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的这三年
每一个疲惫和寡情的夜晚,你走下拥挤又嘈杂的公交,走进远离闹市的小屋,不止一次又一次地怀疑这里与你所工作的地带是否是同座城市,事先准备的对白和情绪全部都落了空,因为没人可以与你互诉衷肠,房间里存留的永远是静默,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是听的最多的声音。生存压力如芒刺在背,鲜有余暇再去看电视剧,唯有不停地看专业相关的书籍和视频,获得更多的技能意味着能获得更多的收入,能在这座城市更体面的生活。日复一日,这种模式磨平了你的七情六欲。一路上,都是渺小又相似的面孔,白天的脸,光鲜的,化妆的,快乐的,烦躁的,可一旦投入夜的怀抱,所有都归于平静和木然。背后寻常的世态人情,悲喜参半的人生,没人知道。你偶尔也会透过车窗望着远处混凝土森林的灯光沉思发呆,幻想着日后合乐又没压力的幸福生活。从你接到大学通知书的那刻起,你同这座城市的命运兴衰就联系在了一起,荣辱与共,难以分离。每年新入和离开的人前赴后继,永不停歇的迁移,岁月更替,那些人重新回来又重新离开。城市的房价牵动着外来者的神经,永无止境地往上涨,谁也无法控制。高房价破坏了你对自我的了解,对理想的信任,讽刺嘲笑了渴望,人们无法逃避,共同面对。很多书来勾勒我们这代人的轮廓,可没人能完整写出全貌,不像上世纪60年代,70年代的人有许多集体性的亢奋和失落,高房价是我们可以回首的共同回忆。
他们都说你是这座城市的过客,故乡才是你的终点。你默然。
在别人的故事里,他们是这么写的,匆匆上学,毕业,上班,赚钱,买房,结婚,生子,背负沉重的房贷,然后成为城市里最年轻一批的市民,在人生路上急急游走,把这种模式再次传承到下一代身上。人们潜移默化地肯定了这种正常世俗模式,城市的建设也迎合着人们的情绪体验。幸运的是,我们还足够年轻,潜力还没用完,未来仍会在不可测之时掀起惊雷。
或许这三年只是恍惚的一瞬,天黑了,你躺在寝室的床板上,即将度过离校前的最后一夜。行李都打包好了,楼道里杯盘狼藉,周围的人举着酒杯,把曾经的感动,友情,爱情,一饮而尽,悲欢离合溅撒得不可收拾,笔记本里的陈年旧曲还未播完,学生时代的最后快乐,无忧虑的快乐在那晚终结.....那时候虽然对人生一知半解,但清楚地明白毕业意味着什么。
毕业对于我意味着深渊,在学校里对专业学习的种种不作为,得到了应用的惩罚,那时像个无头苍蝇一般找工作,对校招也没有太多准备,专业的薄弱让我愤怒又懊恼,这能怪谁呢,谁让你放着大把的时间不学设计,整天混在图书馆读那些无用的书。毕业典礼上看到优秀毕业生代表慷慨激昂地发言,这个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同龄人,即将踏上清华的学术旅程,而我呢,连找份满意的工作都难。心路上的颠沛流离和巨大的精神压力,我面对的是未来这头勇猛的巨兽,手无寸铁,根本无从对付。所有亲近的人都离开这座城市了,我蜷缩在市区湖墅南路那间狭小的房间里,无人知晓。
我该怎么办,无数次地问自己,声音坠入深渊,没有应答。
黄昏的运河尤为恬静优美,每天下班后我都会沿着她的河道慢跑,跑到小河直街那里,仿佛只有她知道我所有的心事。那么说说我的路上所见吧。坐在藤椅上大口抽烟的老头,对着镜子不停修饰妆容的女子,在杨柳依依下拥抱着轻吻着的情侣,脸上布满岁月山峦在街口叫卖的小摊小贩,年轻夫妻推着婴儿车叨嘘着日常的柴米油盐,每天遇到的大体是那些人。置身于这样的世界,每个人都在行走着,不明目的,不问意义。城市里多一个你,少一个你,对她毫发无损。我难掩形单影只的寂寞窘态,在现实面前又脆弱无比,我用一种他人的语气对内心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用另一种眼光审视“我”这个体,冷静地鼓励着。
夏天用庞大的手掌把时间拉长了,我是个流浪人,漂泊不定,随时会在命运之口殒命。很多人说,毕业是经常生活的开端,离开了学校的条条框框,终于可以在社会一显身手,施展抱负。显然,这些说辞只是一部分人,大部分人要开始朝三九五的上班族生活,开始劳碌又平庸的生活节奏。朝三九五,准时上下班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那个煎熬又难受的毕业季,我不知道什么是UI设计,什么是用户体验,什么是产品逻辑,什么是运营设计,以为所有设计总共就两种,淘宝详情页和平面设计。说起来啼笑皆非。寻找设计资料我都用百度搜索,那时我不知道花瓣,pin,dribbble,behance,deviantart等这些寻找灵感的设计网站,我对设计资讯一无所知,也没认识人可以指点。一切的起点是我寻找资料时,在百度输入框输入了设计两个字,第一条弹出的即是达内UI设计培训,“年薪二十万不是梦”就这几个字深深吸引着我。后面的故事就不赘述了,扔掉了那台连打开设计软件都会卡的惠普笔记本电脑,用我手上大部分积蓄买了一台配置比较好的电脑,慢慢学习。现在的UI设计从业环境并不友好,年薪能到二十万以上的也只是很少数,开始的高薪吸引了大量的人培训就业,互联网泡沫在消失,工资不再像以前动辄就是上万,大量类似达内培训出来的学员找不到工作,市场最缺的也是资深设计,初级岗位越来越少。那些比较资深又有背景的,则纷纷跳出弄培训班,因为那个来钱更快,行业鱼龙混杂。若不是真的热爱,有持续的设计的热情,并不建议转行过来。
毕业满三年,这是个令人尴尬的时间点,前面差不多填平了学生时代遗留下的石坑,往后就是面对着成家立业的压力,而我现在所干的事业,所取得的薪水,不足以我去承担一个完整家庭所需要的经济责任。大三时的我以为,税后月薪一万二已经是个高不可攀的界限,是我毕生追求的理想,当我在去年出乎意料地实现这个“毕生理想”时,发现房价的涨幅把工资的涨幅远远甩在身后,照目前的情景,至少月薪两万才能买的起杭州郊区的房子。三年时间,能离开这座城市的都离开了,高昂的生活成本和看不到头的房价迫使人去其他城市或是落叶归根。年龄渐隐渐没,换了几家公司,形形色色的人都遇到过,穿越了好几个人群,这些故事经历孤独又丰满,许多细节我极少和人提起,年龄变大,已没热情跟人聊自我冗杂的经历,现在更加喜欢倾听别人,用旁观者的角度去体味人生。
有段时间我也会抱怨,为什么别人什么都有,而我什么都没有。渐渐地想通了,二十五岁前所拥有的都是父母给予的,二十五岁后才有的都是靠自身去拼搏争取,前者是随机无法改变,后者改变的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里。
下班,走在飘满灰尘的文一路,感觉命运的奇特,遥不可及的未来,回过头来,已成了不可触摸的过去。三年被时间隔空,我怎么会走在这里,按照儿时预想的轨迹,不是应该走在老家的乡野小路上吗。将来的事又有谁知道,这些年的经历不停应验着这句话,三年前我也不知道我会从事如今的行业,我的规划是去做个写社会专栏的报社工作者,或者专注于文字的编辑,找不到工作,只能退回设计的老本行,每个行业都有不同的风景,既然选择了,那就努力做。
从毕业到三十而立之年,这是段不够漫长的旅程,只愿不辜负这些年。
2017.4.9 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