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之围 社会之围
在这学期开始的时候,上课迷迷糊糊听老师说到寒假必读书目。一听到寒假二字,我立刻打起精神,支棱起两只耳朵,却只捕捉到最后的一个“城”字。我听后哈哈大笑,我家里就有《围城》,既免去了再次购买的功夫,又可以快人一步,用一个学期的时间细细品味。这么哈哈一笑了快一个学期,到了寒假布置作业时,才明白自己真正要看的是《边城》,笑也戛然而止,到了寒假快结束《边城》也只看了一半。不过,读了半本《边城》再回过头想《围城》,内心的感悟自然也不同。
慢慢读完《围城》,一幅社会的画卷也在眼前徐徐展开。从最先开始方鸿渐在归国游船上的所见所做所为来拉开社会的一角,到最后方鸿渐与孙柔嘉的离开为画卷添上最后的一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当时社会内心的虚荣与浮躁。游船上的留学生打着麻将,可能会因为一点输赢而恶语相向;到内陆的三闾大学教书,教授的文凭也和方鸿渐一样是买来的;饭馆里的肉上生了蛆,店里的伙计管它叫做“肉芽”……等等这些都是那幅社会画卷中栩栩如生的一笔,但要说最浓墨重彩的,那就是与主线方鸿渐纠缠不清的丝丝缕缕了。
在方鸿渐身边的女人中,苏文纨代表了女性的虚荣——她的所有活动都为了这两个字。苏文纨是因为虚荣所以亲近、引逗、诋毁、嘲笑方鸿渐。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基于“在人群中我理所当然是焦点”这种大小姐的思想。尽管方鸿渐确实在月光之下迷过心窍,但最终对她也只有愤恨,苏小姐成为了方鸿渐的无奈和羁绊。这不仅是个关于爱情的悲喜剧,更体现出社会中的虚荣的风气以及这阵久久不散之风的影响。唐小姐,代表着真情与理想,方鸿渐对她的感情也最纯洁,只可惜方不幸被她的表姐选中——“我得不到别人也别想得到”,在苏小姐三言两语的挑拨下,这一对也不明不白地散了。你瞧,当时所谓的真情与理想在社会的虚荣面前是多么的脆弱啊。最后真正与方鸿渐步入婚姻的围城之内的,是孙小姐。方鸿渐与孙小姐之间也只是“不讨厌”罢了,感情平淡的像澄澈的玻璃杯里装满的澄澈的水,平常察觉不出,轻轻一碰就弄的一片狼籍。方鸿渐的结婚似乎没有必要,其实设身处地的想,方鸿渐每走一步都是当时唯一的选择,都是生活的必然造就了荒谬的结果。最后方鸿渐与孙小姐的离开也是如此,方的浮躁遇见了孙的虚荣,浮躁与虚荣,就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必然,造就了如此荒谬的围城,这围城最终也在浮躁与虚荣中被里面的人冲破了。
尽管都是有关爱情的作品,沈从文把边城描述的太好了,好的有点虚幻,有种浪漫主义在里头,《围城》更多的是现实,中间夹杂着讽刺与学者式的幽默。《边城》写的最朴素的民风,《围城》写着知识分子阶级。但要说实在的,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围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当今社会上又有多少个方鸿渐与孙柔嘉呢?但翠翠与傩送就无法在我脑子里形成一种群体的意象(当然,这可能因为我边城只读了一半)。围城之围不仅把婚姻绕了个密不透风,也把社会围堵了起来。这种虚荣、浮躁、心机、势利组成的社会的围城,又造成了“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的荒谬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