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15 auntie9 + 31周 + 远游

2018-08-03  本文已影响0人  auntie9

2018第31周练笔        主题:自由发挥

我在大约六七岁的年纪,曾随父母去峨眉、乐山一带旅行。那次夏天的出游在我记忆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能切切实实地想起一些细节,而不仅仅像更小的时候去重庆去达县,只能隐约回忆起两天两夜(三天三夜?)乘坐东风牌大卡车,后来在姨婆家躺着喝奶的那种感觉了。我爸单位的司机,经常开着公车出去玩,这在那个年代好像稀松平常,并不会遭到非议。我爸妈还有一回抛下我,跟司机两口子一起远赴云南玩了大半个月。不过,我并不介意,因为我在婆婆家跟表姐也玩得不亦乐乎,每晚新闻联播之后等着看《西游记》,那是我俩一天的高潮时光。小朋友们只要跟喜欢的人在一起,或者独自一人干着喜欢的事儿,他们总能乐呵呵地打发时间。孩子们的世界,“无聊”仿佛不存在。

我是个很能跟自己相处的人,自小就是如此。所以我小时候对旅行的热切,实际上不大符合我的性格。我老公幼年时期特别爱热闹,成天跟小朋友们腻在一块儿,上房、翻墙、抓虫、摸鱼,哪件事不比坐车出远门更加吸引人?公婆也有大把出差的机会,每回问他要不要一起去呀,人家总是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不像我,那时候的我对于远游抱着梦幻般的美好期待,哪怕晕车晕得厉害,吐啊吐的也就习惯了。尤记得,凌晨时分被大人拧起来,迷迷糊糊坐上公车,以龟速爬行在峨眉山的盘山路上。车子应该是超载了,人挤人压根没有挪动的空隙。一泡尿憋在那里,从山脚到了半山,我实在忍不住了,硬着头皮挤到车门处,蹲下就湿了一地。到了金顶,正好日出东方,云海翻覆,光芒万丈。我披着大军袄,立在崖边,爸爸吓唬着推我一把,我立马哭哭啼啼八爪鱼般地抱紧他,跟林子里趴在老猴子身上的小猴子一模一样。自山顶下来,我一路蹦蹦跳跳,遥遥领先。爸妈在后面走得不紧不慢,到后面竟有些膝盖发颤。第二天更夸张,整个小腿都肿起来,叫他们好生后悔,当时没坐滑杆下山。我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那么多台阶一路往下,不仅没有磕磕绊绊,反而觉得身轻如燕。大人们追我不上,唯有羡慕孩子的青春活力。峨眉山里的泉水清澈又幽冷。我们的背包也塞着几瓶矿泉水,正是打着“峨眉山”的旗号兜售的,价格不便宜。爸妈说早知如此就不买水了,又贵又沉,应该拿个空杯子上山,随接随喝。想起了那济公和尚托钵乞食,于芸芸众生中广结善缘,我咕噜咕噜喝光瓶子里的水,再往溪边灌满山涧清甜的流水,内心涌起一股与天地自然相链接的平静幸福。盛满溪水的瓶壁凉凉的,贴着背包和衣服,随着我的走动,有一搭没一搭地靠近我的皮肤,好不惬意。

那一回出游,爸爸特意跟亲戚借来了相机。我们兴冲冲地在金顶云海间,在乐山大佛前合影,很快就闪光了三十六张底片。待到换新胶卷的时候,爸爸才发现之前的那卷根本没挂上,我们一直在空卷空拍,白白浪费了诸多表情! 我好不懊恼,心里直怨爸爸不懂装懂,可惜了我涉险摆出的各种造型。那时的我不懂,“到此一游”也好,“景点留影”也罢,这些统统不重要。远游于我们而言,真正能打动人心并长久保留下来的是感觉是细节,是过后回想起来更深的思考和领悟。老实说若干年后,数码相机的兴起一度让我拥有了比之前二十年多得多的照片,但我几乎从不曾回过头去细细翻看过,这不是我的风格。然而那次拍照失败,最终未能留下一张照片的出行却以各种闪回镜头在脑海里频频再现,俗称“走心”了。倘若我拥有一个高级的随身摄影师,能以隐身的姿态不时记录我的日常,那也不失为一种可以接受的方式,至少我不被打搅,我是自然自在的,我还能是我。可是留下这些影像,对于平凡庸众的我,对于从不顾影自怜的我,对于不爱回忆过去的我,又有多大意义呢?放在以前,无非多出一沓厚厚的相册,在犄角旮旯里积灰蒙尘;放在当下,也就是更大的内存卡更多的移动硬盘,在一堆其他数据的掩盖下,多少年都不会点开一次而已。

于是,这样的我,一旦想通这个道理,对拍照也就没多大兴趣了。如果有一天我爱上摄影,那一定是镜头对准他人的探索,是一次自发的隐身的审美的再发掘,而绝不会是日常45度眯眼撅嘴的卖萌摆拍,对此我完全欣赏不来。有这样的母亲,可想而知,我儿子从小到大的照片也就多不到哪里去了,他跟我们的合影更是少得可怜。我的手机很烂,完全没法拍照,偶尔心血来潮,拿起相机拍拍他,囿于摄影水平有限,十张有八张也是废片。他还毫不领情,一刻不停,留下许多瞬间挪移的影子画面。罢了罢了,我儿活在当下。小人儿对于若干年后翻着相册回忆过往才没有兴趣呢。拜托,那是跳广场舞的大妈们才会热衷的事好吗?

没有影像纪录的过去,存在吗,深刻吗,永恒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人而异。我个人而言,更多地倚靠文字来梳理过去;有人则通过绘画、音乐,甚至做梦来回忆往昔。人的通感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很多人到头来可能真的只能借助于照片的视觉刺激来纪念青春,这是颇为无奈之事。既然明白这点,那在孩子小时候,我们就应该主动地保护他对自然对万物的可贵的通感,而不要固执地将他定格于某张照片里,仅仅为了满足我们早已迟钝的感官体验。前阵子,我们带弟弟去海边玩。我带着相机,想着难得来一次,多少拍几张照片呗。我知道弟弟不乐意,他爸爸也很抗拒,没想到这爷俩一个只顾着挖沙撩水,一个见镜头就躲。我这个摄影菜鸟努力抓拍他俩,顶着自上而下的太阳光和自下而上的白沙滩反光,半天没搞到一张正脸照,别的不是手抖就是过爆,怎一个“惨”字了得。不拍拉倒,老娘也不乐意伺候!哼!我放下相机,罩上泳镜,戴好耳塞,一头扎进海里。贝壳、小鱼、寄居蟹们🦀️,随着清澈水波的光圈一漾一漾,它们才是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灵啊。比起它们的“无所求”,我的“求而不得”显得尤其滑稽可悲。从水里扑腾着站起来,没戴眼镜的视线一片迷茫,隐约中捕捉到远处父子俩的欢声笑语,他们很享受呢。人人都沉浸在大海给予的轻松快乐里,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弟弟马上六岁了,以他当下的记忆力,不知道以后他还能忆起多少这趟佛州海滩之旅?我们在他更小的时候,也曾多次带他在欧洲、中国和美国三地出行。看起来,他记得的不多。我知道那种“离开家出远门”的欣喜的感觉始终萦绕在他心里,否则他不会一再兴奋地要求去住hotel,看teen titans go!(家里没有电视机,他知道想看这个动画片得去旅馆)。只不过,孩子的关注点真的与你我不同,你抱起他指给他看的大峡谷,你带他去朝圣的大都会博物馆,你费劲介绍半天的blue angels,人家根本不感冒。他的心在别处呢,他有他的坚持和乐趣,随他去吧。反正我懂,因为我经历过——他长大后跟我聊起这一次次远游,纵然讲不出个所以然,甚至完全没有印象,这些经历在他的幼年时代乃至整个人生一定也发挥着某种重要作用,那是一种同父母一起建构生命大厦的幸福美好,光想想也得开心得冒泡。我会狡黠地一笑,告诉他,那一年夏天,有一个小朋友坐在车上,一路哼着左小诅咒的“凭什么要我交作业,凭什么要我交作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