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反复说同一件事?
原创分享第1077天。周四

今天早上和小伙伴进行周二晚上焦点课程的复盘。我们谈到了关于“反复反复,更加巩固”这个话题。
在焦点中,我们要关注孩子做到的,关注提升的部分,像沙里淘金一样的去看到他的优势。
如果一个孩子成绩退步了,我们会说他没有退步得更多,
如果他跟上一次考试成绩一样,我们会说他保持了成绩,没有退步。
焦点这样去看问题,是要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就算他的情况很糟,我们仍然会关注过程中他的努力,看到正向的部分,看到这些就有希望,有希望就能把事情变得更好,就有提升的机会。
反复反复,效果会更巩固!
就算孩子一时做不到,也要接纳,
而作为成年人,我们也会反复。首先也接纳自己的反复。
在课程中,刘老师讲了一个故事:
有位妈妈家里的孩子不去学校了,一直沉迷于游戏。不知道经过多少痛苦的挣扎和多少次的学习,妈妈终于彻底躺平了,不再干预,不再期待,孩子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而且能真正看到孩子的各种好!
七个月之后,这个孩子不再打游戏了,主动要求复学,于是就去上课了。
是什么让这个孩子有力量去学校呢?是妈妈的欣赏、接纳和认可。
是孩子自己长回的力量。
当孩子处在能量很低,特别需要支持的时候,家长期待他去上学,不接纳他当下的情况,这些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接纳了他的状况,认可他打游戏的行为,在游戏中同样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交到朋友,这种接纳就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种支持孩子,反而愿意去挑战自己,回到学校。
我们有时候会觉得我们的爸爸妈妈为什么那么絮絮叨叨的一件事,反复说反复说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时候我们觉得耳朵都听出茧子了,他们还在絮絮叨叨,好烦啊!
也许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
首先他觉得这件事非常重要,需要反复强调。
第二,他有倾诉的需求,他认为自己没有被听见,他说的话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回应,所以,他才会反复反复的说呀!
如果我们听到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自己去做咨询,同一件事,反复说50次会怎样理解呢?
我想:这件事在他生命中,一定非常非常重要。
一次回应、两次回应、或者10次回应,都无法让他对这件事释怀,所以他需要说50次,甚至一百次,而且是在专业咨询师的陪伴下去讲这件事情,所以这件事情是很重要的,他需要说50次甚至更多次,才可以释怀,才可以放下呀。
所以,当有一个人对你反复说到一件事情,他可能说了很多次,其实说100次,那也是他的需要!
如果一个人,特别是我们亲近的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他内心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他很看重,或者说他很卡,但是他却一遍都不愿意跟你讲,他心门已经对你关闭,是不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呢?
所以当我们的父母老了,当他愿意一遍一遍地跟我们絮叨一件事,说明你这个孩子做得还不错呀!
当你的孩子有一件很重要的事,他愿意一遍一遍地跟你倾诉,愿意跟你讲,说明你这个妈妈做得还不错呀!
当孩子、朋友或者父母要跟我们讲一些事情或者要交代一些什么,有一些建议,也许我们不去从那个絮絮叨叨的、那个不耐烦的、令我们心烦部分去回应,而是可以透过他表面的絮絮叨叨,甚至不合我们心意的建议去看到他那颗关心我们的心,然后尝试这样去回应:
我听到啦,我听见了,我感受到了你对我的关心!谢谢你那么爱我!我知道你担心我出事情,你想让我好,我会注意的,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放心哈!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理解、认同、接纳,以及回应,就代表反复强调这件事情的人被听见了认同了,也许,他就不会再反复反复讲了。
有的爸爸会对孩子说:
我说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
走过的路比你走的桥都多!
他是怕你有损失,他才会这样啊!
那是爸爸的关心,去表达感谢,也许他就满足了!
接住对方的情绪,感受到了他的感受,回应到他的需求,得到了想要的,就不再不停地絮叨!
如果回应了,接纳了,他还说,还重复,说明他还需要说,就让他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