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我爱读书

柴静《看见》:人最常犯的错误,就是相信眼见为实

2021-01-25  本文已影响0人  星沉不想睡

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看见》

《看见》是由柴静所撰的长篇自传集,这不仅是一本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也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书中记录了21世纪头十年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带读者重回那段时光,去了解真实的历史,以及那些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

我们身处在一个“娱乐至上”的时代,每个人都喜欢根据自己所看到的,去评价别人的生活。

我们在敲击键盘按下回车那一刻,是否有想过:自己看到的一定就是事实吗?还是我们自以为的事实?我们随口下的定论,是否会对另一个人造成重大影响?

《看见》封面

柴静的这本《看见》,核心是“客观”。她以一名专业记者的角度,竭尽所能地挖掘真相,力求全方位呈现事件本身,重视“眼见”背后的思考,才不会被片面的表象所蒙蔽

虽然距离2012年首次出版已过去将近九年,但这本书带给我们的价值,反而变得越发厚重。

01未知全貌,不予置评

人常常根据自己当下的所听所见,立刻进行口诛笔伐,恨不能马上给 “恶人”直接定罪,却忽视了对事件进行全面了解。我们所看见的东西,往往是别人想让我们看见的。

去年有段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某网约车司机性侵事件”,起初,网上几乎全是讨伐该网约车平台的言论,每个人都高举“正义”旗帜,在没有全面了解真相时就声讨该平台。

最后峰回路转,警方证实该事件为一对夫妻自导自演,只为了在直播平台上博人眼球,获取利益。

如果人在不了解事情全貌时,就以正义的立场去讨伐另一方,是不可能做出客观合理判断的。妄下定论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往往会带来群体性误导

当今社会人人都是评论家,但真正能做到独立思考,不被舆论牵动、不人云亦云的却很少。

很多人都有“刻奇心理”,容易自我感伤并煽动别人一道感伤,当赋予感伤崇高的意义之后,就容不得别人不被感动与感伤。谁要是不加入这个感伤的洪流,就是居心叵测。

想要真正看见事情真相,就得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到“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因为不明真相就妄下论断,既是片面狭隘的,也是对自己言行不负责任,对被评判者不公平的行为。

02偏见是一把伤人不见血的刀

有时候,人即便看到事情全貌,也会因内心固有的偏见,而选择拒绝接受。

张北川是中国对同性恋研究最早、最有成绩的学者之一。一位母亲带着二十岁的孩子来找张北川,她的孩子是同性恋者,母亲说:“早知这样生下来我就该把他掐死。”

柴静问张北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他说:“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即便社会开放如此,也依然有很多人将“同性恋”贴上标签,仿佛看待毒蛇一般,避之不及。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搬动它。——《哪吒之魔童降世》

人经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自己所属的群体才是正常的,凡是与自己不同的,都会被划为“异类”。这些“异类”会受到主流群体的排挤和歧视,难以在社会中立足,甚至没有机会为自己发声。

“污名化”是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动态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即“贴标签”

比如“同性恋”“农民工形象”等,将某一群体污名化,反映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排挤,这是一种“社会排斥”,也是一种不公平待遇。

就像有人会问:女孩有纹身代表什么?答案是:代表你对她有偏见。当你还没有试着去了解,仅凭一个“纹身”的标识,便开始对另一个人展开臆想和揣测,这不是偏见是什么?

偏见源于无知,打破偏见就是人从蒙昧中挣脱的过程。社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群体,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样,更不应该诋毁那些与我们不一样的人。

只有摒弃偏见,才能真正看见;只有接受事物的多样性,才能做到不轻易赞美和责难。

03惩罚是手段,但不是目的

当我们面对一件恶性事件时应该明白:惩罚是一种手段,但不是最终的目的。

2010年陕西西安,一个叫张妙的女人在骑电动车时被汽车撞倒,肇事者用随身携带的刀,在她腹部连刺六刀,导致张妙大出血死亡,杀人者是西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学生药家鑫。

因事件影响恶劣,舆论声音极大,所有人都主张应该立刻将药家鑫判处死刑,只有他的死亡,才能抚慰受害者家人的悲痛,才能平息群众心中的怒火。

而对于药家鑫为何会有这样的举动,他这些年都经历过什么,似乎没人关心,重要的是他杀了人,就必须偿命。

2019年一部豆瓣9.5分的电视剧,名叫《我们与恶的距离》,讲述李晓明是一起无差别杀人案的罪犯,社会舆论一致主张“杀人偿命”,对于犯人的犯案动机和精神状态,大家并不关心。律师王赦认为所有的罪案都应该有相对应的起因和动机,只有挖掘出潜藏背后的成因,才可能让犯人得到最公正的审判。

李晓明被关后,社会各界的怒火依然无法平复,他们把这种愤怒牵连到了他家人身上,导致他家人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李晓明妹妹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她看着围观高喊正义的群众说:你们杀的人,没有比我哥少。

无论是当年的药家鑫,还是剧中的李晓明,对于犯下重大恶行的他们,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

不过,围观者在高举正义旗帜的同时,也应该明白,如果只就个体事件进行惩罚,却不对它背后的社会原因和家庭背景进行深刻剖析,那么就无法从根本上降低犯罪的发生。

案件的背后,我们没看见的也许是家庭教育的扭曲,也许是社会的不公平待遇,也许是至亲的背叛,也可能是其他更隐蔽的原因。

这个社会需要的,不是简单的口诛笔伐,或者短暂爆棚的正义言论,而是需要透过现象看见本质的眼睛,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减少悲剧的发生。

写在最后

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看见》

视而不见,不能称之为“看见”。人只有睁开蒙昧的双眼,客观站在多个角度去分析,设身处地去感受,才能透过表象看见本质,也就能不被舆论牵制思想,拥有自己独立的观点。

真相往往不是轻易就能掌握的,在没有全面了解事实前,不要片面给出定论。面对异于自己的群体,不要随意贴标签或偏见对待,要多一些包容和理解,接纳事物的多样性。遇事不要急于声讨,多关注一下背后的成因和社会背景,也许对解决问题更有帮助。

愿我们都能睁开双眼,走出蒙昧之渊,看见世界,看见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