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讲义(9)-1
今天闲逛下先秦最后一个时期——战国时期。
六、战国时期
从公元前476年至221年划定为战国时期,这段时期主要描写了7个国家的相互征战,但其实远远不止,加上一些小国共有二十多家,故称为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的七国是:齐、晋、楚、越、韩、赵、魏。刚开始四分天下,齐、晋、楚、越最为强盛,后经过三家分晋,韩、赵、魏将晋国瓜分,战国七雄由此开始。
纵横一词在齐、秦两国为争取诸侯国而来。纵横是合纵和连横,纵指连合许多弱者攻击一个强者,横指连合一个强者攻击一群弱者。齐国和秦国的对峙,使夹在两国之间的小国只能左右摇摆。
强大的秦国,不断向外扩张领土。魏国人张仪向秦国献策,秦国若与魏、楚配合,攻下韩国,回过头来再取魏、楚领土,可以起到其他诸侯奉秦国为王的目的。这项提议便是连横,张仪因此被任命为秦国的国相。魏将公孙衍与韩、赵、燕、中山王国协商联合抗秦,最后在齐、楚、燕、赵、韩等国的支持下,合伙攻秦,被秦击败。这就是合纵。
秦国此后不断占领他国,物产丰富之地甚多,这就是日后秦国强盛和一统六国的基础。此时的齐国仍非常强大,加之与楚国结盟后,与秦国的实力相当,可以制约到秦国。
既然与楚国结盟才能与秦国抗衡,秦国想要削弱齐国,自然先拆散齐楚的联盟。秦相张仪假意口头许愿归还楚国土地,让楚瑟齐断交。等楚上当后,又去说服韩、赵、燕连同秦一起攻楚,楚之后日渐败落。
齐国灭宋之后,引起诸多小国不安。燕国便联合秦、韩、赵、魏等国共同伐齐,齐军大败。苏秦又劝说齐愍王伐宋,削弱齐的力量,再与赵、秦、魏、楚五国联合攻齐,齐国被攻后丧失了与秦国抗衡的能力。
秦国商鞅实行了商鞅变法,建立了完备的中央集权统治,在水利和农业生产方面也非常注重,对有军功的人实施奖励,军需先进、完备,还愿意听取客卿的意见,谋划作战之法,使得秦国在诸侯国中越在越强盛,成为天下第一的强国。
秦庄襄王继位之后,吕不韦为丞相,第二年就灭了东周国,取韩部分领土。次年,又攻赵,伐韩,庄襄王驾崩后,十三岁的秦王赵政即位,即后来的秦始皇帝。在公元前242,秦军又攻了魏,夺其二十城。赵、楚、魏、韩、燕五国见局势对自己不利,联合起来攻打秦国,被秦国打败。秦王之后继续横扫六国旧势力,统一六国,这就是秦国的始皇帝。
战国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频繁征战,社会经济也在飞速前进,但各国的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的土地肥沃,手工业和商业也同样发达。秦国的变法比较彻底,后来居上,超过了其他国家,成为战国后期最强盛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