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死😭,我的美国教授是来大学兼职打零工补贴家用的

2023-10-24  本文已影响0人  仲夏书屋

前两天,刚听朋友讲上海中小学招聘在编教师的名额大幅缩减,老师缺口是有的,但编制是不给的,行外人也不太懂,大概这意思吧。

结果今天就碰巧读了这本《学历之死——美国博士消亡史》,虽说两件事关联度不大,但书中关于美国大学老师难以入编这事跟我国的教师编制还是有些异曲同工之处的。

作者走访了大量的美国高校里的教职人员,博士后科研人员,也结合了自己和博士妻子的就职经历,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暗流涌动的美国高校教职生态系统。一直以来对美国大学的多重滤镜瞬间蒙上了一层阴影,最粗浅的感受就是,你辛辛苦苦花了数百万到美国读大学,而教你的大学教授可能是一个临时来打零工补贴家用的兼职人员。

序言里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像抛弃出租车司机那样抛弃了大学教师:降低行业门槛,允许拥有最低资质、对收入不抱期许的任何人加盟。

难以想象,大学教师这一象牙塔里让无数人仰望的职业,在美国正以细微、隐秘和明确的方式渐渐消亡,大学教师成为校园里的局外人。难以想象,尤其在一所普通高校(抱歉,不知道作者所谓的普通该如何界定),很多课程是由兼职讲师教授的,依赖兼职教师上课的学校,毕业率出奇的低。

作者聚焦的群体主要是博士生,这些正儿八经读到秃头,想在教育行业追求学术传授、安心教书的博士生毕业后难以在大学里谋求一个教职。博士生的就业前景非常惨淡,因为新的管理制度、消费观念、经费支出、编制缩减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成本更小和更加灵活的兼职教师成为大学校园的新生力量。

“按需而定”成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常态,所谓“按需而定”就是指没有长期聘用,报酬也少,也不享受在编的福利。用作者的原话来说:“大学教师的工作,本质上变成一份零工,就跟给uber当司机,在跑腿网站接单一样。”

这一现象导致师生之间难以建立长久稳固的关系,除去知识本身,教授本人对学生思想的启迪,精神的引领便日益弱化。所以,这不光是大学教师的困境,也导致学生的利益受损。

只能说世界变化得太快,学历之死是全球趋势,读到博士又如何?引人深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