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把自己踩麻木的木腿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110人  唔邪
把自己踩麻木的木腿

1.困扰

前一段我一直有个困扰,好像总是在逃避看书。

是担心回到“书呆子”的状态吗?是因为读的书在生活中无处可用吗?还是因为担心“知道了这么多道理还是做不到过不好”而沮丧?

我和这种烦躁的情绪呆在一起,努力感受内心的想法:好像身体里还住着一个不相信自己会更好地胖子,稍微努力一点,稍微成功一点,就又会被她拉回去,她仿佛在说你没付出很多你不配得到,你变好了会遭到嫉妒出头的椽子先烂……她就像一个耳语者,把类似的焦虑、担忧和烦躁的可能一遍遍在潜意识里酝酿。

怎么才能和她和解,相信自己可以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力量呢?我想了很久。

2.触动

周末无意中翻到梅姨主演的《走出非洲》,豆瓣是这样介绍的——凯伦(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富家女,为了得到一个男爵夫人的称号她离开故土丹麦远嫁东非肯尼亚,然而男爵夫人的称号并没有给凯伦带来美满的婚姻生活……在经历了生命的磨炼之后,凯伦最终告别了那片她洒下青春和热情的土地……

这会是我心中的梅姨出演的角色吗?听起来只是社会变迁的一个符号,这会是那个穿普拉达的女王另一面的诠释吗?

电影一开场就给了观众认识凯伦的机会。婚礼上,一个英国贵族问到“丹麦作为临近德国的一个小国,战争开始会怎么站队?”凯伦并没有因为特殊的场合和陌生的环境而表现软弱,她这样坦然回答:

把自己踩麻木的木腿

当丈夫违背两人早前的约定,改养牛为种咖啡。她并没有因为新婚而昏头,她坚定地对他说,下次请用自己的钱做决定,并且把丈夫的咖啡种植面积减半来养牛。

丈夫所在的战团需要供给时,她亲自带人历尽磨难把物资送到前线。

把自己踩麻木的木腿

而这个枕边人却不如她想象的那么爱她。

他把梅毒传染给她,她选择了原谅。他花天酒地,对农场毫不过问,她选择了原谅。但是再一再二,第三次她发现丈夫又和情人约会,她毫不犹豫地让丈夫离开了家。

凯伦的坚强和勇气,不仅在遭到背叛时没有退缩,在灵魂伴侣丹尼斯的柔情蜜意里也并未沉沦。生性自由的英国贵族丹尼斯不愿被婚姻束缚,拒绝和她结婚。凯伦居然也保持了冷静,坚守了自己的意愿。

把自己踩麻木的木腿

凯伦也是善良的。她帮助染有腿疾的少年治病找到工作,她给孩子们建造学校请来教师。即使她的农场因火灾而破产了,她依然要给为她工作的土著找一片栖身之所,哪怕需要她付出最为珍视的尊严。

把自己踩麻木的木腿

这样的一位女士,不管在任何场合都始终忠于自己的内心,不被任何形式的道德伦理所绑架。她确实不完美,不具备社会赋予女性忍耐克制的美德,但她是那么真实,那么具有生命力,她让痛苦变得深沉,让磨难找到了意义。她的一生从来没有因为错走了一步而懊恼彷徨,即使这个错误给她带来经年的困扰,她都是那样昂着头乐观面对。

一个什么样性格的女士,才能做到这样呢?

3.我们不一样

回忆我的前半生,我一直在给自己挑错,希望能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这也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内向不好,腼腆不好,过于热情也不好;不懂人情世故不好,曲意逢迎也不好;当老好人不好,棱角分明也不好……总在研究各种场合应该怎么适应,怎么处理关系,怎么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各种失误哪怕是小到一句话而紧张、后悔。

我的口头禅——“作更好的自己”——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对现在的自己并不满意,我并未接纳自己,现在的我只是委屈求全,我寄希望于未来,在未来会有变得更好的自己。

而凯伦呢,她从来没有怀疑自己的性格、品德和能力,也从来不曾妄自菲薄,再大的挫折她都坚信自己能够跨越。

她活在当下,当下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出自她的本心真意。她从未虚度她的任一分光阴。

4. 把自己踩到麻木

因为不接纳现在的自己,我总看不到自己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总不能觉察自己的喜好有什么价值。

比如,我喜欢舞蹈,和着音乐起舞使我身心愉悦,可是我只会选择在疲劳至极地时候去这样放松,因为内心总好像有个声音在告诉我这是在虚度时光。

我的爱好没有价值,身体感觉疲劳还可以再坚持一下,在不喜欢的环境中还要再忍忍而不是及时抽离,因为我的时间为了别人花费才有意义,为了自己就会觉得是在浪费。

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的性格,让我失去了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也失去了做事情的动力。

既然所做的事情本身对我没什么意义,我就不得不去给它找个意义。

因而,在许多时候,我是那么纠结,我希望有个权威的声音告诉我,“你该做什么,你不该做什么,你只有做什么才会有意义……”

可是,我的身体又那么忠实,我无法躲开自己的感受。

在“做”与“不做”之间,我就这样徘徊不前。“做”不能使我感到美好,“不做”亦不能使我甘心。

我失去了选择的勇气和冒险尝试的动力。

我被“不喜欢自己”这条木腿,踩到麻木,无动于衷。

5.我看到了“可以”

李松蔚老师在奇葩说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

有一个员工,老板承诺做完项目会给奖金,但是项目结束几个月过去了,没兑现,但她不敢去问老板。她在一个现场咨询的场合,提了这个问题,说我该怎么去要钱。

一个资深的心理咨询师教给她一些方法。20分钟后,那个员工说:我好像也没什么害怕的了,我明天就去找老板!可是,当再次被问到,“你真的会去找吗?”她又犹豫了。

然后她想起小时候的一件事。她跟小朋友玩,被人家抢玩具,被她妈妈看到了,就说你怎么这么怂啊,妈妈一直推着她去抗争,她夹在中间非常痛苦。

“你干嘛非要让我去争取,争取!我就是一个怂人,不行吗!难道一个很怂的我,就不配被爱了吗!你为什么就不能喜欢你女儿现在的样子呢!”

把自己踩麻木的木腿

李老师的精彩点评来了,他说“这个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应该不应该……没有那么多规则,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很多事情是我们控制不了的……我个人非常不喜欢,动不动把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个性和主张,当成一种“病”,一种需要干预的问题……承认一切与我不同的存在。所谓的病,或者问题,不如说是一种不被一些人接受的个性特点……如果害怕“全社会”的不认可,就去做“全社会”期待的事好了(虽然我不认为真的存在这样的“全社会”)……“接受自己的怂”,是明知不被认可,却仍然坚持这样的选择……一个人能接受这样的“怂”,他其实一点都不怂。”

我终于长出一口气,放下心来:接纳自己的问题才可以走出问题,忠实于自己才会成为越来越喜欢的自己!

我就是我,一个饱满的生命,我喜欢我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