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学生才肯学》读笔十一

2023-08-10  本文已影响0人  凝涵

  第六章  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享受学习的策略(一)

精神病专家William Glasser(1984,1985)认为,对于全人类来说,对于玩乐的需要是基本的需要,人们寻求能提供生理、社会、认知或心理愉悦的活动。同玩乐需要密不可分的是个人对于笑的欲望。

依据定义,激发内在动机的活动为个体提供玩乐或享受,但玩乐和享受需要并不局限于激发内在动机活动。许多为实现外部目标而进行的活动也能满足类似的需要。例如,许多教师都发现,工作中有很多享受和乐趣,但是如果没有工资似乎没人会继续从事教学工作。所有学生都寻求从学校活动中得到乐趣和享受,这好像很合理。当让学生描述激发他们尽最大努力学习的任课教师时,他们总是描述那些对课程内容充满热情并想尽办法使学习充满乐趣和变成享受的教师。然而“快乐”一词在学校里经常是声名狼藉。显然,许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学习一定是件苦差使,如果学习是快乐的,那就是不够严肃或者没有意义。然而,这种观点一再被学生对高度激发他们尽力去做得最好的课堂描述所驳斥。正是这些课堂,学生最愿意花大量时间学习并实现课程目标。

    关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享受学习的建议

1.寻找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方法。当学生的身心能动地建构意义和整合观念与技能时,他们变得积极参与学习,而不仅仅是旁观者。

【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将学习目标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个人经验是真实具体并具有情感价值的。因此,承认学生的经验并将其用于学习过程会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

【鼓励,肯定,认可进而激发积极的学习情绪。】

3.评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课外的活动。如果教师要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相联系,教师就要对此很在行。

【掌握学情,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4.间或呈现信息,站在与学生的假设相对立的立场进行辩论。当学生受到对立的看法与观点的挑战时,会刺激他们寻找理由为自己辩护、澄清事实或者改变观点--整个过程都要求积极参与和支持内在动机。

【公平公正,客观中肯!】

5.用幽默、个人经验、相关信息和课文中反映人类特性的轶事支持教学。学生对于课文中有关人的、幽默方面的内容接受能力很强,因为它们有助于教学材料更直接地与学生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相联系。

【学生最喜欢听老师的人生故事了。偶尔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课堂当下的实情,学生会很感兴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