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活出生命的意义》
零 - “意义疗法“,
之于我,是第一次听说。于是斩钉截铁的告诉朋友,这个流派,要么是野鸡派,要么就是翻译错了。
好像是自己愚钝了,而这种自大在我身上出现也属常事,我也从不责备自己,有时候,其他人就被我唬住了,有时候就从自己的脑子里溜走。所幸的是,我抓住了她,并探望了度娘,并花了在椭圆机上锻炼的一个小时有余的时间,快速翻阅了此书(如题,下文简称《意义》)。
由此,产生的联想都是只言片语,你且看,我且继续当杂文来码。
壹 - 概览&适用人群
《意义》是弗兰克尔花9天时间完成的,成了一本畅销工具书。
书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弗兰克尔在纳粹集中营的经历;第二部分是意义疗法的理论实践。
总体感觉,如果有犯罪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后现代流派,如:短焦、叙事疗法的理论基础,看起来是毫无费力的。
全文有一条主线就是:帮助他人寻找生命的意义。
适用的人群:
生活无意义感的所有人,苦难中的人,如:监狱里的犯人;
有重大创伤的人,如:刚失去至亲;
抑郁状态(包括被诊断为抑郁症、或双相情感障碍、广泛性抑郁、恶劣心境等)的人,如:找不到生活的方向;
家庭生命周期处在寻找自我的人,如:中年危机(事业的停滞期,职业倦怠等);空巢期(孩子离开家庭,重新面对伴侣的生活),老年期(生活无意义感,对死亡的恐惧)。
最后一个部分,是根据家庭治疗的理论加进去的,因为我们在面对家庭工作的时候,最多的心理问题,除去子女教养部分,个人的成长总是会在这几个阶段出现或多或少的困扰;另外,从叙事治疗的理论角度来说,我们需要无限的接近来访者的目前的状态,又和他们目前所处的阶段有些不一样,引发一些思索,就如”搭脚手架“一样,慢慢的,一层层的贴近他们。
从这个角度是上来说,弗兰克尔所呈现的情景(二战希特勒时期)离我们有些遥远,不一定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或者引发足够的”兔死狐悲“,故而,此书如果需要更工具书一点,需要引发的是应用端的延展。
贰 - 书本内容对照及相关思考
2.1苦难的几个阶段
作者第一篇章里所描述的集中营的犯人们所经历的几个阶段(收容、适应、释放与解放),和当我们经历的苦难(疾病、痛苦、糟糕情绪等重大创伤事件)时,可以一一对照起来。
第一阶段
惊恐、暂时性迷惑、幻想破灭、冷酷的幽默感、冷酷的好奇。
这个阶段的情绪波动比较明显,惊恐的状态后,会用各种方法(现实、检测手段等)去多次进行确认。
他们会更多的利用否认的防御机制保护自己,不被苦难击垮。既而寻找一些文中提及的幽默和好奇来试图让自己好过一点。
如觉得自己是做梦,或者困境只是暂时的,没有那么糟,或许只是命运开了一个玩笑,再或者我是来体验生活了等等。
这是暂时和必经的阶段,并伴随一定的焦虑、不安和躁狂。
第二阶段
相对冷漠,“囚徒的眼睛将不再躲避这一切”,“情感进入死亡状态”。
视而不见,隔离是更多的防御机制。他知道无力回天,习得性无助。
一般的表现就是自暴自弃,更容易产生轻生的念头。
此时的个体是无力的,需要外界的帮助。哪怕是一个阳性的刺激、亲朋好友的帮助,当然,作者本文中提及的就是赋予此时此刻存在的意义就极为重要了。
第三阶段
人格解体
一方面
“回到原来正常生活后的心酸”、“理想情景的幻灭”
另一方面,解脱后的无所不能(全能感)
“除了上帝,他不再畏惧任何东西,那种体验有着无与伦比的美妙感觉”。
如果说第二个阶段是萌生自杀的念头,这个时候就更容易付诸行动了。
因为现实和理想的巨大反差。得以支撑到现在的力量瞬间崩塌,困难的背后并不是美好,或者想象中即刻的美好,各种适应性不良,极大的冲撞等,要么再度抑郁状态,要么有抑郁状态转成躁狂状态,冲动行事。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对苦难赋予的意义应该是从自身出发的。
电影《女排》教练问“为什么打排球的问题”,运动员回答为国家、为家人、因为偶像的力量等,都不及,发自心底的喊出,“为了自己”,这样外界发生变化的时候,真的可以不以物喜。
2.2 打开自己
如何从自身去找积极的力量呢?
一
积极的去生活
哪怕是在苦难中也尽力做到自己,甚至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去帮助别人。
文中,作者在集中营里,充分发挥自己的医学知识,治病救人,获得自我价值感。
二
去接纳(悦纳)
哪怕是侵略者也有人性的善的一面,去发现,感染,让好运降临于你。
也许,我们很多情绪都是悲观或者负向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向阳的期待。在行为表现上,我们尽量去接近乐观的人,积极的学习性的团队。
就像文中作者提及如果被换到一个不熟悉(死气沉沉)的团队,因此产生诸多恐惧。集体的能量是可以互相传递和影响的。
所以主动向善、向阳,就会被同样的善意和阳光所加持、包裹。
三
让苦难自然的流动
《意义》中描述,有好几次,有好心人给他带来“金蝉脱壳”的机会时,他选择尽量保护自己的前提下,不取巧。顺其自然。
心存希望不是立刻马上的“鲤鱼跳龙门”,突然的扭转也许会导致新的问题。
我们不妨慢慢的觉察、等待,时机成熟了,自然会有转机,不着急的心态,不抱着必定快速成功的决绝,反而能更接近成功和更好的解决事情。
下面,我会从文中找出几个如何与苦难共处,让苦难流动的方法。
2.3 靠自己找到意义途径
一
寻找活着的力量
“你唯一活下去的办法是,看上去能干活”。
这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最底层需求:生存和安全。生存的力量是不容小觑的。
有时候会接到危机干预热线,来访者说在楼顶准备往下跳。我们应该相信是生存的力量让他拨通这个电话,并给予支持和温暖,相信这个力量本身,进而寻找这个力量的来源。
文中,作者说每天必须刮胡子,哪怕你只有那片最后的面包,也要保持相对的整洁,不被拖出去处决。
二
行动起来,哪怕是一小步
文中有一个片段是说,吃食物的方式,“食物分几次吃”,感觉自己熬不下去(看到狱友的苦难无能为力)时,默默的咀嚼用剩下的少量的食物,及时给自己温暖。
我们也可以寻找这部分行为,哪怕只是“仪式化”的行为给自己暗示、帮助,坚持一段时间。
三
当有贵人给予帮助时,记得感恩
文中,作者不止一次的提及所受到的帮助。他心生感激,并积极的帮助他人。
爱是一个蓄水池,如果你懂得去爱,你的蓄水池就永远是满的。我们如果真的想被人爱,就需要有爱的能力,而感恩就是这个积累爱的能力的过程。
四
寻找积极的因素
这个方面,似乎作者找到了很多小的方法,比如
1、创造另一个和自己链接的世界:
每天和自己独处5分钟,哪怕是在最恶劣的条件下。
2、发现美好:
如,看日落,“世界多美啊”
3、与艺术链接:
比如歌唱、画画等抽象的积极联想,并给予阳性赋义。
4、培养幽默感:
讲故事,假如你走出监狱,回到现实生活,我们可以把苦难的部分当故事,甚至笑话来讲。
这段特别特别有意思。可以找个partner,一起来练习幽默感。比如,哪个梗你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可以拿来当笑话说的,笑出来的时候,那个苦难的部分似乎就外化了。(这里用到了叙事治疗的理论)
五
给予生命中其他重要意义
重要他人的支持
“默默与妻子交谈”
作者给妻子的遗言中说 ,“我跟她结婚后那短暂的时光胜过一切,也超越我们在这里遭受的所有痛苦” 。
(这里有意向对话和叙事的隔空对话的技术。)
其实那个重要的他人是否在场没有太大关系,你可以想象,如果他在那里,他会怎么做、怎么想,你们会有什么交流等。
练习的时候,还可以和过去会未来的自己对话,只要从中能够寻找到力量就很有力量。
2.5 如何让价值感具有恒长性
这段更多的援引本书的内容。
一
外化苦难
看见苦难、和苦难共处、不再感到痛苦
斯宾诺莎《伦理学》“作为痛苦的激情,一旦我们对它有了清晰而明确的认识,就不再感到痛苦了”
“看不到未来的人之所以自甘沉沦,是因为他发现自己老在回忆里。”
“苦难、厄运和死亡是生命不可剥离的组成部分。”
“没有困难和死亡,人的生命就不完整。”
二
从我开始阻止系统的恶化
一旦被拯救,需要杜绝无意识中认同并付诸行动。
文中有提到狱友经过一片田野时,一定要踩着庄稼过去,感觉有点”以暴制暴“的味道。
这种行为模式就是认同并付诸行动。比如:解脱之后,暴力及掠夺等贪婪的本性就出来了。
再比如,朱元璋进皇城后的烧杀抢掠等行为。
三
赋予使命感,为之奋斗不息
如作者
“帮助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叁 - 附
意义流派的重要理论部分
略
理论链接:
https://open.weixin.qq.com/connect/oauth2/authorize?appid=wx8ffef4695bc01c1b&redirect_uri=https%3A%2F%2Fweread.qq.com%2Fweb%2Fappreader%2Fca332b705d15b7ca32718e4k16732dc0161679091c5aeb1%3Fwtheme%3Dwhite%26wfrom%3Dapp%26wvid%3D15910749%26scene%3DbottomSheetShare&response_type=code&scope=snsapi_base&state=ok_userinfo%23wechat_redirect&connect_redirect=1#wechat_redirect
本书作者:
百度百科-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治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他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感谢推荐此书的朋友:西瓜
2020年11月26日,读书笔记速记,于天山家。
草稿午饭前,完稿午饭后,草率了事。
书籍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