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天下樱月竹鸣我的诗和远方

随笔||饥饿的艺术家1

2023-09-21  本文已影响0人  海滨公园

九月,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从清晨到黄昏,点点滴滴,从白天一直下到夜晚,丝丝凉风里还残存着缕缕桂花香。灯下看到诗歌群里有一位诗友竟然突发奇想,提出发行诗歌债券的主张。我听说过某些国家在特殊时期发行过战争债券,但是在和平时期疯狂发行各种债券,除了割全世界的韭菜之外,也属于饮鸩止渴之举。发行诗歌债券,让我想起了当代中国口语诗人伊沙的著名诗篇《饿死诗人》,在此直接引用,请诸位简友共欣赏。

伊沙||饿死诗人

那样轻松的 你们
开始复述农业
耕作的事宜以及
春来秋去
挥汗如雨 收获麦子
你们以为麦粒就是你们
为女人迸溅的泪滴吗
麦芒就像你们贴在腮帮上的
猪鬃般柔软吗
你们拥挤在流浪之路的那一年
北方的麦子自个儿长大了
它们挥舞着一弯弯
阳光之镰
割断麦杆 自己的脖子
割断与土地最后的联系
成全了你们
诗人们已经吃饱了
一望无边的麦田
在他们腹中香气弥漫
城市中最伟大的懒汉
做了诗歌中光荣的农夫
麦子 以阳光和雨水的名义
我呼吁:饿死他们
狗日的诗人
首先饿死我
一个用墨水污染土地的帮凶
一个艺术世界的杂种

我想起了另一位奥地利作家,想起卡夫卡的小说《饥饿的艺术家》,小说描述了一个“痴迷”饥饿艺术的表演者从其风靡全城的荣光到被人厌弃的落寞,始终不被真正理解而孤寂痛苦直至无声死去的过程。小说着力刻画了饥饿艺术家对自己的事业——饥饿艺术的执著追求、至死不渝的坚定信念及渴望被真正理解的强烈愿望,此外还突出叙写了不解真意的观众对这种艺术的麻木和诋毁。

将忍饥挨饿当作一种行为艺术,并以其为职业,这是不是很荒谬?卡夫卡的小说《饥饿艺术家》中,就描述了曾经流行的这种艺术。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以饥饿表演为职业的艺术家。他可以长时间的粒米不进,甚至坚持40天之久,还装进铁笼子给人们欣赏,而他自己对这种艺术却无怨无悔。这篇小说是卡夫卡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在临终前,他嘱咐自己的好友布洛德将自己的作品全部销毁,但他自己却一边流着泪,一边修改和校对《饥饿艺术家》,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这篇小说极能体现卡夫卡式的写作风格。它向我们展现了人类生存状态的异化、现实生活的悖谬,以及抗争者的孤独。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