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与生——记于《活出“树木希林”》
我喜欢是枝裕和的电影,有两个理由:
第一、我一直喜欢讲细腻生活的电影,而是枝裕和的电影总是见微知著。并且对于中国人来说,喜欢是枝裕和是一种小众却优雅的爱好,会让自己显得很有品位。
说白了就是,一点点的虚荣心和狂妄,让我觉得自己与众不同。
第二、知日出过一期是枝裕和的专栏,用的主题是步履不停。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步履不停》代表的是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思念。是枝裕和说,只有拍完这部电影,他才觉得自己能够从失去母亲的伤痛中走出来。
那时的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瞬间被打动了。因为我也在寻找一种走出来的方法。
于是,我喜欢上了《步履不停》,喜欢是枝裕和的电影。
当时我觉得很羡慕,也很嫉妒,因为我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有人已经做出来了。
《步履不停》最有名的一句台词就是,阿部宽饰演的儿子说的一句话:“我总是迟了一步。”这是是枝裕和的心声。
可是,我不是这样。我害怕自己会迟一步,于是几年来丝毫不敢松一口气,拼命的努力,忍耐着自己不喜欢的一切,就算被人白眼和嫌弃也斯毫不在乎,可是我最终还是迟了。
只差了40天。这40天是从希望走到绝望的时间,是满怀期待的未来和遗憾悔恨的现实的巨大鸿沟,是从生到死的时间。
3年后,我看着《步履不停》里是枝裕和的“妈妈”,树木希林最后一年的纪录片,看着她活着走向死亡的身影。
我很想要问一句:树木希林的最后一年,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面对死亡她害怕吗?直到最后她的心愿是否都已经满足?她是否没有留下遗憾?最后会痛么?
我很喜欢这位日本老人,更因为在她的身上我总能够看到姥姥的影子。一样花白的头发、一样沙哑厚重的声音,一样驮着的背,一样蹒跚的步伐。
所以我非常想知道,或者说我非常期待,那些我没有机会和姥姥说的话,没有机会知道的事,也许能够从树木希林身上看到答案。
可是,我失败了。看完《活出“树木希林”》,我明白了,那些埋在我心头的问号,永远都不会有答案的。
所有我能够找到的答案,也不过是为了自己安慰自己,因为别人的心情再细腻、在具体,也丝毫代表不了我念念不忘的那个人。
于是我明白了,3年来我一直寻觅,并转转反侧的死亡话题,都只是因为自己不甘心罢了。其实,我想要的从来不是一个没有人可以给我的答案,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我真正想要的就是,让我的姥姥回到我身边,像过去一样,只要我一回到家里就能够看到她。
我真正想要的不过就是,让姥姥再叫一声我的名字,让我再给姥姥一个拥抱。
可是,因为实现不了,因为我并不想承认这样的现实,于是就用理智蒙骗着自己,我告诉自己其实我想要一个答案。
而我欺骗自己的就是,我不想要活在这个失去姥姥的世界里。
曾经,我觉得一个人选择自杀是一种非常懦弱的行为,当然那时的我也不理解,为何会有抑郁症,为何会因为心情不好而选择死亡。
现在的我只觉得过去的自己蠢爆了,对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自以为是的下定论,实在是太难看了。
因为,选择自杀选择死亡,真的是因为觉得活着没有意义。
因为,但凡对活着还存有一丝期待的人,都不会真的去死。
虽然知道今天,我依然还没能真正从伤痛中走出来,可是我现在开始觉得,天的蓝色,云的白色,树的绿色,花的红色,阳光的金橘色,漂亮了。
那张藏在手机相册底部的照片,我可以去看了。我能够时不时的把照片翻出来,将照片放大,隔着屏幕细摸脸上的每一条皱纹,微笑的表情,衣服的花样,粗糙的手指。还有当时记录下的蓝色天空。
很久之后,我又一次能够看到姥姥了。她还在对我笑,一直笑着。
我不会再去问,人为什么会死亡。因为人本来就是要死的。
我也不会再追问,为什么不能等一等,让我准备好。因为死亡从来都是不等人的,无论是自己的死,还是身边的人。
我甚至不会再问下去,死是什么感觉。因为我在还活着的每一天,都要尽情的活着。
可是也有一些是我能够思考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生和死,如何面对骤然来临的死亡,当死亡发生后应该做些什么,当死亡出现时应有的态度,等等。
向死而生,才是对待死亡、对待活着,最后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