,很大一部分婚姻,就成为了保本型的投资,不用承担太多风险,也能在未来获得“老来伴”这一回报。但当前的“婚姻市场”,明显对这样的投资过于乐观。
究其原因,就在于时下的年轻夫妻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想要在这场“投资”中变得更加精打细算。在传统上,厨房是制造温馨的中心,无论是饭菜香还是腾腾的蒸汽,都让婚姻更接地气。

但当年轻夫妻选择远离厨房时,婚姻的架构就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空缺。结婚多年从未下过厨房成为离婚的理由,当然是极端的案例。但对于夫妻来说,缺少厨房生活甚至比因为忙碌而缺少夫妻生活更可怕,这并非危言耸听。
1
远离厨房 便少了乐趣
阿盈和老公生活在小城市,婆家就在夫妻二人下班回家的必经之路上。所以中午在单位用餐,晚上回婆家吃饭,已经成为夫妻二人结婚两年来的常态。眼看厨房变成储物间,眼看结婚前不会做饭的老公依然只会煮方便面,阿盈总是有说不出的情绪。
这样的情绪也许并不会爆发,毕竟她也不愿意做饭嘛。但久而久之,情绪会堆积。每当两个人吵架,总是会把矛头对准厨房。在你来我去的抱怨中,厨房从储物间变成了撒气桶。但吵完之后,还得收拾心情去婆家吃饭。

阿盈觉得,虽然避开了油烟,但也少了一份乐趣。在她看来,这种乐趣是老公在摸索着学做饭时,放多了盐的一盘菜,或者是放错了调料的一碗汤。她想即使犯错,也能增添两个人生活中的小乐趣啊。那种互相揶揄的厨房氛围,不正是在婚姻中了解彼此的机会吗?这样的机会,零成本就能获取,何乐而不为呢?
2
外卖的伤害 远不止地沟油那么简单
点外卖,是小刘下班后的习惯动作。尽管从单位到租住的地方要1个多小时,但为了能保证到家就吃上热饭,他总是会提前下单。妻子和他一样忙碌,并且到家时间会更晚。所以小刘只要点自己的一份就可以,而他的妻子则和他一样,在下班回家的路上,选定自己的外卖。
连外卖都不得不分开吃的夫妻,厨房对他们来说就更是摆设。他们都不喜欢那个狭窄的空间,即使在周末,两个人只要不出门也习惯叫外卖。不同的是,他们可以下一个订单,然后同时吃上饭。

但这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两个人还是吃不到一起,毕竟吃外卖吃出了经验,只愿意选自己喜欢的那一款。小刘总在想,如果两个人做饭吃,也许很快就能把口味调一致。因为自己愿意在吃饭这件事上迁就妻子。但外卖并不给他们这样的空间,因为可选的太多了。
虽然外卖永远都能保持新鲜,但两个人在家里的互动却越来越少。因为两个人都崇尚独立,所以下班之后的时间都留给了自己。
小刘总是想改变,但每次做出来的饭不合老婆胃口,得到的永远是“明天点外卖吧”这样的答复。对小刘来说,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困扰,对这个家庭来说,外卖简直就是介入他们生活的“第三者”。
对于婚姻来说,厨房从来都是一个战场。夫妻可以选择成为并肩作战冲锋陷阵的战友,也能够选择成为我给你加油你不断冲鸭的组合。但最不好的后果,就是在这个战场之外,夫妻成为互相抱怨的对手。他说她不贤惠,她说他不体贴。如果你们不想让厨房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那就得找到其它的场景,让你们能够在工作之外的时间,多一些互动。
毕竟,拒绝了柴米油盐,你得找到其它替代品,才能让婚姻一直在线。
-end-
我的个人公众号:laorennih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