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南华那些事
菏泽包含南华的地名特别多,老城有条街,叫南华街,东明有条路,叫南华路。牡丹区,有南华招待所,南华小区,南华广场,南华康城等等;东明县,还有南华小学;定陶区,还有个小区,叫南华公馆。所以,在大菏泽,如果你说住南华,出租车司机会让你再说详细一点。
菏泽为什么有这么多地名和南华有关?说来话长,因为菏泽历史上曾设南华县,而且设过两次。古南华县系西汉元封间治黄河以后所设之县,本名煮枣,因水患城废,城墙上布满狐狸洞,无法恢复故城。故到濮水北岸又筑一城曰离狐城,辖原煮枣县之范围。离狐城在今濮阳城东南习城镇一带。北魏太和六年,因水患城毁,复移城濮水之南,今菏泽城西北四十里李庄集村低洼稻田即是。有明天顺碑为证:“离狐城北四里许渐东,有草寺一区......”云云,今草寺碑在李庄集村东北四里黄刘庄村三教寺中。唐天宝元年为纪念庄子,改离狐县为南华县,历唐、五代、宋、金八代,金初毁于河患。后在1942年,再次设立南华县,属鲁西南专区,至1949年8月,南华县撤销,大部分并入菏泽县,一小部分并入东明县。
当然,现在云南楚雄州还有一南华县,系1954年由镇南改名而来,寓意“西南美丽的地方”。
唐玄宗下诏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据传庄子晚年隐居南华山著书立说,究竟有无南华山,已经不可考了,因为古南华山即使曾经存在过,也不过是一大的土丘而已,早已被湮没在鲁豫皖交界这一带了,更与现在的南华山没有一毛钱关系(现在,湖南、浙江、宁夏都有南华山)。这里又牵涉到庄子的出生地和下葬地的争议,本文不作论及。但无论庄子为何被册封为南华真人,但古南华县确实存在过,确是不争的事实,南华县是为了纪念庄子,也是不争的事实。
菏泽老城的南华北街、南华南街,在1966年前,分别名唤中学前、平正、考棚北、考棚南、清平街,在1933年前,称南华、北骢马、南骢马、武库。这条街究竟为何命名为南华?和南华真人有无关系?目前,笔者没有发现有史料记载,不做揣测。
南华街自古以来,就是菏泽著名的文化圣地。据《曹州府志》记载:“自曹州升府,建置试院,久估计营造,至乾隆十四年(1749年),知府刘慥委菏泽令唐惟明,于府治之南购地基创建,岁内落成。” 由石碑《曹州府创建试院记》(刘藻):“卜基府治南骢马巷,再购废宅扩之。前填大坎,中表衢術,裒材木,运陶埴,群工和会,趋事子来。为门、为堂、为场庑、为楼、为长廊轩亭。崇峻宏敞,翚奂严丽,翼翼躭躭,既实且枚。凡三百间,计费万金。于是,一州十邑父老子弟,咸嗟咨称羡,以为兴朝以来,吾曹未有之胜举也。”由此足见,当时曹州试院已颇具规模。明清两朝科举的基本制度是一致的,清代科举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个等级,童试俗称考秀才,又依次分为“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县试是科考的最初级考试,是童试的第一场,考期在农历二月,在县城考棚举行,由知县主持,儒学署教官监试。县试录取者参加府试,府试分两场考试,考期农历四月,在府地考棚举行,由知府主持。府试合格者参加院试,院试分岁试和科试,考试之地在府地或贡院,由省学政主持。菏泽为府地,因此童试各阶段均在曹州考棚举行。
曹州试院(俗称考棚)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末科举制度取消,试院随被废止。1916年,彭占元先生在这条街上创办私立南华小学,曹香谷先生于山东高等学堂毕业后,担任私立南华小学校长,后增设南华中学。这所学校主要是依靠考棚的几十亩学田租金创办的,校舍则是利用清代科举考试的考棚改建而成。当时,曹先生带领着全校教职员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抬土填坑,垫成一块有几亩地大的操场。1938年日军占领菏泽,学校停办。后又战乱频繁,房舍被毁,逐渐变为废墟。1948年解放,经政府清理改为南华广场(人们常称作南华公园),后又建起大舞台、曲艺厅、篮球场,成为了人们集会、休闲、娱乐的场所,早晨又作为集市所在地(笔者《菏泽面泡的前世今生》等文章对此有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后来,此处又陆续改建为菏泽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
此街的北头原来是曹州府衙门,1913年,曹州府署裁撤,在王鸿一先生等人的支持下,官立中学堂与普通中学堂合并,校址迁至曹州府署,就是今天的菏泽一中老校区(八一路)。古旧、威严、肃杀的曹州知府衙门实现了“教古今圣贤书,育天下英才地”学校场所的华丽转身。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资料借鉴了掌上菏泽、菏泽文旅等公众号,恕不一一列举。)
菏泽南华几乎成了一个历经千年的文化符号,承载了菏泽亘古的文化记忆,也见证了菏泽老城的烟云变迁,尽管原来的南华公园已经不复存在,曾经的杨柳、荷花、小桥、流水也早已成为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