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好书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匹荒原狼,在麻木庸碌的面具后悲哀地嚎叫

2018-06-21  本文已影响66人  作家长河

文 | 好书君(公众号:遇见好书)

也许是文化差异、语言风格、思维模式、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差别,每次读外国小说都读得异常吃力,今天要介绍的《荒原狼》也不例外。整本书239页,我读了一个星期才勉强读完。

以前,我读书是有选择的,一般都爱读自己喜欢的那几种类型。

后来,听其他书友说,总读自己喜欢的,没什么提升,反而要读那些自己不喜欢的,尤其是很难理解的书,对自己的提升才会更大。

所以,这次我就试着读了《荒原狼》,虽然吃力,但收获还是有的。

《荒原狼》由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黑塞一生曾获多种文学荣誉,其中,比较重要的奖项就是1946年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

黑塞的作品大多以小市民生活为题材,表现对过去时代的留恋,也反映了同时期人们的一些绝望心情。主要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东方之旅》等。

《荒原狼》是一部充满了狂暴幻想、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小说。书中的主人翁哈勒尔自称荒原狼,他既孤独又不愿与其他人为伍;他自认为有满腹经纶却总觉得没有他施展才华的舞台;他是一个矛盾的人,“人性”与“狼性”不断在他的身上交替,二者适时处于博弈状态,最终似乎谁也说服不了谁,他依然在矛盾和迷茫的边缘徘徊。

文章创作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勒尔代表的是一个时代的特征,是一种时代之病。通过战争的摧残,哈勒尔的精神已经游离于肉体之外,这让他一度深陷矛盾,把他引到了自杀的边缘。

正当他走入绝境时,遇上了赫尔米娜,通过与她的交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内心的矛盾。

似乎有那么一种意识让他觉得,赫尔米娜就是来拯救他的。当他的精神再次游离与肉体之外时,他才发现,似乎没有任何人能救自己,最终矛盾的屠刀深深地刺进了赫尔米娜的身体。

然而,真正让他找回自己的是歌德和莫扎特的崇高思想。当他听见莫扎特的笑声,于是决心把邪恶忍受到底,再次游历自己的内心地狱,净化自己的灵魂,以求得心灵的和谐统一。

在小说中,莫扎特和不朽者象征着具有永恒价值的、美好的、人性的、神圣的精神,在哈勒尔痛苦的生活之上存在着一个有信仰而愉悦的世界。

哈勒尔既有人性,又有兽性;既憎恨小市民,又习惯于小市民的生活;他憎恨秩序,又始终摆脱不了秩序。

都说《荒原狼》时代是一个信仰缺失的堕落时代,然而,一战到21世纪的今天,近200年的时间过去了,有谁敢说,在我们的身上就没有荒原狼的时代影子呢。

在这个物欲横流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代,人们的精神却是迷茫的空虚的,钱和权越来越成为一种信仰...

白岩松说得好,我们要有信仰,而信仰的核心是敬畏。这正如一条大河两边的河堤,一边是“敬”,一边是“畏”,只要堤坝足够高,不管河流怎么波涛汹涌,都不会泛滥成灾。然而,这么多年来,现实的欲望之河肆虐泛滥,时常冲堤而过。

今天的人们,很多时候主观意志不受大脑支配,喜欢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去做人。

有些话,很多人说出口的那一刻自己都会鄙视自己,这不就是从荒原狼身上分裂出的那无数个与自己为敌的影子吗?

为了工作,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做荒原狼一样的人,虽然这样的生活我们都知道累,但依然放任,直至习惯。

其实,每个人心底都有一匹荒原狼,在麻木庸碌的面具后悲哀地嚎叫。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