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存在与虚无

2020-10-08  本文已影响0人  whybask

第40章 存在与虚无

前面说过,形而上学已经被批判得体无完肤了。过去的哲学家们(如理性主义者)都相信的某种先验真理其实并不存在。只有人类存在这件事,才是最最根本、不可撼动的事实。

因此萨特有一句名言:“存在先于本质”。在萨特看来,最应该关心的,是“我存在”这件事本身。哲学到了这里,画了一个大圆,又回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了。

那么,什么能体现“我存在”呢?“我”这个词,指的是“自我意识”,说到底只有“自由的选择”才能体现“我存在”。

萨特和克尔凯郭尔一样,强调自我选择的意义,反对
随波逐流的行为。我们现在常听到这样的话:“我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呀。”意思是说,我现在的选择是环境所迫、是各种现实逼着我做出的,不是我自己想选的,我也就不应该为此负责了。

萨特反对这种借口。他认为,人在各种极端的情况下,都有选择的自由。哪怕是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既然有选择的自由,也就要对任何一种选择的后果负责任。

萨特说这话有很强烈的现实意义。德占时期,面对侵略者的铁蹄,很多法国人都面临着良心和生存的选择。有些人就会为自己的选择错误辩护说:我出卖良心,不是我自己选的,是迫不得已啊。

萨特的回答是,你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你有牺牲自己生命的自由,你只是没选而已。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强迫每个人都要大义凛然地去牺牲,不,选择牺牲也是一种自由,也可以选择。问题不是你选择了什么,问题是无论选择什么,你都要为此负责任。

萨特代表的“存在主义”对整个现在社会都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过去封建社会讲的是“三纲五常”,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讲的是“职业道德”,都是社会对人的规范。如果我们要符合社会规范,就必须规范自己,接受规范的束缚,规范也是一种选择的自由,你认为它约束了你,你不自由了,就不是“我存在”了,而是“我为他人存在”了,你丧失了自我。你可以选择不接受这些规范,那后果就是你与社会脱离了、决裂了!

在反思资本主义社会的电影里,我们常见到这样的故
事。电影里一个职业经理人冷酷无情但是工作干得特别棒。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准来说,抛弃个人感情,一心为了工作,这就叫有“职业道德”,这就叫professional,符合了资本主义社会“成功至上”的道德观。作为回报,他自然能得到大量的金钱,得到上司和同事的肯定。但是电影的最后,他痛苦了,他站在自己的豪华房间里,面对冰冷的氛围和无情的人际关系,这个人就开始感叹了:哎呀,为了成功,我失去自我了呀。我迷失了呀。我找不到自己的人性了呀。

这情节要是让咱们这些穷人看了,真想一口方便面喷
他脸上。咱们觉得,你矫情个屁啊,你都这么有钱了你不爽啊?先周游世界啊,包架小飞机、坐个游艇啊。觉得什么好玩就玩什么,再拍照片发微博啊。多爽的人生!您不乐意?您把钱让给我行吗?

可是,为什么这样的电影好莱坞一拍再拍呢?

原因在于,这类片子的诉求点不是有钱人得便宜卖乖,而是人性在资本主义社会规则下的异化——你要么不遵守社会规则,成为社会嘲笑的loser;要么就必须扭曲自己,去符合社会规则,最后发现自己根本没有“存在”。按照萨特的价值观,存在是先于一切的本质,自己都不存在了,那有再多的财富,又有什么用呢?

那么,到底是选择财富、尊严、社会承认,还是选择
自我存在?这本身就是一个自由的选择,每个人都应该自己去作决定。

所以这类好莱坞片,极少在结尾作出评判,只是提出问题,结论让观众自己去选择。

萨特不仅强调自由,还强调责任。

我们常说一句话:小的时候想要快点长大,等到长成了大人,反倒要羡慕小孩子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差呢?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小孩子羡慕大人的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也就是羡慕大人的自由;而大人羡慕的是小孩子无忧无虑,不需要尽很多生活的责任。

因此,自由(即权利)和责任是相伴的,自由越大,责任也越大。

因此自由多了并不是好事,反倒因为责任的增多给人添加负担。这是现代社会精神危机的一个根源,也是很多人宁愿选择盲从偶像、盲从权威的心理动机之一。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