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论语》之辩析“以不教民战”

2018-09-06  本文已影响0人  永哥晋城大锅饭总部发起人

我是赵永军,这是我的“每天写一篇”文章、为自己赋能的第139篇。

《论语子路篇第十一》第30篇: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朱熹注解——以,用也。言用不教之民以战,必有败亡之祸,是弃其民也。

钱穆注解——以,用义。必教民以礼义,习之于战阵,所谓明耻教战,始可用。否则必有破败之祸,是犹弃其民。此两章见孔子论政不讳言兵,惟须有善人教导始可。

钱穆译文——先生说:“用不经教练的民众去临战阵,只好说是抛弃了他们。”

李里注解——孔子说,不教育就使民去参战,这就是弃民。老百姓你不训练他、不教导他,就让他去打仗,这就是放弃老百姓,让他白白去送死,这是为政者对百姓不负责的表现。所以即使战争也离不开教育,这更显出教育的重要意义。

杨伯峻译文——孔子道:“用未经受过训练的人民去作战,这等于糟踏生命。“

南怀瑾先生不只是翻译,更从整个篇章上来论述和注解。请看:南怀瑾先生注解——这是本篇的最后一段。我们翻开这篇第一段,是子路问政。现在把孔子这句话放在《子路》这篇的最后作结论更妙。

因为子路的个性比较冲动,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孔子骂过子路,“暴虎冯河”,只晓得用武力、用军事,偏向于武功,而不懂得为政之道。

可是在这里的结论,却主张一个国家无论如何不能忘记国防,不能忘记军事。如果不教人民军事的知识和技能,不巩固自己国防上的战备,等于自己要把国家丢掉,是不可以的。

孔子在许多地方,表面上看起来,不大赞成用武力解决问题,但对于国防的战备,他认为非常重要。个人的修养也是如此,随时要准备战斗的精神,但不轻易用兵。中国武功的道理也是一样,练拳、练刀、练剑的人,要练到最高的武功,可不是为了轻易杀害别人,而主要在于求得和平的自卫。

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对《论语》的译注水平之高下,或者可以分三个层次,一般层次,只作字面注解翻译,不管能不能讲得通;高一点层次,会交待一下这则论语的背景和关系,让大家基本明白这句话的道理;最高层次,还要从上下文来看,从整篇文章、整部论语来看,还要结合孔子的生平和思想发展过程,还要结合译者本身的见识、经历和感悟,更要从历史、人生经验,社会发展、人心人性等等方面来讲,南怀瑾先生就属于后者,但对于初学者,可能觉得南先生古今中外,东拉西扯,不易理解。

所以我的意见,读论语,首先读原著,次读李里《论语讲义》,再读南怀瑾《论语别裁》,在这个基础上,再参照钱穆《论语新解》、李泽厚《论语今读》、杨伯峻《论语译注》,最后读赵又春《论语真义》、朱熹《论语集注》,似乎更好一些。

可见论语之深、解读之难,值得一生咀嚼。

一孔之见,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