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问”故事法 ——读《小说课II:偷故事的人》
①
很多大家喜欢的故事深处都有一个相似的模式,许多神话故事、电影以及文学名著都有同一个故事原型。可见,大多著名的小说家、编剧都是“偷故事的高手”。
“台湾70后最会讲故事的人”许荣哲先生,是著名的小说家、编剧、导演,他就是一个高明的“偷故事的人”。他说:“借来的故事是要还回去的,只有偷来的故事才是自己的。”
为什么叫“偷故事”呢?他说,他一听到一个故事的开头,就会浮想联翩,最后从自己口中说出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有时候还会不自觉地回头修改故事的源头。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是无比喜欢自己的版本,故事完完全全往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
他对故事的定义是:“故事是一种迂回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轨迹。”
他的书《小说课》被誉为是关于小说的武功秘籍,不仅教给你怎么解读小说,更教给你怎么讲故事。
②
在《小说课II:偷故事的人》一书中,许荣哲说,在启动一个故事之前,只要问七个问题,问完了,一个精彩的故事就成型了。
这七个问题是:
- 目标
- 阻碍
- 努力
- 结果
- 意外
- 转弯
- 结局
这个“七问故事法”,具体就是:
主人公设立目标,遇到障碍,特别努力,然而结果不好;这时意外发生了,情节开始转弯,最后迎来好的结局。
不管小说、电影、还是漫画,只要它的核心是故事,大部分都有类似的戏剧结构。
这真是神奇的公式!
③
接着,本书拆解了小说、故事的关键写作技法,包括:
• 情节、想象力
• 两难、双重的两难
• 囚徒困境、结局
• 叙事者
• 虚构
• 两种可能
• 相信
• 借题发挥
• 场景与对象
• 意外、多重意外
• 悲剧
• 心机
• 打赌、赌注
• 层次
• 问答
• 好奇心
• 悬疑
• 敌人
• 象征
• 答案
• 选择
这些招式,作者都是在解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过程中缓缓道来。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你可以重温一次经典,理解较之前深入,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不仅重读了经典,还联系到了现实生活中的事例。
举个例子,关于设置“两难”这个技巧上,作者先是说起老生常谈的话题。
女人问男人:“我和你妈同时掉海里,你只能救一个,你要救谁?”作者说,这个老问题之所以被经常提起,原因在于它通过时间的考验,事实证明,它在折磨人这件事上非常有效。
借此,作者引出大明星刘德华曾遭遇的“两难”。
某节目主持人问刘德华:“如果周润发和梁朝伟同时落水,你会救谁?”刘德华机智地说:“我会趁机捡起砖头,将梁朝伟击沉。这么一来,未来二十年,香港的影帝都叫刘德华,而不是梁朝伟。”
这样,谁都不得罪,又肯定了梁朝伟的成就。不得不说,刘德华的情商真高。
然后,作者总结道:生活中到处都有两难的例子,如果学得好、用得巧,老问题就会变成新招;学不好,老问题就会变成烂问题。
慢慢反复地读这本书,拆解练习里面的一招一式,肯定会受益匪浅。
不仅在听故事、看电影时,会有不一样的感受;而且,更进一步地,大大有助于自己学习讲故事、写故事,直至写出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