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这是海龙同学日更的第54天
今天是教师节,向所有老师说一声:教师节快乐!
在我过往的人生中,遇见了很多很多位老师。
其中,有两位老师对我,现在的人生影响特别巨大,是我生命中的贵人。
所以,借此机会,想写下这篇文章,表达自己对他们的感谢。
也希望用这篇文章,时刻警醒自己,做人要懂得感恩。
不要老是觉得自己很牛逼,就忘记了当初谁为你引路。
01小北老师。
在过去的时间里,我是一名学习的爱好者,也是一名知识的焦虑者。
为了想要系统性的学习,不错过任何知识。
我经常会买各种各样的书籍,关注各种各样的公众号,加入各种各样的群,包括付费学习。
像一只小松鼠一样,一年四季都在囤积精神食粮。
可是,现实证明这样的学习,是一点效果都没有的。
直到21年6月份,遇见了小北老师的公众号。
连续13年每天坚持跑步,连续8年每天坚持写碎碎念,和大量可实操性的干货文章,而且还是全部免费!
我就在想,为什么小北老师可以做到每天坚持写文章和碎碎念,还有跑步?
为什么我就不能呢?我到底和小北老师差在哪里?
在阅读了小北老师的大量碎碎念文章后,我发现自己,拼命学习的思维是错误的。
不仅是浪费时间,也不尊重知识。
一个只有学会输出分享的人,才会有更多成长进步的空间。
此后,我才慢慢开始向小北老师学习(符合小红柳的形象),通过写作输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思考,加深对知识的吸收。
唯有如此,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更好的,新的方法完善,甚至会吸引很多同频的人。
同时,也开始坚持每天跑步,释放自己的学习压力。
因为,小北老师,有一句话我深以为然:要改变一个人,首先就要改变其精神面貌。
如果你每天一副刚睡醒的样子,精神萎靡不振,“迷迷糊糊”的,做什么东西都没有力量。
02曹大老师。
曹大老师和小北老师是朋友,之前在关注小北老师后,也有关注曹大老师。
只是那时候,因为迷恋小北老师的碎碎念,几乎每天必看。
所以,几乎不怎么看曹大老师的公众号。
直到今年下半年,因为曹大老师写的这篇《当我们谈教育,我们在谈什么》,让自己深有感触。
从来没有老师,告诉我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至于浪费了自己的大学青春。
也正是这篇文章的出现,让我开始对曹大老师的公众号,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发现了很多例如【从校园到职场】【能力与成长】【谈谈创业这点事】等系列的宝藏文章,现在每天都在看。
不得不佩服曹大老师的思维逻辑,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具可读性和启发性。
尤其是,有很多醍醐灌顶、一针见血的大实话。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不需要讨好所有人,你不需要让每个人都喜欢你。
多少公众号呈现的知识,都只想呈现给自己读者喜欢的一面,这样对一件事,其实很难听到另外一拨人的观点,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
如果为了让别人对自己印象好,而无限的迎合他人,这个人生太悲哀了。
对照下自己的思维,再反思下自己的作为,真的感受到差距了。
虽然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输出,但是,很多文章不成体系,特别垃圾。
在此,顺便介绍一下曹大老师。
①中国互联网免费统计网站系统 CNZZ 创始人之一;
②前 4399 首席架构师、首席信息官;
③前百度商业产品部Boss;
④多次被马化腾、张小龙赞赏;
⑤著有《你凭什么做好互联网》一书;
⑥清华大学毕业,互联网行业从业近二十年,中国互联网最早的见证者及参与者;
03一生只有一个职业:学生。
做了小红柳以后,每一天都让我浑身都充满力量。
如果,每天不学习,我真觉得,人活着没有意思。
也不知道自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这辈子应该要去做什么事情,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的人生信念很简单,君子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很不喜欢过那种循规蹈矩,平平淡淡的生活。
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身上蕴藏着无限的潜能,等待着自己去学习,去开发。
但并不是说,我不知道要去赚钱,而是我想要先证明自己的影响力,价值观。
即:要做事,先做人,做人先正心。然后,自然而然的把钱赚了。
毕竟,现在整个社会环境很浮躁,真正能够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去提升自己的人不多。
所以,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并不是离开学校,意味着就可以停止学习。
我需要做的就是,永远保持一个学生的心态,每天安安静静的学习和日更,不断的修炼内功,等待时机成熟,开启我的创业时代。
最后,我也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向小北老师和曹大老师,交上很多份出色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