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写1000字创作

别用自己的嘴去干扰别人

2017-11-09  本文已影响97人  一只疯狂的没有目标的青豆子

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不自觉的用自己的嘴、用语言去干扰别人,比如说开了个很“毒舌”的玩笑、非得在和一个毫无意义的讨论中,用语言攻击别人然后取胜。有时我们并没有发觉自己做错了甚至还沾沾自喜,但对别人却造成了很大的烦恼、甚至伤害……

不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别人的生活

晴晴偶尔会在朋友圈发一些养育孩子过程中小感悟,每次消息发出之后,总有一个高中同学给她发大段大段的语音。刚开始晴晴还以为她有什么事,听了两段,才明白原来同学针对她的小感悟再给她“传授”育儿经。

比如,怀孕8个多月时,她发了一个晚上吃夜宵的图片,然后配文字“晚上大开吃戒啦”。没过几分钟就收到同学的语音,告诉她晚上一定要少吃夜宵,要不然会很快胖起来,而且孕期特别胖很容易得妊娠高血压、高血糖之类的病。看了她给孩子断夜奶的照片,又发来了语言告诉晴晴千万不要给孩子吃夜奶,影响孩子睡眠;看见发给孩子吃辅食的照片,马上又会说你不能给孩子吃鸡蛋吃这么早,晚上少给孩子吃一点饭啊,要不然会积食等等。

事无巨细,只要晴晴发关于孩子的照片,都会有大段的“指导”语音。晴晴实在烦不胜烦,但又不好意思拒绝。而事实情况是晴晴自怀孕后饭量并没有增加多少,加餐也只是偶尔会有一次,所以她的体重不过增加了二十多斤。至于给孩子断夜奶,也不过是加了辅食之后孩子自己也不吃了,慢慢的可以睡整夜的觉了。

反倒是同学自己,在孕期大吃大喝,体重增加了60多斤,整个人都和吹了气球一样。生孩子的时候因为孩子超重是剖腹产;而她自己的孩子一直是婆婆在带,之前自己的孩子因为吃太多积食,差点得了厌食症……

自己也不过是小感叹一下,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情绪。但是同学总对自己说“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问题是你自己做的并不好,而且你也不知道我的实际情况,干嘛老来指导我怎么做?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我们每个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对于每一新手妈妈来说,从生命开始孕育的那一刻起,每个人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一样的孕育过程,但过程中很多状况、身体指标和感受都各不相同。我们都是在日常中学习,在摸索中前进,这个经历的过程谁也不会比谁好多少,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最好的事情是我们互相沟通借鉴学习好的方法,做得更好。

而当你自己做的还不够好活着频频出问题的时候,你首先是应该反思自己错在哪里,而不是在不了解别人的实际情况时,仅凭别人的一张图片和几个文字就开始说教,告诉对方“你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以过来人自居,用自己的不成熟甚至是失败的经验来指导别人,这是在是一件荒唐又可笑的事情。

有位哲人霍布斯说:积累的经验多了就会慎虑,就像积累的学识多了就会博学一样。经验多了反而会更加慎重的考虑,更何况是我们的经验还差的很远时,指导别人就更应该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更何况经验不是真理,适合你却并不一定适用于普遍大众。

不要用你的经验去指导别人的生活,即使你觉得你做的很成功,你能做的也是分享一下,供别人参考借鉴,完全不足以去指导别人的人生。更何况,这个世界谁的经验也不能指导别人的人生。

不随意评说别人的生活

前两天刚一进办公室,看到两个同事坐在一起窃窃私语,你一句我一句说的还特别起劲,似乎是还没有发觉我回到了工位,两个人还在嘻嘻哈哈。

“哎,你听说了吗?市场部的筱筱离婚了”A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神秘的说。

B同事特别好奇,连忙问道:“真的吗?不会吧,没听说啊,不过我觉得从她身上一点都看不出来女人离婚的那种伤心欲绝的样子啊”

“怎么会伤心,听说是净身出户,你懂得啦”,A同事一边看着自己不断翻转的手一边说,一副自己无所不知的样子。

哦,原来是这样啊~,B同事似乎瞬间明白了,满脸的不可思议的神情,然后补充道:“真是小看筱筱了,真有两把刷子,厉害!”

听她们的对话真是觉得分外无聊,好歹也是同事,这么在背后讨论人家的私事是不是有点不好啊~。

下午下班公司在班车上,因为来的较晚坐在A、B同事后面的位置,又听她们俩开始讨论筱筱离婚的事情,一边说一边分析,比如“她肯定是在外面如何如何,所以才怎样”,或者就是“听你这么一说,我忽然明白那天她为什么情绪突然崩溃了……”。俩人分析的头头是道,不放过每一个听来的小道消息,虽然声音压得比较低,但是仍然能感觉出他们那种对自己推理出结果的兴奋。

其实特别不明白,人家筱筱离不离婚、为什么离婚跟他们没有任何关系,没有大家的家庭关系,也没有影响正常的工作推进。但是却总有人喜欢用各种猜测、推理然后形成自己想要的结果,用自以为很了解事情原委的心态,用过来人的姿态去批判人家的行为、去评说人家如何做的不对。这些真的不能能给自己带来任何的好处,想想都觉得心累。如果把这种精神用在自己的工作上,是不是现在会到达很高的职位!

随意评论别人生活的人,自带一种优越感,总是觉得自己的看法和认知就对的,觉得自己在这一点上比别人做的好,不管自己是否真的了解事情真相,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别人,评论别人的生活,真的毫无意义。

也许他们只是想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或者她们不认同筱筱的做法,但是在这个宽泛的世界上,我们要尊重别人的选择,尊重别人和我们有不同的想法,这是一种包容,也是一种教养,毕竟他们的这种选择真的与你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且具体她有什么苦衷也不是我们自己能清楚的。所以不要随意的评论别人的生活,也不要发表自己各种所为的“发自肺腑”感悟。

不开很过火的玩笑

在“毒舌”这个词火爆之前,一直以为这就是一个骂人的词。后来才慢慢了解原来有一种人可以称为“毒舌”。但是能被大家公认为“毒舌”,不管是在说话技巧还是智慧、情商上都是有很高要求的。但是我们生活中,常常就有那种把开过火的玩笑当成自己是“毒舌”的人。

比如,丽娜新做的头发,我们都觉得很好看,很衬她的脸型,显得她特别娇小可爱。丽娜找王姐去拿文件的时候,赶巧小宋也在。他一看见丽娜就说:“哦,你做头发了呀”

听小宋这么一说,丽娜顿时有点不自信,连忙问“是不是不好看呀,是不是显得我更矮了?”

还没等小宋说话,这位王大姐就说:“哎呦我天,我要是把头发做成你这样,我就直接去死了”!

听到这句话丽娜一下子傻了,她没想到王姐说了这样的话,都不知道怎么接话了,小宋一听也有点尴尬了,说:“你这话也说的有点太伤人了吧”小宋这么一说,王大姐觉得自己也说的有点重了,连忙说:“别介意、别介意,我只是开个玩笑,其实还蛮好的”。

丽娜一声没吭黑着脸回工位上了,一个下午都很少说话。下班的时候还问我要不要去把头发再修修,感觉显得自己太矮了~

其实总有一些人嘴贱,在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毫无底线,说出一些让人无法接受甚至触碰别人底线的话,还觉得自己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还以为自己很“毒舌”、很幽默,但是却在无形中深深的伤害了一个人。这种不考虑别人内心感受,以自己无心“开玩笑”的方式取笑别人的人,是一种低情商的表现。

古语云: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你认为的玩笑话,成了伤害别人的矛和戟。

所谓语言最见人心,嘴上不饶人的人,往往是为了掩饰自己缺乏的安全感还有自信心,不管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这种很过火的玩笑也是内心存储了太多的戾气吧,用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你嘴巴说话这么毒,心里也一定很苦吧!

《曾国藩全集·家书》中说到了八本,即: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而其中立身的根本,就在于不乱说话。

《论语·卫灵公》中说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也告诉我们,在说话的时候要有智慧的去说,否则你不仅可能说错话,还可能失去了朋友。

有人说,人生有两件事尽量少干,一件时靠别人的脑子思考自己的人生,另一件就是用自己的嘴干扰别人的人生。所以,不要用自己的嘴去干扰别人,不管你是好意想帮忙,还是无心开玩笑。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